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边斗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09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前进的方向;输送带上在料斗的两侧设有波状挡边;输送带缠绕在下驱动滚筒和上驱动滚筒上而形成上带和下带,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下导向滚轮,并且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上导向滚轮,输送带由下驱动滚筒到两个下导向滚轮之间为下水平段,由两个下导向滚轮到两个上导向滚轮之间为竖直段,由两个上导向滚轮到上驱动滚筒之间为上水平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输送机漏料少,避免物料破碎,运行平稳,粉尘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边斗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散状物料连续输送机械装备

技术介绍
简介现有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如图1所示,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采用的是具有波状挡边2'和横隔板3'的输送带1',是一种散状物料连续输送设备,可以实现从水平到倾斜(或垂直)平稳过渡,且物料破碎率低。现有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的波状挡边2'与横隔板3'存在结构上的间隙在倾斜输送时漏料,倾角越大(或物料颗粒越小)漏料现象越严重,漏料不仅损失产量,还可以产生粉尘。敞开输送时粉尘污染环境,密闭输送时粉尘易引起粉尘爆炸。输送机在转弯(内弯)时,如图采用两节导向滚轮,也即只有输送带1'上只有一排横隔板3'及横隔板3'两侧的波状挡边2',导向滚轮包括两个侧导向滚轮4',两个侧导向滚轮4'压在横隔板3'的两个波状挡边2'的之外的输送带1'上,这样使其对输送带的压力不均匀,导至运行不平稳。如图2所示,斗式提升机是由牵引带1”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着承载物料的料斗2”,可以倾斜(或垂直)连续提升输送物料。由于物料被装在料斗中,故在提升过程中极少漏料。现有斗式提升机作业入料出料时,物料与料斗2”和机头罩3”与机座内壁产冲击、刮擦及出料时回料(漏料)是造成物料破碎原因,且产生粮尘比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大的多。密闭输送时产生粉尘极易引起粉尘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输送机漏料少,避免物料破碎,运行平稳,粉尘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前进的方向;输送带上在料斗的两侧设有波状挡边;输送带缠绕在下驱动滚筒和上驱动滚筒上而形成上带和下带,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下导向滚轮,并且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上导向滚轮,输送带由下驱动滚筒到两个下导向滚轮之间为下水平段,由两个下导向滚轮到两个上导向滚轮之间为竖直段,由两个上导向滚轮到上驱动滚筒之间为上水平段。所述料斗的竖截面为半弧形,例如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两排料斗,所述下导向滚轮和上导向滚轮均为三节导向滚轮,三节导向滚轮包括两个侧导向滚轮和一个中间导向滚轮,两个侧导向滚轮压在两排料斗各自所设的两个波状挡边的位于外侧的波状挡边之外的输送带上,一个中间导向滚轮压在两排料斗各自所设的两个波状挡边的位于内侧的波状挡边之间的输送带上。具有固定拉线,固定拉线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位于前方的料斗的底部和位于后方的料斗的顶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半圆形截面的料斗取代了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的横隔板及斗式提升机的料斗,从而解决了漏料问题,同时实现了输送过程中顺利转弯(内弯);2:采用水平(或倾斜某一角度)进料,出料方式,消除了物料与设备固定结构的冲击、刮擦及出料时回料(漏料),避免了在输送过程中物料的破碎;3:输送机在转弯(内弯)时,采用三节导向滚轮取带原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采用的两节导向滚轮,使其对输送带的压力均匀,运行平稳;不但可以做导向滚轮,还可以作为支撑滚筒;4:采用上述措施也减少了输送物料时产生的粉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两节导向滚轮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斗式提升机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挡边斗式输送机结构图;图5为半圆形料斗示意图;图6为半椭圆形料斗示意图;图7为三节导向滚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输送带1缠绕在由电机等动力源驱动的下驱动滚筒5和上驱动滚筒6上而形成上带11和下带12,输送带1的上带11和下带12分别绕过两个下导向滚轮41,并且输送带1的上带11和下带12分别绕过两个上导向滚轮42,输送带1由下驱动滚筒5到两个下导向滚轮41之间为下水平段,由两个下导向滚轮41到两个上导向滚轮42之间为竖直段,由两个上导向滚轮42到上驱动滚筒6之间为上水平段。