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43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脱水机,败括有控制台、控制系统、集水桶、脱水桶、电动机、底座等,该脱水机的集水桶是一个整体式矩形桶,并且无需箱体、直接安装在底座上,其外表面为脱水机外部装饰面、内表面为集水桶的内腔工作面,其后转角处设有与集水桶内腔工作面水密互不相通的敷设导线和刹车拉索的通腔,一侧后转角处底部设有排水口,上沿与控制台连接。具有不需箱体、制造成本低,整机寿命长,制造工艺简单、投资少、环境污染少,产品质量好,噪音小,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脱水机,属于家用电器,用于对经洗涤后的衣物进行离心脱水。现有技术中,一般脱水机如图5所示,其集水桶(19)的上部支承在箱体(20)的上沿,位于集水桶(19)的上方有上口圈(2)、脱水桶盖(3)和内盖(4),后上方是控制台(1),脱水桶(5)在集水桶(19)内,脱水桶轴通过密封件(9)的中心孔向下穿出,并通联轴器(10)与电动机(16)连接,电动机通过支承座(17)安装在底座(21)上,箱体(20)的上沿支承集水桶(19),下边支承在底座(21)的上沿,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由控制台(1)引出、通过箱体(20)与集水桶(19)之间的空间、分别与底座(21)上的电动机(16)和刹车系统(14)相接,箱体(20)起着联结集水桶(19)和底座(21)、并支承集水桶(19)的作用,同时还起到掩盖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的装饰和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这类脱水机由于采用了这种带箱体(20)的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由于集水桶(19)靠箱体(20)支承和固定在底座(21)上,而箱体(20)一般是采用普通的钣金加工工艺制造,因而尺寸和几何精度差,易造成安装时集水桶(19)、密封件(9)和电动机(16)的中心线不同心误差大,使安装后的脱水桶(5)产生较大的偏心,而且增加了产品质量的控制难度;2.脱水机一般工作比较潮湿的工况中,采用金属箱体易受氧化腐蚀,特别是钢质箱体,尽管有防锈处理,但一般会在2~3年内出现锈蚀,当锈蚀严重时使整机报废,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取消箱体,造价低,整机使用寿命长、制造工艺简单、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的结构简单紧凑的脱水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脱水机包括有控制台、控制系统、集水桶、脱水桶、电动机、底座等,其特征是该脱水机的集水桶(6)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一个整体式矩形桶,其外表面是脱水机的外部装饰面(即形成脱水机的箱体表面),用于以其外表面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箱体的外装饰面的作用;内表面是集水桶(6)的内腔工作面(即构成集水桶),集水桶(6)的底部沿侧壁向下延伸构成一圈连接趾口(12)、集水桶(6)通过其连接趾口(12)直接与底座(18)上部连接、支承和定位固定在底座(18)上部,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箱体的支承和定位作用,而且通过集水桶(6)侧壁的外表面与底座(18)四周的外表形成一个整体外观装饰面;集水桶(6)的后转角处设有与集水桶(6)内腔工作面密不相通的敷设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的通腔(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使控制台(1)引出的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经过该通腔分别与安装在底座(18)上的电动机(16)和制动系统(14)相接;集水桶(6)一侧后转角处底部设有排水口(22),使集水桶(6)的水从该排水口(22)排出;集水桶(6)上沿与控制台(1)连接、控制台(1)支承和固定在集水桶(6)上。上述结构可以使得脱水机取消箱体,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脱水机的集水桶(6)可以是整体注塑的塑料集水桶,底座(18)可以是整体注塑的塑料底座;而且集水桶(6)的四角可以采取弧形桶壁结构。以简化脱水机的制造工艺,保证具有良好的安装精度和外观,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振动和噪音。