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101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00)以及加热元件(120),壶身(100)内设有主加热腔(110),加热元件(120)用于为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加热,壶身(100)还包括,副加热腔(220)、加热附件(210)及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水壶,在快速加热模式下主加热腔内的液体进入到副加热腔,并通过加热附件进行加热至预设温度,从而实现快速加热功能,既节能又避免了浪费,在对少量液体加热时可节约时间;如需对较多量液体加热时,则采用主加热腔以及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水壶,具备普通加热功能和快速加热功能,可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节约时间,合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

Electric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100) and a heating element (120), a main heating chamber (110) is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100), a heating element (120) is used for liquid heating in the main heating chamber (110), and the kettle body (100) includes a auxiliary heating chamber (220), a heating accessories (210) and a control component, and the electric kett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rapid heating mode, the liquid in the main heating chamber enters into the sub-heating chamber and is heated to the preset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heating accessories, thus realizing the fast heating function, which saves energy and avoids waste, and saves time when heating a small amount of liquid; if more liquid is needed, the main heating chamber and The heating element is heated. The electric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s of ordinary heating and rapid heating, which can meet the users'need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save time, rationally utilize energy and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水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水壶通常包括内胆、设置于所述内胆底部下方的发热盘,通过发热盘对内胆中盛装的水进行加热,其只具备普通的煮水功能,并且内胆通常设置有水量下限,例如500mL,以防止内胆中水量过少、水位过低,烧水过程中液面波动导致内胆底部裸露,致使发热盘干烧损坏;而煮一壶水的时间较长,一般都须要5分钟以上。如果用户仅仅想取用少量的热水,例如只需要200mL,由于电水壶水量下限最少也要500mL,那么用户只能至少煮500mL,既造成了浪费,也不节能,同时也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以同时具备普通煮水功能和少量水的速热功能,在仅仅取用少量热水时采用速热功能,可以快速煮水,既节能又避免了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以及加热元件;所述壶身内设有主加热腔,所述加热元件用于为所述主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所述壶身还包括,独立于所述主加热腔设置的副加热腔,所述副加热腔与所述主加热腔连通,且所述副加热腔的水平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加热腔的水平横截面的面积;加热附件,用于对所述副加热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水壶进入到快速加热模式,在所述快速加热模式下,使所述主加热腔内的液体进入到所述副加热腔,并通过所述加热附件对所述副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本技术的电水壶,在快速加热模式下,主加热腔内的液体进入到副加热腔,并通过加热附件对副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从而实现快速加热功能,既节能又避免了浪费,在对少量液体加热时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如需对较多量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则采用主加热腔以及加热元件进行加热。本实施例的电水壶,具备普通加热功能和快速加热功能,可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节约时间,合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进一步的,所述主加热腔和所述副加热腔之间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结构简单,便于维修。进一步的,所述副加热腔设置有出水口,由出水口将副加热腔内加热后的液体排出。进一步的,所述副加热腔为圆柱形腔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进一步的,所述副加热腔为带有弯曲段的腔体,延长热交换的时长,提高加热速率。进一步的,所述副加热腔为螺旋管或波浪形管。可增大副加热腔内液体的热交换的面积,加热效率更高。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附件为设置于所述副加热腔外壁的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在液体流经副加热腔时通过副加热腔的侧壁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快速加热。所述电热丝绕设在所述副加热腔外壁,电热丝与副加热腔的接触面积更大,通过副加热腔侧壁热传导,加热效率较高。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指令输入装置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指令输入装置和所述加热附件电连接;所述指令输入装置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水壶进入所述快速加热模式。用户通过指令输入装置输入控制指令,指令输入装置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快速加热模式工作,主加热腔内的液体进入到副加热腔,并通过加热附件对副加热腔内的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从而实现快速加热,便于用户操作。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泵,所述泵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主加热腔内的液体抽送到所述副加热腔中。通过泵将主加热腔内的液体抽送到副加热腔中,泵在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指令后启动和停止,便于对液体流量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主加热腔的底部与所述副加热腔的底部通过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泵设置于所述导流通道上。主加热腔内的液体由副加热腔的底部进入,并沿着副加热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液体完成热交换,其结构更紧凑,加热效率较高。