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贺钫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3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包括基座以及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主机体,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下方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研磨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容纳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

An efficient grinding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grinding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host body fixed on the base by a fixed rod. An opening-up accommodation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host body, and a grind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host body below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inding cavity mutually. The first rotating cavity is rotated and fitted with a first gear and a second gear with intermeshing settings. The first gear is located above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first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is fixed with an extension devic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n the holding chamber are descri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用于药物研磨的机器人装置在药物加工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药物研磨的机器人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研磨操作,而一些药材原药在研磨前一般都是先要进行搅碎操作,因此,往往要重新购置搅碎设备,使得购入成本加大,此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包括基座以及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主机体,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下方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研磨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容纳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容纳腔右侧内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研磨腔中通过第三转动轴可转动且相互啮合设置有研磨轮,右侧的所述研磨轮前侧表面设有环形锥齿,所述研磨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研磨腔右侧的第二转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方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腔,所述四转动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研磨腔和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研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锥齿相啮合的第一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内顶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锥轮相啮合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三锥轮顶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所述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与所述第四锥轮相啮合的第五锥轮,所述研磨腔内底壁向下延伸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中倾斜设置有筛选板,所述排料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敲击组件,所述排料槽左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收集组件,所述基座中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台以及照明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敲击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料槽右侧内壁中的活动槽以及铰接安装在与所述活动槽中且左侧末端伸入所述排料槽中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槽与所述第四转动腔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第四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滑动板顶部端面顶压滑动配合的凸轮,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活动槽中且与所述活动杆右侧顶部相抵的导杆,所述滑动槽左右内壁中对称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底壁中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抵的顶压弹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料槽左侧内壁中的通腔以及设置于所述通腔底壁且开口朝左的抽屉槽,所述抽屉槽中滑动安装有抽屉件,所述抽屉件中设有开口向上的收集腔,所述抽屉件左侧端面固定设有拉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交错设有多组螺旋刀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料槽中的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上固定设有敲击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顶部端面位于所述排料槽正下方设有接料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台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顶部端面右侧,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灯台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将药材放入容纳腔中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电机转动后可控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通过螺旋刀片对药材进行搅碎操作,搅碎后的药材颗粒通过通槽滑落于研磨腔中,而在第二转动轴转动的同时可驱动五转动轴以及第四转动轴转动,由于第一锥轮与环形锥齿相啮合,因此第一锥轮转动后可驱动右侧的研磨轮转动,右侧的研磨轮转动后可驱动左侧的研磨轮相对转动,由此可对药材颗粒进行研磨操作,研磨后的药材颗粒落入筛选板上,而由于第四转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凸轮往复顶压滑动板,滑动板向下滑动时可通过导杆顶压活动杆,由此可使敲击块对筛选板底部进行敲击,从而可加快细小药材颗粒物的落料速度,而较大形药材可颗粒物通过通腔落入收集腔中,当收集腔中积满后可将抽屉件向外拉出,从而可方便二次加工,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具备搅碎、研磨以及落料功能,可大大提高药材加工效率,可减少设备购入成本,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包括基座10以及通过固定杆11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的主机体12,所述主机体12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下方的所述主机体12中设有研磨腔25,所述容纳腔13与所述研磨腔25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通槽26,所述容纳腔13左侧内壁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转动腔14,所述第一转动腔14中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141和第二齿轮142,所述第一齿轮141位于所述第二齿轮142上方,所述第一齿轮141和第二齿轮142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容纳腔13中的第一转动轴131和第二转动轴132,所述第一转动轴131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容纳腔13右侧内壁中的驱动电机15动力连接,所述研磨腔25中通过第三转动轴25可转动且相互啮合设置有研磨轮252,右侧的所述研磨轮252前侧表面设有环形锥齿253,所述研磨腔25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2中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研磨腔25右侧的第二转动腔17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二转动腔17上方的第三转动腔16,所述第二转动腔17与所述研磨腔25之间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腔18,所述四转动腔18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研磨腔25和所述第二转动腔17中的第四转动轴182,所述研磨腔25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182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锥齿253相啮合的第一锥轮254,所述第二转动腔17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182上固定设有第二锥轮172,所述第二转动腔17内顶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锥轮172相啮合的第三锥轮171,所述第三锥轮171顶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16中的第五转动轴163,所述第三转动腔16中的所述五转动轴163上固定设有第四锥轮162,所述第二转动轴132右侧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16中且与所述第四锥轮162相啮合的第五锥轮161,所述研磨腔25内底壁向下延伸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料槽28,所述排料槽28中倾斜设置有筛选板28,所述排料槽28右侧的所述主机体12中设有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包括基座以及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下方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研磨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容纳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容纳腔右侧内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研磨腔中通过第三转动轴可转动且相互啮合设置有研磨轮,右侧的所述研磨轮前侧表面设有环形锥齿,所述研磨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研磨腔右侧的第二转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方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腔,所述四转动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研磨腔和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研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锥齿相啮合的第一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内顶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锥轮相啮合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三锥轮顶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所述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与所述第四锥轮相啮合的第五锥轮,所述研磨腔内底壁向下延伸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中倾斜设置有筛选板,所述排料槽右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敲击组件,所述排料槽左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收集组件,所述基座中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台以及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研磨机器人,包括基座以及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下方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研磨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容纳腔左侧内壁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右侧端面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端与固定设置与所述容纳腔右侧内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研磨腔中通过第三转动轴可转动且相互啮合设置有研磨轮,右侧的所述研磨轮前侧表面设有环形锥齿,所述研磨腔右侧的所述主机体中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研磨腔右侧的第二转动腔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方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研磨腔之间设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腔,所述四转动腔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研磨腔和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研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环形锥齿相啮合的第一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内顶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锥轮相啮合的第三锥轮,所述第三锥轮顶部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所述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四锥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右侧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与所述第四锥轮相啮合的第五锥轮,所述研磨腔内底壁向下延伸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中倾斜设置有筛选板,所述排料槽右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贺钫
申请(专利权)人:詹贺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