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技术

技术编号:187398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其中,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锅体内表面的保护涂层,锅体的材料为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兼具金属内锅与陶瓷内锅的优点,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热特征和保温特征,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大的表面硬度,不易变形,且由于喷涂有耐磨不粘涂层又具有附着力高、耐刮擦、耐腐蚀、不粘等优点,使用更方便,效果更好。

Metal / ceramic composite po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oking p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othermal apparatus, and discloses a metal/ceramic composite pot,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 cooking pot. The metal/ceramic composite pot comprises a pot body and a protective coat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is made of a mixture material containing metal materials and ceramic materials. The metal/ceramic composite pot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al inner pot and ceramic inner pot, good heat conduc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surface hardness, and is not easy to deform, and has high adhesion, scratch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non-stickiness due to the wear-resistant and non-stick coating sprayed. The advantages are more convenient and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电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电热烹饪器具的内锅或内胆通常都是以铝板、铁板或者复合板拉伸而成,锅体成型及运输过程中易变形,保温效果较差,并且锅体内表面常涂覆塑料或树脂不粘涂层,在食品安全性上不及陶瓷涂层。相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是另外一种常用的内锅:陶瓷内锅,但陶瓷内锅易碎,并且由于陶瓷不具有导磁性,不适用于IH线圈盘加热的情况,多局限于低端普通的热盘直接加热的烹饪器具,同时由于陶瓷本身导热性能差,这使得产品的加热效率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锅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锅体内表面的保护涂层,其中,所述锅体的材料为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任选的粘结剂和任选的分散剂混匀,得到混合材料;(2)利用步骤(1)得到的混合材料制成锅体;(3)在步骤(2)得到的锅体内表面形成保护涂层。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锅具,所述烹饪锅具包括内锅,所述内锅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本专利技术利用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制备锅体,并在锅体的内表面形成保护涂层,成功寻找到金属内锅与陶瓷内锅之间的平衡点,得到一种兼具金属内锅与陶瓷内锅优点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具体地,该复合锅具具备金属内锅的导热特征,可用于IH线圈盘加热的电热烹饪炊具,也具有陶瓷内锅的保温特征,可用于普通的热盘加热的电热烹饪炊具,可以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大的表面硬度,不易变形,且由于喷涂有耐磨不粘涂层等保护涂层又具有附着力高、耐刮擦、耐腐蚀、不粘等优点,使用更方便,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锅体,2为金属材料颗粒与金属材料颗粒之间、陶瓷材料颗粒与陶瓷材料颗粒之间的烧结颈,3为金属材料颗粒或陶瓷材料颗粒,4为保护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1以及形成在锅体内表面的保护涂层4,其中,所述锅体1的材料为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中,锅体由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制成,优选情况下,锅体的厚度为1.5-4mm,保护涂层的厚度为15-40μm。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中,对于金属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情况下,金属材料为铁、铝、不锈钢或金属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中,对于陶瓷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情况下,陶瓷材料为粘土。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中,为了更好的兼具金属内锅与陶瓷内锅的优点、更好的平衡各性能特征,优选情况下,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1:0.1-10,进一步优选为1:0.2-5,更进一步优选为1:0.3-3。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中,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均匀混合分布形成锅体,由于锅体内表面具有大量的陶瓷成分,在锅体内表面可以涂覆一些与陶瓷材料粘结性良好的食品级耐磨不粘涂层,如陶瓷涂层、塑料涂层或树脂涂层,优选陶瓷涂层。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任选的粘结剂和任选的分散剂混匀,得到混合材料;(2)利用步骤(1)得到的混合材料制成锅体;(3)在步骤(2)得到的锅体内表面形成保护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为了更好的兼具金属内锅与陶瓷内锅的优点、更好的平衡各性能特征,优选情况下,步骤(1)中,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1:0.1-10,进一步优选为1:0.2-5,更进一步优选为1:0.3-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对于粘结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情况下,粘结剂为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至少一种,以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粘结剂的用量为0-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1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对于分散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情况下,分散剂为硅酸钠、碳酸钠、柠檬酸钠、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以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分散剂的用量为0-1重量%,优选为0.1-1重量%。其中,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的选择可以参见前述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粘结剂和分散剂的具体种类和用量可以根据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具体选择以及后续具体的制备锅体的工艺确定,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各材料可以经过球磨机、搅拌机、混合机或离心机等进行混合、研磨,为了方便混合和烧结,优选情况下,步骤(1)中,混合材料为球形颗粒,粒径为10nm-100μm。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2)中,对于制成锅体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将粉末材料或颗粒材料制成锅体的方法,例如为粉末冶金法,具体地,可以为热等静压烧结法、粉末注射成型法、松装烧结法、模压成型法或等离子烧结法。对于热等静压烧结、粉末注射成型、松装烧结、模压成型和等离子烧结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分别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优选地,模压成型法的条件包括:烧结温度为700-1400℃,烧结时间为1-4h,压力为0-500MP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具体种类,选择相应的条件,此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中,如图2所示,在粉末烧结制锅体1的过程中,金属材料颗粒与金属材料颗粒之间、陶瓷材料颗粒与陶瓷材料颗粒之间能够形成烧结颈(即金属材料颗粒与金属材料颗粒之间、陶瓷材料颗粒与陶瓷材料颗粒之间的烧结颈2),依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即金属材料颗粒或陶瓷材料颗粒3)的种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复合,形成一种金属-金属的骨架网络、陶瓷-陶瓷的骨架网络,可以看作陶瓷材料颗粒形成的骨架间填充了金属材料骨架,也可以看作金属材料颗粒形成的骨架间填充了陶瓷材料骨架,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陶瓷复合锅体。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3)中,对于形成保护涂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形成涂层的方法,例如为喷涂法,具体的喷涂操作和条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锅体内表面的保护涂层,其中,所述锅体的材料为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陶瓷复合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体以及形成在锅体内表面的保护涂层,其中,所述锅体的材料为含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混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中,所述锅体的厚度为1.5-4mm,所述保护涂层的厚度为15-4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其中,所述金属材料为铁、铝、不锈钢或金属复合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其中,所述陶瓷材料为粘土。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其中,所述金属材料和所述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1:0.1-10,优选为1:0.2-5,进一步优选为1:0.3-3。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其中,所述保护涂层为耐磨不粘涂层,优选为陶瓷涂层、树脂涂层或塑料涂层。7.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任选的粘结剂和任选的分散剂混匀,得到混合材料;(2)利用步骤(1)得到的混合材料制成锅体;(3)在步骤(2)得到的锅体内表面形成保护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重量比为1: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鹰张垚杨保民程永康李福友李景文郭雄伟瞿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