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副加热腔的顶部。副加热腔内的液体在上升过程中由加热附件进行加热,并从顶部的出水口排出,其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出水口也可作为蒸汽排出口,防止副加热腔在加热过程中内部压强过大造成胀裂或爆炸。可选的,所述主加热腔高于所述副加热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通道上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以使在所述控制阀开启时,所述主加热腔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副加热腔。由于主加热腔与副加热腔存在高度差,通过处理器控制控制阀的开闭,即可使主加热腔内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副加热腔,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阀的开启大小来控制液体流量,其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泵等装置,节约成本。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副加热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所述副加热腔还设置有蒸汽排出口。出水口设置于副加热腔的底部,便于液体的流出;出水阀便于控制由出水口流出液体的体积和温度;蒸汽排出口可防止副加热腔内蒸汽压力过大,导致副加热腔胀破,造成安全事故。进一步的,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水口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副加热腔的出水温度,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副加热腔的出水温度,便于处理器根据出水温度和预定温度对出水温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以满足用户对液温的需求。进一步的,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加热腔内,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副加热腔的进水温度,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副加热腔的进水温度,在已知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及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处理器对于泵和加热附件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电水壶还包括加热功率调节装置,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加热附件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发送的加热功率调节指令后调节所述加热附件的加热功率大小。处理器通过加热功率调节装置调节加热功率大小实现加热速度的控制,以使出水温度达到预定温度。进一步的,所述主加热腔包括顶端开口的内胆及盖设于所述内胆开口的盖体,所述加热元件为设置于所述内胆下方的发热盘。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电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水壶的电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壶身110-主加热腔120-加热元件111-盖体210-加热附件220-副加热腔230-出水口240-导流通道250-出水阀260-蒸汽排出口310-指令输入装置320-处理器330-泵340-控制阀400-第一温度传感器500-第二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水壶的电连接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00以及加热元件120;所述壶身100内设有主加热腔110,所述加热元件120用于为所述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加热,所述壶身100还包括,副加热腔220、加热附件210以及控制组件。副加热腔220独立于主加热腔110设置,副加热腔220与主加热腔110连通,且副加热腔220的水平截面的面积小于主加热腔110的水平横截面的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水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00)以及加热元件(120);所述壶身(100)内设有主加热腔(110),所述加热元件(120)用于为所述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00)还包括,独立于所述主加热腔(110)设置的副加热腔(220),所述副加热腔(220)与所述主加热腔(110)连通,且所述副加热腔(220)的水平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加热腔(110)的水平横截面的面积;加热附件(210),用于对所述副加热腔(22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水壶进入到快速加热模式,在所述快速加热模式下,使所述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进入到所述副加热腔(220),并通过所述加热附件(210)对所述副加热腔(220)内的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100)以及加热元件(120);所述壶身(100)内设有主加热腔(110),所述加热元件(120)用于为所述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00)还包括,独立于所述主加热腔(110)设置的副加热腔(220),所述副加热腔(220)与所述主加热腔(110)连通,且所述副加热腔(220)的水平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加热腔(110)的水平横截面的面积;加热附件(210),用于对所述副加热腔(22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水壶进入到快速加热模式,在所述快速加热模式下,使所述主加热腔(110)内的液体进入到所述副加热腔(220),并通过所述加热附件(210)对所述副加热腔(220)内的液体加热至预设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腔(110)和所述副加热腔(220)之间通过导流通道(24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加热腔(220)设置有出水口(2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加热腔(220)为圆柱形腔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加热腔(220)为带有弯曲段的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加热腔(220)为螺旋管或波浪形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附件(210)为设置于所述副加热腔(220)外壁的电热丝。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绕设在所述副加热腔(220)外壁。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指令输入装置(310)和处理器(320),所述处理器(320)与所述指令输入装置(310)和所述加热附件电连接;所述指令输入装置(310)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320);所述处理器(32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水壶进入所述快速加热模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泵(330),所述泵(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李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