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延浩专利>正文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429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13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底面内侧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的上端,每个第一连杆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每个第一连杆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杆,每个第一连杆的前面底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杆的背面顶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的顶部前面开设同样的通孔,每个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内共同穿过一根螺栓,每个螺栓依次从对应的两个通孔内穿过,每个螺栓上螺纹安装螺母,每个第二连杆的外周套装圆环,每个圆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的一端,插杆均匀分布于对应的圆环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箱对汇入河流的水进行过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能够对过滤箱形成稳定支撑,避免过滤箱之间的连接处变形,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A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

A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filter box, wherein the bottom inner surface of the filter box is articulated to connect the upper end of several first connecting rods, each of the front and bottom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lower part of each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ront and bottom of each first connecting rod can contact the back 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connecting rod. In coordination, the top of each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hrough-hole. Each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connecting rod pass through a bolt together. Each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two through-holes in turn. Each bolt is threaded with a nut,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each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set with a ring. The bottom surface of each ring is fixed. One end of a plurality of inserting rods is connected, and the inserting rod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orresponding circular ring. The utility model filters the water into the river through the filter box,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stable support for the filter box, avoid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lter boxes, so a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面源污染是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面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排放点,所以对面源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都十分困难,现有面源污染控制装置是将数个过滤装置连接后设置在河流堤岸或设置在污染源周围,由于装置本身会对汇入水流产生阻挡,雨量较大时,汇入水流来不及经过过滤装置排入受纳水体,汇入水流可能会漫过过滤装置后流入河流内,且降雨时的水流汇入河道时会对装置进行冲刷,容易使河流堤岸的装置连接处变形,受污水体直接从两套装置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受纳水体,面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上部开口,过滤箱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滤网,过滤箱的底面内侧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的上端,每个第一连杆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每个第一连杆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杆,每个第一连杆的前面底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杆的背面顶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的顶部前面开设同样的通孔,每个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上的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每个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内共同穿过一根螺栓,每个螺栓依次从对应的两个通孔内穿过,每个螺栓上螺纹安装螺母,螺母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栓螺纹配合,且螺母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的背面底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的外周开设数个相互平行的滑槽,滑槽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第二连杆的外周,每个第二连杆的外周套装圆环,每个圆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数个滑块,滑块与滑槽一一对应,滑块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的一端,插杆均匀分布于对应的圆环的底面。如上所述的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外周分别开设数个盲孔,每个盲孔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球的外周,圆球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盲孔内,且圆球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圆环的一侧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所述的过滤箱为直角梯形结构,过滤箱的顶面面积大于其底面面积,过滤箱的外侧为斜面且能够与河道内壁一侧接触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所述的插杆的另一端均为锥形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所述的过滤箱的底面内侧通过阻尼轴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的上端。本技术的优点是:分别以通孔为中心转动第二连杆,使第二连杆的下端面分别与河道内壁两侧接触配合,能够适用于不同倾斜度的河道内壁,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然后分别使圆环沿对应的第二连杆向下滑动,同时滑块分别沿对应的滑槽向下滑动,直至插杆绝大部分插入至河道内壁内,拧紧螺母,使螺母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的背面底部紧密接触配合,从而能够固定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本技术通过过滤箱对汇入河流的水进行过滤,汇入水流通过河道两侧的斜坡流入过滤箱内,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配合能够对过滤箱形成稳定支撑,避免过滤箱之间的连接处变形,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且过滤箱内滤网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过滤箱内,通过插杆能够将第二连杆与河道内壁紧密连接,且圆环能够沿第二连杆滑动,能够很方便地将插杆插入河道内壁内,节省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密连接,拆装方便,且通过分别翻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贴合过滤箱的底面,能够节省空间,便于本技术的运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够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如图所示,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上部开口,过滤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滤网,过滤箱1的底面内侧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2的上端,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杆4,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背面顶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顶部前面开设同样的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上的通孔3的中心线共线,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内共同穿过一根螺栓5,每个螺栓5依次从对应的两个通孔3内穿过,每个螺栓5上螺纹安装螺母6,螺母6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栓5螺纹配合,且螺母6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2的背面底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开设数个相互平行的滑槽7,滑槽7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外周,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套装圆环8,每个圆环8的内壁固定安装数个滑块9,滑块9与滑槽7一一对应,滑块9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7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8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10的一端,插杆10均匀分布于对应的圆环8的底面。分别以通孔3为中心转动第二连杆4,使第二连杆4的下端面分别与河道内壁两侧接触配合,能够适用于不同倾斜度的河道内壁,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然后分别使圆环8沿对应的第二连杆4向下滑动,同时滑块9分别沿对应的滑槽7向下滑动,直至插杆10绝大部分插入至河道内壁内,拧紧螺母6(如图3所示),使螺母6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2的背面底部紧密接触配合,从而能够固定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之间的角度。本技术通过过滤箱1对汇入河流的水进行过滤,汇入水流通过河道两侧的斜坡流入过滤箱1内,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相互配合能够对过滤箱1形成稳定支撑,避免过滤箱1之间的连接处变形,从而能够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且过滤箱1内滤网能够避免杂物进入过滤箱1内,通过插杆10能够将第二连杆4与河道内壁紧密连接,且圆环8能够沿第二连杆4滑动,能够很方便地将插杆10插入河道内壁内,节省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之间通过螺栓5和螺母6紧密连接,拆装方便,且通过分别翻折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使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贴合过滤箱1的底面,能够节省空间,便于本技术的运输,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4能够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杆4的外周分别开设数个盲孔11,每个盲孔1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弹簧12的一端,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球13的外周,圆球13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盲孔11内,且圆球13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圆环8的一侧接触配合。该结构能够避免圆环8沿第二连杆4向外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杆4与河道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下降。具体的,如图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上部开口,过滤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滤网,过滤箱(1)的底面内侧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2)的上端,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杆(4),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背面顶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顶部前面开设同样的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上的通孔(3)的中心线共线,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内共同穿过一根螺栓(5),每个螺栓(5)依次从对应的两个通孔(3)内穿过,每个螺栓(5)上螺纹安装螺母(6),螺母(6)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栓(5)螺纹配合,且螺母(6)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2)的背面底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开设数个相互平行的滑槽(7),滑槽(7)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外周,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套装圆环(8),每个圆环(8)的内壁固定安装数个滑块(9),滑块(9)与滑槽(7)一一对应,滑块(9)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7)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8)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10)的一端,插杆(10)均匀分布于对应的圆环(8)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源污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上部开口,过滤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滤网,过滤箱(1)的底面内侧铰接连接数个第一连杆(2)的上端,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开设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杆(4),每个第一连杆(2)的前面底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背面顶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顶部前面开设同样的通孔(3),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上的通孔(3)的中心线共线,每个第一连杆(2)与对应的第二连杆(4)内共同穿过一根螺栓(5),每个螺栓(5)依次从对应的两个通孔(3)内穿过,每个螺栓(5)上螺纹安装螺母(6),螺母(6)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栓(5)螺纹配合,且螺母(6)的前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2)的背面底部接触配合,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开设数个相互平行的滑槽(7),滑槽(7)均匀分布于对应的第二连杆(4)的外周,每个第二连杆(4)的外周套装圆环(8),每个圆环(8)的内壁固定安装数个滑块(9),滑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浩张云轩马付远李鑫潘旭
申请(专利权)人:赵延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