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384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植株栽培,幼苗培育,采果后修剪及田间管理等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操作合理规范,可操作性高,可有效的规范百香果的种植、培育及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充分提高百香果对水肥、光照及通风的综合利用率,在降低水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百香果的产量、果实体积和甜度,从而达到提高百香果种植综合经济价值的目的。

A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passion fruit ball type double v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of two-vine with bulb type of passion fruit, which comprises four steps of plant cultivation, seedling cultivation, post-harvest prun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On the one hand,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and standard operation, high maneuver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planting, cultiva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passionfruit,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ful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fertilizer, light and ventilation of passionfruit, and increase the yield, fruit volume and sweetness of passionfruit while reducing the use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value of passion fruit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属农业

技术介绍
目前在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传统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百香果栽种培育作业的需要,极易导致百香果植株间分布不合理,百香果藤蔓相互干扰现象严重,从而一方面严重影响了百香果植株通风、采光能力及对水份和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大量的横生枝蔓,也会造成大量的营养成份流失,在造成水份和肥料浪费的同时,也会导致百香果挂果率低下、百香果果实成品体积小、甜度低等缺陷,从而严重影响百香果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百香果种植方法,以克服当前的不足,并达到提高百香果产品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株栽培,立春后,深耕土地30—50厘米,并在深耕同时,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和石灰,然后晾晒3—5天,然后施加有机底肥,继续晾晒1—3天后进行碎土平整,然后在平整后的土壤中按照矩形阵列开挖百香果种植穴,且种植穴数量为90—110个/亩,宽度为60—80厘米,深度为40—60厘米,并在开挖好的种植穴中追加有机复合底肥,并在有机复合底肥上覆盖厚度3—5厘米覆土层,然后在种植穴同一侧并与种植穴间距为5—10厘米位置处搭建种植架,且各种植架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在种植穴内预浇水,并在预浇水完全渗透进土壤后,将植株健康的百香果幼苗分别栽种到各种植穴内,并使百香果轴线与种植架表面呈0°—45°夹角,然后对种植穴进行覆土,并使种植穴位置覆土后高出地平面3—15厘米;第二步,幼苗培育,完成第一步后,静置7—15天,首先对未成活的百香果幼苗进行替换栽种,然后在距离百香果植株5—10厘米位置处开挖一条灌溉沟,且灌溉沟与种植架分布在百香果植株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然后在灌溉沟内分别对每一株百香果幼苗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并进行灌溉,然后每3—15天进行一次灌溉,直至百香果幼苗生长至40—60厘米时,引导百香果攀附并在种植架上固定,并当幼苗生长高度达到170—180厘米时,留侧主蔓2枝,作反正主蔓,并固定挷好;再间留壮侧枝作挂果,在主蔓选留的侧蔓外侧枝、萌枝、弱枝全部剪除,并掉同时对百香果幼苗侧芽进行清理;第三步,采果后修剪,在植株完成挂果并采摘后,修剪留主蔓上的挂果蔓保留一到二张叶,其余剪除,剪除内部叶片及老化不结果枝,下垂枝回缩至距地面60厘米处,对老、病树可重剪,所有二次枝均在靠主蔓20厘米处剪短,剪后全园喷涂护树消毒液;第四步,田间管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均定期进行除草除虫作业,并根据季节及土壤墒情,定期通过灌溉沟对百香果和辅助作物进行施肥和灌溉,同时适时对百香果的侧芽进行修剪,对百香果藤蔓生长方向进行引导固定,同时根据百香果植株发育情况,对严重病害、死亡植株及时更换,并栽种新的幼苗植株进行培育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多菌灵的使用量为1—3.5公斤/亩,石灰使用量为120—180公斤/亩。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有机复合底肥为腐熟动物排泄物、腐熟植物茎叶及有机复合肥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种植架为网状结构,且网格为10厘米×1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中,灌溉沟深度为5—15厘米,宽度为5—20厘米,坡度为3°—1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步中,另可在相邻两列的百香果植株间套种经济作物。进一步的,所述的经济作物为豆科类作物、草莓等多年生草本经济作物及一年生低矮经济作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次氯酸钠8%—25%、叶面肥1%—10%、表面活性剂0.1%—3%,余量为浓度为50%—75%的乙醇。