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09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包括输送带、组合装置和限位装置,输送带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梯形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组合装置,组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外壳,限位装置包括托盘,托盘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的底部与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装置可以将运输的物料固定在限位装置上,避免物料堆积和混乱,便于整理和辅助自动化机械,通过穿孔可以将卡块穿过穿孔,使得限位装置与组合装置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二外壳可以抵住梯形凹槽的内壁,使组合装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住,且通过第二外壳可以减少输送带存放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型输送带。
技术介绍
输送带,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产业不断扩展,在输送带上设置托盘或者固定块是很普遍的,而增加了这些固定块会使原来的输送带的长度变得更长,不便于运输,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组合型输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运输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包括输送带、组合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输送带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组合装置,所述组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均穿插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设有橡胶块,所述第二外壳内壁的一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外壳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与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一侧设置有光滑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凹口。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凹口构成的凹陷区与卡块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用于穿插第二外壳的横条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呈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组合型输送带,通过梯形凹槽可以将组合装置卡合在梯形凹槽中,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组合装置从而固定住限位装置,通过组合装置可以将限位装置固定在皮带上,通过限位装置可以将运输的物料固定在限位装置上,避免物料堆积和混乱,便于整理和辅助自动化机械,通过穿孔可以将卡块穿过穿孔,使得限位装置与组合装置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二外壳可以抵住梯形凹槽的内壁,使组合装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住,且通过第二外壳可以减少输送带存放的空间,避免了限位装置和输送带一体化,即避免了输送带由于体积过大而占用更多空间,通过第二外壳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拆卸限位装置,且运输方便,方便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凹口卡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凹口未卡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第一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型输送带的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带;2、梯形凹槽;3、组合装置;4、限位装置;5、第一外壳;6、穿孔;7、横条通孔;8、第二外壳;9、橡胶块;10、斜面;11、光滑层;12、凹口;13、缓冲层;14、弹簧;15、托盘;16、连杆;17、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6所示,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包括输送带1、组合装置3和限位装置4,输送带1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2,通过梯形凹槽2可以将组合装置3卡合在梯形凹槽2中,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组合装置3从而固定住限位装置4,梯形凹槽2的内部均设置有组合装置3,通过组合装置3可以将限位装置4固定在皮带上,组合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4,通过限位装置4可以辅助一些需要定位运输的机械,通过限位装置4可以将运输的物料固定在限位装置4上,避免物料堆积和混乱,便于整理和辅助自动化机械,组合装置3包括第一外壳5,第一外壳5的顶部设置有穿孔6,通过穿孔6可以将卡块17穿过穿孔6,使得限位装置4与组合装置3固定在一起,第一外壳5的两侧均穿插有第二外壳8,通过第二外壳8可以抵住梯形凹槽2的内壁,使组合装置3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住,且通过第二外壳8可以减少输送带1存放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组装和拆卸,避免了限位装置4和输送带1一体化,即避免了输送带1由于体积过大而占用更多空间,通过第二外壳8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拆卸限位装置4,且运输方便,方便维修,第二外壳8的一侧设有橡胶块9,通过橡胶块9可以使得第二外壳8与梯形凹槽2内壁接触能加有弹性,避免第二外壳8与梯形凹槽2相互磨损,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橡胶块9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以增大第二外壳8与梯形凹槽2内壁的摩擦力,使得第二外壳8能够更加稳定的与梯形凹槽2的内壁抵触,第二外壳8内壁的一侧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4实现了自动将第二外壳8缩回第一外壳5内的功能,且当弹簧14将第二外壳8挤入第一外壳5内时,可以将第一外壳5放入梯形凹槽2内,然后再插入卡块17,使得第二外壳8伸出,使卡块17与凹口12卡合,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一外壳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装置4包括托盘15,通过托盘15可以固定运输的物料的位置,实现定位的功能,便于实现辅助自动化运输对物料位置的要求,托盘15的底部与连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16的底部与卡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卡块17可以与两个凹口12卡合,实现快速安装的功能,快速的将限位装置4、组合装置3和输送带1组合在一起,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和运输的方便程度。其中,第二外壳8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斜面10,斜面10的一侧设置有光滑层11,通过斜面10可以便于卡块17沿着斜面10的方向向下插入,通过光滑层11可以减小卡块17表面的压力,减小工作人员挤压的力量。其中,第二外壳8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凹口12,通过凹口12可以将卡块17的梯形底面抵住,便于将卡块17固定住。其中,两个凹口12构成的凹陷区与卡块17相配合,通过凹陷区可以将梯形卡块17下底的两侧平衡的固定住,避免卡块17失去平衡。其中,第一外壳5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用于穿插第二外壳8的横条通孔7,通过横条通孔7可以将第二外壳8与第一外壳5穿插连接,实现了第二外壳8可以插入和抽出第一外壳5。其中,第一外壳5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层13,通过缓冲层13可以减小卡块17插入第一外壳5的冲击力,缓冲层13在被卡块17压缩时,缓冲层13的恢复力会将卡块17更加稳定的固定住。其中,卡块17呈梯形,通过梯形卡块17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将卡块17挤开斜面10,且梯形卡块17的下底可以与凹口12配合,固定住卡块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工作时,输送带1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2,将组合装置3放入梯形凹槽2内,由于组合装置3包括第一外壳5,第一外壳5的顶部设置有穿孔6,限位装置4包括托盘15,托盘15的底部与连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16的底部与卡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将卡块17通过穿孔6插入第一外壳5内,由于第一外壳5的两侧均穿插有第二外壳8,第二外壳8内壁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型输送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包括输送带(1)、组合装置(3)和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2),所述梯形凹槽(2)的内部均设置有组合装置(3),所述组合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4),所述组合装置(3)包括第一外壳(5),所述第一外壳(5)的顶部设置有穿孔(6),所述第一外壳(5)的两侧均穿插有第二外壳(8),所述第二外壳(8)的一侧设有橡胶块(9),所述第二外壳(8)内壁的一侧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一外壳(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托盘(15),所述托盘(15)的底部与连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6)的底部与卡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输送带,包括输送带(1)、组合装置(3)和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梯形凹槽(2),所述梯形凹槽(2)的内部均设置有组合装置(3),所述组合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4),所述组合装置(3)包括第一外壳(5),所述第一外壳(5)的顶部设置有穿孔(6),所述第一外壳(5)的两侧均穿插有第二外壳(8),所述第二外壳(8)的一侧设有橡胶块(9),所述第二外壳(8)内壁的一侧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与第一外壳(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托盘(15),所述托盘(15)的底部与连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16)的底部与卡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邓团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门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