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37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包括辊压套体,U型槽,双金属熔合层,硬化耐磨材料层,打底材料层和过渡材料层,辊压套体由合金钢制成,辊压套体上设有一个U型槽,U型槽两侧均设有相同宽度的间隙,打底材料层设在U型槽的最底部,打底材料层通过焊接粘合在辊压套体上,打底材料层表面设有过渡材料层,过渡材料层通过焊接覆盖在打底材料层上,过渡材料层表面设有双金属熔合层,双金属熔合层通过焊接覆盖在过渡材料层上,双金属熔合层表面设有硬化耐磨材料层,硬化耐磨材料层通过焊接覆盖在双金属熔合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材料之间粘合度强,并且提高了辊套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Roller sleeve for roller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er sleeve for a roller press, which comprises a roller sleeve body, a U-shaped groove, a bimetal fusion layer, a hardened wear-resistant material layer, a bottom material layer and a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a roller sleeve body made of alloy steel, a U-shaped groove on the roller sleeve body, gaps of the same width on both sides of the U-shaped groove, and a bottom material layer. At the bottom of the U-shaped groove, the bottom material layer is bonded to the roller sleeve by welding, the surface of the bottom material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the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is covered by welding on the bottom material layer, the surface of the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bimetal fusion layer, the bimetal fusion layer is covered by welding on the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and the bimetal fusion layer is covered by welding on the transition material layer. The surface of the fus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hardening and wear-resisting material layer, and the hardening and wear-resisting material layer is welded and covered on the bimetal fusion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principle, strong adhesion between materials, improve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roller sleeve and prolonged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用辊套
本技术涉及辊压机
,具体为一种辊压机用辊套。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适用于新厂建设,也可用于老厂技术改造,使球磨机系统产量提高30—50%,经过挤压后的物料料饼中0.08mm细料占20—35%,小于2mm占65—85%,小颗粒的内部结构因受挤压而充满许多微小裂纹,易磨性大为改善。辊面采用热堆焊,耐磨层维修更为方便。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而成,其主要特征是: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碎。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从两辊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100-150MPa的高压作用后,变成密实的料饼从机下排出。排出的料饼,除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粒成品外。在非成品颗粒的内部,产生大量裂纹,改善了物料的易磨性,且在进一步粉碎过程中,可较大地降低粉磨能耗。物料通过磨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满料密集、层压粉碎、结团排料阶段。辊压机由机架、两个辊系、传动装置、扭矩支承、辊罩、进料装置、液压(加压)系统、主轴承润滑系统、干油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部份组成。现今市面上的辊压机用辊套,粘合度低,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压机用辊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包括辊压套体,第一U型槽,双金属熔合层和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所述辊压套体上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相同宽度的间隙,所述第一U型槽的最底部设有第一打底材料层,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通过焊接粘合工序固定在第一U型槽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层,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的表面设有第一过渡材料层,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打底材料层上,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的表面设有双金属熔合层,所述双金属熔合层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过渡材料层上。优选的,所述双金属熔合层的表面设有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通过焊接粘合工序覆盖在双金属熔合层上,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的左右两端均有一小段直接焊接在辊压套体上,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层。优选的,所述辊压套体的左侧面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底部设有第二打底材料层,所述第二打底材料层上焊接着第二过渡材料层,所述第二过渡材料层上覆盖着第二硬化耐磨材料层,所述辊压套体的右侧面设有第三U型槽,所述第三U型槽底部设有第三打底材料层,所述第三打底材料层上焊接着第三过渡材料层,所述第三过渡材料层上覆盖着第三硬化耐磨材料层,所述第二打底材料层和第三打底材料层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层,所述第二过渡材料层和第三过渡材料层均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所述第二硬化耐磨材料层和第三硬化耐磨材料层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提高了辊套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加工,更换方便。(2)本技术采用焊接粘合工序将各层材料固定在一起,加大了辊套的牢固性。(3)本技术采用了双金属融合材料,大大增加了材料的粘合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包括辊压套体1,第一U型槽2,双金属熔合层5和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所述辊压套体1上设有第一U型槽2,所述第一U型槽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相同宽度的间隙,所述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设有第一打底材料层3,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通过焊接粘合工序固定在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采用聚乙烯材料层,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的表面设有第一过渡材料层4,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打底材料层3上,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的表面设有双金属熔合层5,所述双金属熔合层5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过渡材料层4上,采用焊接粘合工序将各层材料固定在一起,加大了辊套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双金属熔合层5的表面设有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通过焊接粘合工序覆盖在双金属熔合层5上,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的左右两端均有一小段直接焊接在辊压套体1上,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采用聚氨酯材料层,采用了双金属融合材料,大大增加了材料的粘合度。本实施例中,辊压套体1的左侧面设有第二U型槽13,所述第二U型槽13底部设有第二打底材料层7,所述第二打底材料层7上焊接着第二过渡材料层8,所述第二过渡材料层8上覆盖着第二硬化耐磨材料层9,所述辊压套体1的右侧面设有第三U型槽14,所述第三U型槽14底部设有第三打底材料层10,所述第三打底材料层10上焊接着第三过渡材料层11,所述第三过渡材料层11上覆盖着第三硬化耐磨材料层12,所述第二打底材料层7和第三打底材料层10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层,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所述第二过渡材料层8和第三过渡材料层11均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形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所述第二硬化耐磨材料层9和第三硬化耐磨材料层12均采用聚氨酯材料层,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优良的耐化学品和耐油性,附着力强,低温固化性能,高装饰性能,性能多样性,可调性,提高了辊套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加工,更换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辊压机用辊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包括辊压套体(1),第一U型槽(2),双金属熔合层(5)和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套体(1)上设有第一U型槽(2),所述第一U型槽(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相同宽度的间隙,所述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设有第一打底材料层(3),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通过焊接粘合工序固定在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采用聚乙烯材料层,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的表面设有第一过渡材料层(4),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打底材料层(3)上,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的表面设有双金属熔合层(5),所述双金属熔合层(5)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过渡材料层(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包括辊压套体(1),第一U型槽(2),双金属熔合层(5)和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套体(1)上设有第一U型槽(2),所述第一U型槽(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相同宽度的间隙,所述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设有第一打底材料层(3),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通过焊接粘合工序固定在第一U型槽(2)的最底部,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采用聚乙烯材料层,所述第一打底材料层(3)的表面设有第一过渡材料层(4),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打底材料层(3)上,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层,所述第一过渡材料层(4)的表面设有双金属熔合层(5),所述双金属熔合层(5)通过焊接覆盖工序粘合在第一过渡材料层(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熔合层(5)的表面设有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所述第一硬化耐磨材料层(6)通过焊接粘合工序覆盖在双金属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