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6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其目的在于:从洗涤槽上部使大量的洗涤液循环,加速洗涤剂的溶解,增加洗涤液与污垢接触机会,由此不损伤布料地提高洗净率,并在循环路径上设置棉纤维过滤器,提高棉纤维集收率。从设置于洗涤兼脱水槽底面,回转自如的振荡器侧面一直到洗涤兼脱水槽上部,开设多个独立的水路,各水路向着洗涤兼脱水槽内部设有开口部。一部分的开口部上设有洒水用喷嘴,其它的开口部上设有棉纤维过滤器,由此能提高洗净率和提高棉纤维集收率。(*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洗涤液由上部向下部循环,并洗衣的振荡器方式的全自动洗衣机。近年来,地球环境保护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节省资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洗衣机能省水和省洗涤剂。关于省水和省洗涤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有一种洗涤方法,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87年第304816号公报中所示,洗涤槽内壁的一部分设置供形成水路用的罩壳,在罩壳和洗涤槽之间形成水路,通过振荡器下侧翼轮的泵作用,将洗涤槽下侧的洗涤液通过水路导入洗涤槽上部,浇洒在洗涤物上。若用该方法,由于洗涤液不断地浇洒到洗涤物上,即使洗涤时的水位稍低也能洗得很干净,因此,能够省水和省洗涤剂,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方法。但是,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87年第304816号的实施例中,由于水路只有一个,要把由振荡器下侧翼轮引成的水流有效地汇集到水路内,其结构不合适,难以把大量的洗涤液从上面浇洒到洗涤物上,而且,洗涤兼脱水槽的内侧构造不适合回转,脱水时难以取得平衡,此外,还不能充分地捕捉洗涤液中的棉纤维。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第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增大洗涤液的循环水量,提高洗净力,高效地捕捉棉纤维,并较好地保持脱水时的平衡。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洗涤液从由洗涤兼脱水槽底部向着上部开设的水路的上部开口部浇洒到洗涤物上时,不会发生飞溅,而是均匀地浇洒到全部洗涤物上,并可避免开口部被棉纤维堵塞。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在洗涤少量的洗涤物时,即使在低水位下洗涤,也能将洗涤液从上部充分地浇洒到洗涤物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即使水路数增多,脱水孔减少,也能高效地脱水。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其第一目的的解决方法如下从设置于洗涤兼脱水槽底面上回转自如的振荡器的侧面到洗涤兼脱水槽的上部,设置多个独立的水路;各水路上部设有面向洗涤兼脱水槽内部的开口部;一部分开口部上设置有洒水用的喷嘴,其他的开口部上设置有棉纤维过滤器。第二个目的的解决方法如下在从洗涤兼脱水槽底部向着上部开设的该水路的上部,设置装有水平方向成连续的槽状的开口部的洒水喷嘴。第三个目的的解决方法如下在从洗涤兼脱水槽底部向着上部开设的该水路的中途,设置面积比上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部。第四个目的的解决方法如下构成水路用的罩壳的左右两端,相对洗涤兼脱水槽的中心保持倾斜,使其比罩壳的中心离得更远,并且,在罩壳的表面相对于回转方向设置多条平行或斜的槽。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第一目的的解决方法,由于从洗涤槽上部使多量洗涤液循环,故能加速洗涤剂的溶解,而且,由于洗涤液和污垢的接触机会增多,故能提高洗净力;由于等间距设置多个水路,也容易在脱水时取得平衡,并且,由于在多个水路的一部分设置了棉纤维过滤器,故能提高棉纤维的捕捉效率。通过第二目的的解决方法,由于从喷嘴喷出的洗涤液,成薄膜状,因此,即使冲浇到洗涤物上,洗涤液也不会发生飞溅;而且由于喷嘴的槽口是连续的,因此不会产生棉纤维堵塞。通过第三目的的解决方法,在少量洗涤、水位较低时,虽然洗涤液达不到水路的最上部,但由于在水路途中开设了开口部,可从该开口部把洗涤液浇洒到洗涤物上洗涤,因此能获得与高水位时同样高的洗净效果。通过第四目的的解决方法,与原来相比,虽然循环水路数增加,脱水孔数减少,但能获得比原来更高的脱水率。