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14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块边缘的缆桩组和套设于缆桩组的缆带,所述缆桩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模块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缆桩,所述缆带包括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的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能够有效提高深远海养殖模块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抗风暴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deep-sea aquaculture modu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deep-sea aquaculture modules, which comprises a cable pile group fixed at the edge of the module and a cable band sleeved in the cable pile group. The cable pile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cable pile group and a second cable pile group respectively fixed to different modules and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Both the first cable pile group and the second cable pile group comprise two parallel cables. The cable-stakes arranged in a row include the first and second cable-stakes which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able-stakes in an interlaced manner,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nection stability between the deep-sea aquaculture modules, improve the storm resistance, and have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
本技术涉及深海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中国确立“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以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海水养殖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的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海湾、滩涂和近海等水域,而深远海域养殖空间利用率则非常底,因此,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深远海养殖平台是指在较深的海域内,利用一般由浮力箱框、网衣、压载系统和系泊装置等组成,并配设投饵系统、水下监控系统、疾病防疫系统等配套设施,进行离岸养殖的一种海水养殖方式,深海网箱养殖作为一种先进的海水养殖方式,意味着海水养殖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深海养殖平台具有拓展养殖空间、保护和改善海域养殖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渔民转业和增加收入等优点;现有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而现有的模块间的固定构造复杂,连接固定强度低,不利于抵抗较大风暴,易造成事故。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能够有效提高深远海养殖模块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抗风暴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能够有效提高深远海养殖模块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抗风暴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块边缘的缆桩组和套设于缆桩组的缆带,所述缆桩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模块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缆桩,所述缆带包括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的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进一步,所述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呈“8”字形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分别为多个并沿对应模块的侧边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所述缆桩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缆带或第二缆带脱落的轴向阻挡部。进一步,所述模块边缘顶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缆桩容纳槽,所述缆桩容纳槽的横向断面为台阶状。进一步,所述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在对应模块的单侧边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三组。进一步,还包括橡胶护舷,所述橡胶护舷围设于所述模块外侧壁。进一步,还包括钢制护舷,所述钢制护舷围设于所述模块外侧壁。进一步,还包括系紧缆索组件,所述系紧缆索组件包括系紧缆索和固定于所述模块的锁紧绞车,所述锁紧缆索一端固定于相邻模块,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所述模块的过孔并与锁紧绞车驱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相邻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系紧缆索端部的固定支耳,所述固定支耳上开设有固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通过将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能够有效对模块之间的边缘切向错位进行限位,保证模块间连接后的稳定性好,通过交错的缆带有效提高深远海养殖模块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抗风暴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模块连接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模块连接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块边缘的缆桩组和套设于缆桩组的缆带,所述缆桩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模块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缆桩,所述缆带包括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之间的第一缆带3和第二缆带4;所述第一缆桩组1的两根缆桩与第二缆桩组2的两根缆桩正对且模块拼装后呈矩形分布,通过将第一缆带3和第二缆带4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之间,能够有效对模块9之间的边缘切向错位进行限位,保证模块间连接后的稳定性好,通过交错的缆带有效提高深远海养殖模块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抗风暴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缆带3和第二缆带4呈“8”字形套设于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分别为多个并沿对应模块的侧边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如图所述,模块为正方形,优选模块侧边上设置3组第一缆桩组1或第二缆桩组2并均匀间隔,保证连接稳固。本实施例中,所述缆桩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缆带3或第二缆带4脱落的轴向阻挡部;所述轴向阻挡部可为径向插销或径向凸起等,防止缆带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边缘顶面部分向下凹陷形成缆桩容纳槽5,所述缆桩容纳槽5的横向断面为台阶状;纵向表示模块的边长长度方向,横向表示水平面内与纵向垂直的方向,通过设置缆桩容纳槽5,利于隐埋缆桩,利于模块上表面平坦,通过利于降低连接受力的水平高度,利于提高模块固定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缆桩组1和第二缆桩组2在对应模块的单侧边上分别均匀间隔设置三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护舷6,所述橡胶护舷6围设于所述模块外侧壁;还包括钢制护舷,所述钢制护舷围设于所述模块外侧壁。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系紧缆索组件,所述系紧缆索组件包括系紧缆索7和固定于所述模块的锁紧绞车,所述锁紧缆索一端固定于相邻模块,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所述模块的过孔并与锁紧绞车驱动连接;所述相邻模块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系紧缆索7端部的固定支耳8,所述固定支耳8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锁紧绞车可为液压驱动锁紧绞车,利于调节模块间的连接锁紧强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块边缘的缆桩组和套设于缆桩组的缆带,所述缆桩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模块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缆桩,所述缆带包括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的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模块边缘的缆桩组和套设于缆桩组的缆带,所述缆桩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模块并对应设置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缆桩,所述缆带包括以交错的方式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的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带和第二缆带呈“8”字形套设于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桩组和第二缆桩组分别为多个并沿对应模块的侧边长度方向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缆桩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缆带或第二缆带脱落的轴向阻挡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养殖模块间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边缘顶面部分向下凹陷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虎罗应红任健炜高旭罗川肖永红张伟黄小川向成军杨雨薇冯秋实何宏钧毛光晏高中元张东亮汪丰平蒋才福庄坤李小兵杨杰兰郑杰彭宇同郑川廖云书李金凤唐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