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的集水桶部分结构图;图3是图2的“A-A”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的集水桶部分结构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脱水机的结构图。在图1所示的脱水机中(1)是控制台、(2)是上口圈、(3)是脱水桶盖、(4)是内盖、(5)是脱水桶、(6)是集水桶、(7)是排水管、(8)是中空套管、(9)密封件、(10)是联轴器、(11)是刹车拉簧、(12)是连接趾口、(13)是刹车拉索、(14)是制动系统、(15)是导线、(16)是电动机、(17)是支承座、(18)是底座。在图2和图3所示的脱水机中(5)是脱水桶、(6)是集水桶、(8)是中空套管、(13)是刹车拉索、(15)是导线、(18)是底座。在图4所示的脱水机中(13)是刹车拉索、(15)是导线、(23)是外弧形桶壁、(24)是通孔、(25)是内弧形桶壁、(26)是后桶壁、(27)是内弧形桶壁、(28)是通孔、(29)是外弧形桶壁。在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脱水机中(1)是控制台、(2)是上口圈、(3)是脱水桶盖、(4)是内盖、(5)是脱水桶、(7)是排出管、(9)是密封件、(10)是联轴器、(11)是刹车拉簧、(13)是刹车拉索、(14)是制动系统、(15)是导线、(16)是电动机、(17)支承座、(19)是集水桶、(20)是箱体、(21)是底座。利用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如图4所示,其脱水机的集水桶(6)的通腔可以是设在集水桶(6)左后侧转角处的外弧形桶壁(23)和内弧形桶壁(25)构成的通孔(24);也可以是设在集水桶(6)右后侧转角处的外弧形桶壁(29)和内弧形桶壁(27)构成的通孔(28);以使得由控制台(1)引出的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经过该左侧(或右侧)通孔(24或28),分别与安装在底座(18)上的电动机(16)和制动系统(14)相接。集水桶(6)的通腔还可以是设在集水桶(6)左、右后侧转角处的外弧形桶壁(23)与内弧形桶壁(25)构成的通孔(24)和外弧形桶壁(29)与内弧形桶壁(27)构成的通孔(28),可以使由控制台(1)引出的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分别经过一侧通孔,分别与安装在底(18)上的电动机(16)和制动系统(14)相接。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脱水机的集水桶(6)的通腔可以是设在集水桶(6)底部的中空套管(8),中空套管(8)下端与集水桶(6)固定连接,且与集水桶(6)内腔水密互不相通、保证其连接处不漏水。从而使由控制台(1)引出的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经过中空套管(8)、分别与安装在底座(18)上的电动机(16)和制动系统(14)相接。为了避免由于脱水桶(5)内的衣物放置不均匀使脱水桶(5)工作时碰撞中空套管(8)、防止中空套管(8)受到碰损,本技术的脱水机的集水桶(6)的中空套管(8)如图2所示,可以是设置于后转角、位于其相距脱水桶(5)中心的最短距离大于集水桶(6)的最小侧壁半径处。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如图1和图3所示,其底座(18)上部可以设有与集水桶(6)的底部沿侧壁向下延伸构成的一圈连接趾口(12)吻合的卡口环槽,集水桶(6)通过其连接趾口插入该卡口环槽定位连接、固定和支承在底座(18)上部。使集水桶(6)更好地连接、定位支承和固定在底座(18)上,且接合处的外观更美观,更好地使集水桶(6)和底座(18)构成脱水机的整体装饰面。本技术的一种脱水机如图1所示,其集水桶(6)桶口上沿可以装有上口圈(2),脱水桶盖(3)置于上口圈(2)上,控制台(1)设置在上口圈(2)上方。装上上口圈(2)可以起到装饰和加强集水桶(6)桶口、并防止桶口变形的作用。上口圈(2)还可以是与控制台(1)相连为一体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水机,包括有控制台、控制系统、集水桶、脱水桶、电动机、底座,其特征是该脱水机的集水桶(6)为一个整体式矩形桶,其外表面是脱水机的外部装饰面(即形成脱水机的箱体表面),内表面是集水桶(6)的内腔工作面(即构成集水桶),集水桶(6)的底部沿侧壁向下延伸构成一圈连接趾口(12)、集水桶(6)通过其连接趾口(12)直接与底座(18)上部连接、支承和定位固定在底座(18)上部,集水桶(6)的后转角处设有与集水桶(6)内腔工作面水密互不相通的敷设导线(15)和刹车拉索(13)的通腔,一侧后转角处底部设有排水口(22),集水桶(6)上沿与控制台(1)连接、控制台(1)支承和固定在集水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舟邝锡渭曹淑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威力洗衣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