本技术的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除水平外,也可以是倾斜一定的角度的,只要物料能在输送带1上输送即可。在下水平段的上方设有料斗形式的进料口7,在上驱动滚筒6处的输送带1外包有壳体形式的出料口8。在输送带1上固定连接有两排料斗3。料斗3为四周和底面围起,具有一个开口的斗状体形式。料斗3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1前进的方向,料斗3的竖截面为半弧形,可以如图5所示,料斗3的竖截面为半圆形,也可以如图6所示,料斗3的竖截面为半椭圆形,料斗3的开口面与输送带1垂直。采用半弧形截面的料斗3取代了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的横隔板及斗式提升机的料斗,即避免了漏料现象,不发生漏料现象,又同时实现了输送过程中顺利转弯(内弯)。料斗3与输送带1的联接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栓接,也可以采粘接,视料斗材料选择。料斗3与输送带1的联接固定方式;保持在满载时料斗与输送带相对位置稳定如料斗3采用金属采料或输送的物料容重大于0.75kg/m3时,可以增加固定拉线33,固定拉线33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位于前方的料斗3的底部和位于后方的料斗3的顶部,这样固定拉线33起到辅助固定料斗使其不易脱落的作用。输送带1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料斗3,输送带1上在每排料斗3的两侧都设有波状挡边2。这时,进料口7也有两个,分别对应两排料斗3。如图7,下导向滚轮41和上导向滚轮42均为三节导向滚轮,三节导向滚轮包括两个侧导向滚轮43、44和一个中间导向滚轮45,两个侧导向滚轮43、44压在两排料斗3各自所设的两个波状挡边2的位于外侧的波状挡边2之外的输送带1上,一个中间导向滚轮45压在两排料斗3各自所设的两个波状挡边2的位于内侧的波状挡边2之间的输送带上。也即,两个侧导向滚轮43、44位于两组料斗3和波状挡边2之外,中间导向滚轮45位于两组料斗3和波状挡边2的中间。采用三节导向滚轮代替两节导向滚轮,使其对输送带的压力均匀,运行平稳;不但可以导向,还可以作为支撑。挡边斗式输送机作业过程:物料由进料口7进入输送机,掉在输送带1的上带11的下水平段上,在输送带1上的在料斗3与挡边2之间的位置,形成有间隔的定量料堆,随着输送带1运行到下导向滚轮41位置由水平变垂直,物料自然从料斗开口流入料斗3,通过输送带1的竖直段提升到设计高度,再进入输送带1的上水平段,直至物料到达出料口8,在上驱动滚筒6的位置输送带翻转,料斗3随之翻转,物料从料斗开口自然落下,从出料口8掉出,完成物料输送。然后料斗3位于输送带1的下带12,由上水平段、竖直段、下水平段,回到下驱动滚筒5位置,翻转后回到上带11位置。由于物料装在料斗3里,且有波状挡边2的保护,故输送过程不发生漏料现象,也避免了由此产生的粉尘。在入料,出料的过程中物料没有受到剧烈冲击、刮擦,也避免了斗式提升机出料时产生的回料现象,故输送过程中物料不发生破碎。本技术的挡边斗式输送机消除了散状物料在输送过程,特别是提升过程产生破碎、漏料的隐患,极大的保正了物料完整状态,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挡边斗式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前进的方向;输送带上在料斗的两侧设有波状挡边;输送带缠绕在下驱动滚筒和上驱动滚筒上而形成上带和下带,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下导向滚轮,并且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上导向滚轮,输送带由下驱动滚筒到两个下导向滚轮之间为下水平段,由两个下导向滚轮到两个上导向滚轮之间为竖直段,由两个上导向滚轮到上驱动滚筒之间为上水平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开口方向朝向输送带前进的方向;输送带上在料斗的两侧设有波状挡边;输送带缠绕在下驱动滚筒和上驱动滚筒上而形成上带和下带,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下导向滚轮,并且输送带的上带和下带分别绕过两个上导向滚轮,输送带由下驱动滚筒到两个下导向滚轮之间为下水平段,由两个下导向滚轮到两个上导向滚轮之间为竖直段,由两个上导向滚轮到上驱动滚筒之间为上水平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边斗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竖截面为半弧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边斗式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申李昭张娟牛淑杰申建民袁海龙侯业茂付忠华于志杰包金阳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