附图说明图1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全自动洗衣机的剖视图;图2是有关第一实施例的洗涤剂溶解特性图;图3是有关第一实施例的洗净特性图;图4A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洒水喷嘴的正视图;图4B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洒水喷嘴的剖视图;图4C是现有的洒水喷嘴图;图4D是另一现有的洒水喷嘴图;图5A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二层喷嘴的正视图;图5B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二层喷嘴的剖视图;图6A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循环水路部分的剖视图;图6B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循环水路罩壳的正视图。以下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中,1为洗衣机外壳,通过吊棒2,吊着接水槽3。4为洗涤兼脱水槽(以下称洗涤槽),5为循环水路罩壳,它与洗涤槽4之间构成循环水路6a、6b。7为设置于洗涤槽4底部、回转自如的振荡器,8为与振荡器7成一体的振荡器下侧翼轮,10为马达,通过V字型皮带及减速机构9,驱动振荡器7。12为排水阀,13为接水槽3内的液位,14为洗涤槽4内的液位,15为洗涤物,16为给水阀,17为洒水用喷嘴,18为棉纤维过滤器,19为机盖,20为控制装置,21为用于降低脱水时振动的流体平衡器。下面用图1对如上构成的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图所示,将洗涤物15投入洗涤槽4中,按下启动开关(图中未示出),通过控制装置20,控制给水阀16给水至所设定的液位,进入洗涤工序。一进入洗涤工序,马达10由控制装置20控制着按照洗涤水流右转、停止、左转、停止。受控制的马达的回转,通过V字型皮带、减速机构9,传递到振荡器7。从而,振荡器7及振荡器下侧翼轮8随着马达的回转而转动,将洗涤槽4中洗涤物15与洗涤液一起搅拌,洗净洗涤物。另一方面,振荡器下侧翼轮8和接水槽3之间的洗涤液,由于下侧翼轮的回转被离心力挤压到外侧,通到循环水路6a,6b,随着马达的回转间歇性地从棉纤维过滤器18、洒水喷嘴17注入到洗涤槽4内。另外,通过振荡器下侧翼轮8,压出至循环水路6a、6b的洗涤液是从振荡器下侧翼轮8中央部下方提供新的洗涤液。也就是说,通过在接水槽3和洗涤槽4之间供给洗涤液,接水槽3和洗涤槽4之间的液位13要比洗涤槽4内的洗涤液位14低。但是,由于洗涤液是从洗涤槽4的脱水用孔(图中未示出)及洗涤槽4和振荡器7之间的间隙中流到接水槽3内,因此,两液位差在某一值上取得平衡,并成为定值。此外,通过设置4条或6条水路,由振荡器下侧翼轮的离心力挤压出的洗涤液,被有效地导入循环水路,能增大总的循环流量。图2对比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洗涤剂(界面活性剂)的溶解特性和原来特性。图中曲线1是本实施例的洗涤剂溶解特性,曲线2是原来的洗涤剂的溶解特性,本实施例通过增大洗涤液的循环流量,能大幅度地改善洗涤剂溶解特性。其次,图3对比地示出了本实施例和原来洗涤特性。图中曲线1所示的特性是本实施例的洗净率,曲线2是原来的洗净率。本实施例通过提高上述洗涤剂(界面活性剂)溶解特性以及洗涤液的喷啉效果、循环效果,能大幅度地提高洗净性能。此外,由于设有多个棉纤维过滤器,故能与棉纤维循环总流量成比例地大幅度提高棉纤维捕捉率。此外,通过开设多个循环水路,并将它们等间距设置,与原来相比,可改善脱水时的平衡。以下,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A是将洒水用喷嘴设置于循环水路上部的本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B是其剖视图;图4C及4D是现有洒水用喷嘴的图例。图中,31为本实施例的洒水喷嘴口,它由循环水路罩壳32和流体平衡器盒33组成。34为流体平衡器,35为循环水路,它由循环水路罩壳32和洗涤兼脱水槽36组成。37、38和39为现有的洒水用喷嘴口的图例。如上所构成的全自动洗衣机的洒水用喷嘴的功能,通过与现有实例进行比较来说明。首先,现有的实例4C开有多个小孔作为洒水用喷嘴口。从这洒出的洗涤液就象从喷水壶洒出那样,柔和地浇到洗涤物上,不会产生水溅等问题。但是,当循环水路的洗涤液中浮游的长棉纤维进到喷嘴口37时,若该棉纤维另一端冲到喷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从设置于洗涤兼脱水槽底面回转自如的振荡器下侧翼轮外周的泵室一直到洗涤兼脱水槽上部,开设多个独立的水路;各水路上部向着洗涤兼脱水槽内部设有开口部,一部分的开口部上设有洒水用喷嘴,其它的开口部上设有棉纤维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见城好丰太田文夫藤井裕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