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鹏德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29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包括至少一对相互平行的晾杆以及固定在每一晾杆上并与所述晾杆相互垂直的多根支承杆,且在宽度方向的每相邻两根支承杆均通过一可折叠机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以减少占地面积,而且使用时,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晾衣效果佳,可晾衣数量也大为增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是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减少占地面积、携带方便等,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可折叠式晾衣架,但目前这些晾衣架的折叠结构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中国技术专利ZL03226673.1号公开的一种立式折叠晾衣架,包括至少两个由多对铰接杆件依次铰接形成的菱形串式折叠支架、两折叠支架之间安装的多个晾衣杆以及使折叠支架形状固定的固定杆件,其中,折叠支架与晾衣杆之间通过卡槽与凸块的配合固定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虽然实现了晾衣杆与折叠支架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使得产品的包装体积小,方便携带,但也存在着如下不足1,承重能力不强;2,稳定性不好,主要表现为A、很容易碰倒,B、当两侧晾衣杆挂衣数量不合理时,势必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C、只能实现少数晾杆之间的组合,当晾杆数量增加时,稳定性也越来越差;3、挂在晾衣杆上衣服很容易因为晾衣杆的光滑和外界的因素挤在了一起,使衣服不能得到有效的晾晒,影响晾衣效果,而且由于晾衣杆只具有单一的晾衣功能,所以应用范围大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其不但可以实现多根晾杆之间的组合,而且在使用时,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晾衣效果佳,应用广泛,在不使用时又可以进行折叠,以减少占地面积。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晾杆以及固定在每一晾杆上并与所述晾杆相互垂直的多根支承杆,在宽度方向的每相邻两根支承杆均通过一可折叠机构连接在一起。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的可折叠机构包括至少一对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支承杆活动连接的折叠杆、以及可与所述折叠杆和所述支承杆形成三角形连接的支架。所述的折叠杆为上下两对,每一对均由较长的第一折叠杆和较短的第二折叠杆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二折叠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一支承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折叠杆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折叠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另一支承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杆活动连接接。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为铰接,其铰接位置位于所述两支承杆之间的中心,且两折叠杆还在该铰接位置的上端设有一挡板。所述的支架为一对斜杆,其一端通过空心铆钉活动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分别与对应的支承杆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的第二折叠杆通过圆头铆钉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圆头铆钉的圆头部位外伸于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一侧,并可穿过所述空心铆钉的空心部分。所述的支架位于两对折叠杆之间,并与上端的一对折叠杆配合在一起。所述的晾杆为三根,每一根的两端均设有一支承杆,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设于内侧的支承杆上,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设于外侧的支承杆上;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同且分别为两个,每一个均包括一半圆形套环以及对称设置在该半圆形套环两端的一对立板,所述的立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相同,均包括一套环和设置在该套环周壁上的一对立板,所述的立板上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晾杆为一连体晾杆,其包括一套筒、设于该套筒两端并可在套筒内伸缩的伸缩晾杆以及设于该套筒下端并具有多个挂孔的立板,所述套筒的两端还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支承杆的底端设有底座,顶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的晾杆和所述的支承杆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配合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套在所述套筒端部的半空心柱体、设于该半空心柱体一端的第一平板以及设于该半空心柱体另一端的销钉和第一销孔,所述的销钉插在所述的第一销孔内并外伸于所述的第一销孔两端,所述的第一平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固定件包括一套在所述支承杆顶端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的下部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筒状体的上部设有一与所述半空心柱体配合的弧形开口部分和一自该弧形开口部分底端向下延伸的U形开口部分,所述的U形开口部分用于承接所述立板的端部,所述弧形开口部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销钉的两伸出端配合的两第二销孔,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平板对应的第二平板,所述的第二平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的平板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成形有一对向下垂直延伸的垂板,所述的一对垂板之间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空心套管,所述的一对垂板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空心套管的下部,所述的第一平板则通过一紧固螺母与所述空心套管固定在一起。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通过可折叠机构,本技术可以实现多根晾杆之间的组合,而且随着晾杆数量的增加,晾衣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越来越强。其次,使用时,可折叠机构连接成两个三角形,以将相邻的每两根支承杆牢靠地固定在水平位置,从而形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立式晾衣架,其不但承重能力强,而且不容易碰倒,即使两侧的晾杆所挂衣服数量不合理,也不会象现有技术中那样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因而稳定性好;不使用时,可折叠机构又可以将相邻的每两根支承杆折叠后收拢在一起,以减少占地面积。其次,本技术中的晾杆为连体晾杆,其除了具有常规性挂衣物的立板外,还具有用于晒被子等其它物的伸缩晾杆,因此,应用广泛;而且,立板上具有若干挂孔,将衣服挂在挂孔内,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衣服由于晾衣杆的光滑和外界的因素挤在一起而得不到有效晾晒的缺陷,从而晾衣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示意俯视图;图5b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示意主视图;图6a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示意主视图;图6b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示意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所述圆头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所述空心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9a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示意主视图;图9b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示意俯视图;图10a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示意主视图;图10b为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示意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10b,作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的一种实施例,该晾衣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晾杆1以及固定在每一晾杆1上并与所述晾杆1相互垂直的多根支承杆2,且在宽度方向的每相邻两根支承杆2均通过一可折叠机构3连接在一起。通过该可折叠机构3,本技术可以实现多根晾杆之间的组合,而且随着晾杆数量的增加,晾衣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越来越强。如上所述,所述的可折叠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支承杆2活动连接的折叠杆4、以及与所述折叠杆4和所述支承杆2形成三角形连接的支架5。所述的折叠杆4为上下两对,每一对均由较长的第一折叠杆41和较短的第二折叠杆42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二折叠杆42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3与一支承杆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折叠杆41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折叠杆41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45与另一支承杆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杆42活动连接接。所述第一折叠杆41与所述第二折叠杆42之间的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立式晾衣架,包括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晾杆(1)以及固定在每一晾杆(1)上并与所述晾杆(1)相互垂直的多根支承杆(2),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的每相邻两根支承杆(2)均通过一可折叠机构(3)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德
申请(专利权)人:侯鹏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