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20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属于电子元件互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契合,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壳体前半段和上壳体后半段,所述上壳体前半段包括组合件A、组合件B和组合件C,所述组合件A的垂直拐角处设有上螺栓柱,所述上螺栓柱的下方底板设有滑轨凹槽,所述上螺栓柱的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可通过自由拆分组合方式来改变外壳及穿芯铜排尺寸,通过电流互感器外壳的改变来确定矩形铁芯的规格,同时每个组合件都采用阻燃PPO工程塑料,可以防止由于元器件的短路造成的互感器燃烧,环保安全,更加方便安装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子元件互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如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在电流突然下降的情况下,互感器铁芯可能产生剩磁,如电流互感器在大电流情况下突然切断电源、二次绕组突然开路等,互感器铁芯有剩磁,使铁芯磁导率下降,影响互感器性能。电流互感器外壳的结构需要符合电流互感线圈的大小,还应该便于拆卸,方便检修。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205487720U)公开了“一种便拆卸的互感器外壳”,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和端盖;其中,壳体内设有一孔槽,端盖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开口处并与壳体相铰接,端盖上设有一用于固定端盖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端盖和壳体的侧壁互内且相互导通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契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包括上壳体前半段(11)和上壳体后半段(12),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包括组合件A(111)、组合件B(112)和组合件C(113),所述组合件A(111)与所述组合件C(113)结合所述组合件C(113)形成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所述组合件A(111)的垂直拐角处设有上螺栓柱(1111),所述上螺栓柱(1111)的下方底板设有滑轨凹槽(1112),所述上螺栓柱(1111)的上方设有限位块(1113),所述限位块(1113)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块(1113)的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互契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包括上壳体前半段(11)和上壳体后半段(12),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包括组合件A(111)、组合件B(112)和组合件C(113),所述组合件A(111)与所述组合件C(113)结合所述组合件C(113)形成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所述组合件A(111)的垂直拐角处设有上螺栓柱(1111),所述上螺栓柱(1111)的下方底板设有滑轨凹槽(1112),所述上螺栓柱(1111)的上方设有限位块(1113),所述限位块(1113)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限位块(1113)的左端连接L型连接件(1114),所述L型连接件(1114)的垂直拐角处设有内嵌式化螺栓柱,所述L型连接件(1114)的横块上设有长方体凹槽,所述组合件C(113)与所述组合件A(111)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上壳体后半段(12)与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呈镜像对称构造,所述组合件C(113)为U型结构,所述上壳体后半段(12)上设有与所述上螺栓柱(1111)相配合的螺栓凹孔,所述上壳体后半段(12)与所述上壳体前半段(11)相互配合组装形成所述上壳体(1);所述下壳体(2)包括下壳体前半段(21)和下壳体后半段(22),所述下壳体前半段(21)包括组合件D(211)、组合件E(212)和组合件F(213),所述组合件D(211)的垂直拐角处设有下螺栓柱(2111),所述组合件D(211)的底板处设有凸起件(2112),所述下螺栓柱(2111)的上方设有连接滑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创四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