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89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垃圾投放口;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驱动部和行走部,行走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驱动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导航器和控制器,导航器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够按照使用者需求进行移动的问题。

Intelligent garbage rob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garbage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storage space and a garbage discharge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space; a walking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part and a walking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and a driv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control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phase. An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ed navigator and controller are arranged on the housing and the walking component is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ler.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garbage bin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be moved according to the user's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收集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垃圾桶是指一种可以被放置在固定地点,便于用户投放垃圾的工具。当产生垃圾的时候,使用人员移动到垃圾桶附近,将垃圾投入到垃圾桶内。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垃圾桶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例如,传统的垃圾桶不能够根据使用人员的需要进行自动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够按照使用者需求进行移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垃圾投放口;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驱动部和行走部,行走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驱动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导航器和控制器,导航器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组件。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座和机身壳体,机身壳体设置在底座上,行走部设置在底座上,导航器设置在底座和/或机身壳体上。进一步地,导航器包括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设置在底座的侧部。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开关控制器,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机身壳体的侧部,开关控制器包括开关按钮和设置在开关按钮的指示灯,开关按钮指示灯用以显示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开、闭。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显示器和存储器,显示器设置在机身壳体的侧部,存储器设置在壳体内。进一步地,智能垃圾机器人还包括内桶和内桶固定架,内桶和内桶固定架均设置在壳体内,内桶固定架固定在壳体上,内桶固定在内桶固定架上。进一步地,机身壳体由下至上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机身壳体的横截面积的中心点的连线为弧线,弧线的方向由后至前。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顶盖,机身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顶盖盖设在开口处,垃圾投放口设置在顶盖上,顶盖的底面设置有与机身壳体的顶部相配合的滑道,顶盖具有放置在机身壳体的第一位置以及顶盖与机身壳体相锁合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机身壳体上设置有锁合结构,锁合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锁合按钮和锁钩,顶盖上设置有锁合部,锁钩与锁合部相配合,以使顶盖和机身壳体锁合,摁压锁合按钮时,锁合按钮带动锁钩移动,锁钩与锁合部脱离以使顶盖和机身壳体处于解锁状态。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顶盖上,顶盖包括顶盖主体和与顶盖主体可枢转连接的开关门,开关门设置在垃圾投放口处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红外传感器感知投放垃圾时,控制开关门向下枢转以打开垃圾投放口。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打开智能垃圾机器人,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导航器对智能垃圾机器人进行导航,智能垃圾机器人根据导航器的导航在行走组件的带动下行走,这样当智能垃圾机器人移动到使用者附近的时候可以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投放至壳体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够按照使用者需求进行移动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实施例的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智能垃圾机器人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1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开关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底座;12、机身壳体;13、顶盖;131、开关门;20、行走组件;30、控制组件;31、导航器;32、控制器;33、显示器;34、红外传感器;40、锁合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包括:壳体10、行走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垃圾投放口。行走组件20包括驱动部和行走部,行走部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驱动部设置在壳体10内。控制组件3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导航器31和控制器32,导航器31设置在壳体10上并通过控制器32控制行走组件20。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打开智能垃圾机器人,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导航器31对智能垃圾机器人进行导航,智能垃圾机器人根据导航器31的导航在行走组件20的带动下行走,这样当智能垃圾机器人移动到使用者附近的时候可以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投放至壳体10的内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够按照使用者需求进行移动的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包括底座11和机身壳体12,机身壳体12设置在底座11上,行走部设置在底座11上,导航器31设置在底座11和/或机身壳体12上。底座11和机身壳体12分开的结构,使得底座11和机身壳体12的加工容易,检维修的时候方便。具体地,行走部包括车轮和驱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车轮共有三个,三个车轮呈三角形设置,其中一个为可以360°旋转的车轮,该车轮掌握着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前进和后退可以根据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航器31包括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设置在底座11的侧部。通过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使得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导航效果较好,导航比较准确,防外界干扰能力比较强。具体地,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成对出现,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有多对,多对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均匀地布置在底座11的周向外侧。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器32包括开关控制器,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机身壳体12的侧部,开关控制器包括开关按钮和设置在开关按钮的指示灯,开关按钮指示灯用以显示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开、闭。开关控制器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明确智能垃圾机器人是否处于开关状态,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开关按钮为圆形嵌设在壳体10内,开关按钮的外表面和壳体10的表面高度一致,开关按钮的中间为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开关按钮指示灯的亮度能够通过透明材料展示给使用者。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池的方式为智能垃圾机器人提供能量(当然也可以直接设置连线连接外接电源的方式),这样智能垃圾机器人的移动不受外接的电线所限制。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电池的充电方式可以为有线充电的方式,也可以为无线充电的方式,还可以采用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将智能垃圾机器人放在大厅的时候,可以进行24小时的无线充电。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机身壳体12的背部还设置有后盖,电池放置在后盖内,这样电池容易取出。机身壳体12上还设置有装饰灯,装饰灯设置在机身壳体12的背部,如同“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脊柱”。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30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显示器33和存储器,显示器33设置在机身壳体12的侧部,存储器设置在壳体10内。显示器33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做一些环保宣传工作。例如,显示器可以根据存储器的内容,连续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垃圾投放口;行走组件(20),所述行走组件(20)包括驱动部和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控制组件(30),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导航器(31)和控制器(32),所述导航器(31)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通过所述控制器(32)控制所述行走组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和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垃圾投放口;行走组件(20),所述行走组件(20)包括驱动部和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控制组件(30),所述控制组件(3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导航器(31)和控制器(32),所述导航器(31)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通过所述控制器(32)控制所述行走组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座(11)和机身壳体(12),所述机身壳体(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行走部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导航器(31)设置在所述底座(11)和/或所述机身壳体(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器(31)包括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所述雷达发射器和所述雷达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11)的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2)包括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机身壳体(12)的侧部,所述开关控制器包括开关按钮和设置在所述开关按钮的指示灯,所述开关按钮指示灯用以显示所述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开、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30)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显示器(33)和存储器,所述显示器(33)设置在所述机身壳体(12)的侧部,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机器人还包括内桶和内桶固定架,所述内桶和所述内桶固定架均设置在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刘夏张川吴昊吴伟张雅晶娄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辰环卫机械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大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北京京环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