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操作合理规范,可操作性高,可有效的规范百香果的种植、培育及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充分提高百香果对水肥、光照及通风的综合利用率,在降低水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百香果的产量、果实体积和甜度,从而达到提高百香果种植综合经济价值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株栽培,立春后,深耕土地45厘米,并在深耕同时,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和石灰,然后晾晒3天,然后施加有机底肥,继续晾晒3天后进行碎土平整,然后在平整后的土壤中按照矩形阵列开挖百香果种植穴,且种植穴数量为100个/亩,宽度为70厘米,深度为55厘米,并在开挖好的种植穴中追加有机复合底肥,并在有机复合底肥上覆盖厚度5厘米覆土层,然后在种植穴同一侧并与种植穴间距为7厘米位置处搭建种植架,且各种植架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在种植穴内预浇水,并在预浇水完全渗透进土壤后,将植株健康的百香果幼苗分别栽种到各种植穴内,并使百香果轴线与种植架表面呈15°夹角,然后对种植穴进行覆土,并使种植穴位置覆土后高出地平面11厘米;第二步,幼苗培育,完成第一步后,静置10天,首先对未成活的百香果幼苗进行替换栽种,然后在距离百香果植株7厘米位置处开挖一条灌溉沟,且灌溉沟与种植架分布在百香果植株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然后在灌溉沟内分别每一株百香果幼苗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并进行灌溉,然后每6天进行一次灌溉,直至百香果幼苗生长至60厘米时,引导百香果攀附并在种植架上固定,并当幼苗生长高度达到180厘米时,留侧主蔓2枝,作反正主蔓,并固定挷好;再间留壮侧枝作挂果,在主蔓选留的侧蔓外侧枝、萌枝、弱枝全部剪除,并掉同时对百香果幼苗侧芽进行清理;第三步,采果后修剪,在植株完成挂果并采摘后,修剪留主蔓上的挂果蔓保留一到二张叶,其余剪除,剪除内部叶片及老化不结果枝,下垂枝回缩至距地面60厘米处,对老、病树可重剪,所有二次枝均在靠主蔓20厘米处剪短,剪后全园喷涂护树消毒液;第四步,田间管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均定期进行除草除虫作业,并根据季节及土壤墒情,定期通过灌溉沟对百香果和辅助作物进行施肥和灌溉,同时适时对百香果的侧芽进行修剪,对百香果藤蔓生长方向进行引导固定,同时根据百香果植株发育情况,对严重病害、死亡植株及时更换,并栽种新的幼苗植株进行培育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中,多菌灵的使用量为2.1公斤/亩,石灰使用量为170公斤/亩。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中,有机复合底肥为腐熟动物排泄物、腐熟植物茎叶任意比例混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种植架为网状结构,且网格为20厘米×50厘米的矩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灌溉沟深度为13厘米,宽度为20厘米,坡度为1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步中,另可在相邻两列的百香果植株间套种草莓等多年生草本经济作物。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消毒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次氯酸钠25%、叶面肥8%、表面活性剂0.1%,余量为浓度为60%的乙醇。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株栽培,立春后,深耕土地50厘米,并在深耕同时,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和石灰,然后晾晒3天,然后施加有机底肥,继续晾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株栽培,立春后,深耕土地30—50厘米,并在深耕同时,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和石灰,然后晾晒3—5天,然后施加有机底肥,继续晾晒1—3天后进行碎土平整,然后在平整后的土壤中按照矩形阵列开挖百香果种植穴,且种植穴数量为90—110个/亩,宽度为60—80厘米,深度为40—60厘米,并在开挖好的种植穴中追加有机复合底肥,并在有机复合底肥上覆盖厚度3—5厘米覆土层,然后在种植穴同一侧并与种植穴间距为5—10厘米位置处搭建种植架,且各种植架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在种植穴内预浇水,并在预浇水完全渗透进土壤后,将植株健康的百香果幼苗分别栽种到各种植穴内,并使百香果轴线与种植架表面呈0°—45°夹角,然后对种植穴进行覆土,并使种植穴位置覆土后高出地平面3—15厘米;第二步,幼苗培育,完成第一步后,静置7—15天,首先对未成活的百香果幼苗进行替换栽种,然后在距离百香果植株5—10厘米位置处开挖一条灌溉沟,且灌溉沟与种植架分布在百香果植株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然后在灌溉沟内分别每一株百香果幼苗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并进行灌溉,然后每3—15天进行一次灌溉,直至百香果幼苗生长至40—60厘米时,引导百香果攀附并在种植架上固定,并当幼苗生长高度达到170—180厘米时,留侧主蔓2枝,作反正主蔓,并固定挷好;再间留壮侧枝作挂果,在主蔓选留的侧蔓外侧枝、萌枝、弱枝全部剪除,并同时对百香果幼苗侧芽进行清理;第三步,采果后修剪,在植株完成挂果并采摘后,修剪留主蔓上的挂果蔓保留一到二张叶,其余剪除,剪除内部叶片及老化不结果枝,下垂枝回缩至距地面60厘米处,对老、病树可重剪,所有二次枝均在靠主蔓20厘米处剪短,剪后全园喷涂护树消毒液;第四步,田间管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均定期进行除草除虫作业,并根据季节及土壤墒情,定期通过灌溉沟对百香果和辅助作物进行施肥和灌溉,同时适时对百香果的侧芽进行修剪,对百香果藤蔓生长方向进行引导固定,同时根据百香果植株发育情况,对严重病害、死亡植株及时更换,并栽种新的幼苗植株进行培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植株栽培,立春后,深耕土地30—50厘米,并在深耕同时,向土壤中喷洒多菌灵和石灰,然后晾晒3—5天,然后施加有机底肥,继续晾晒1—3天后进行碎土平整,然后在平整后的土壤中按照矩形阵列开挖百香果种植穴,且种植穴数量为90—110个/亩,宽度为60—80厘米,深度为40—60厘米,并在开挖好的种植穴中追加有机复合底肥,并在有机复合底肥上覆盖厚度3—5厘米覆土层,然后在种植穴同一侧并与种植穴间距为5—10厘米位置处搭建种植架,且各种植架间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在种植穴内预浇水,并在预浇水完全渗透进土壤后,将植株健康的百香果幼苗分别栽种到各种植穴内,并使百香果轴线与种植架表面呈0°—45°夹角,然后对种植穴进行覆土,并使种植穴位置覆土后高出地平面3—15厘米;第二步,幼苗培育,完成第一步后,静置7—15天,首先对未成活的百香果幼苗进行替换栽种,然后在距离百香果植株5—10厘米位置处开挖一条灌溉沟,且灌溉沟与种植架分布在百香果植株两侧,并相互平行分布,然后在灌溉沟内分别每一株百香果幼苗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并进行灌溉,然后每3—15天进行一次灌溉,直至百香果幼苗生长至40—60厘米时,引导百香果攀附并在种植架上固定,并当幼苗生长高度达到170—180厘米时,留侧主蔓2枝,作反正主蔓,并固定挷好;再间留壮侧枝作挂果,在主蔓选留的侧蔓外侧枝、萌枝、弱枝全部剪除,并同时对百香果幼苗侧芽进行清理;第三步,采果后修剪,在植株完成挂果并采摘后,修剪留主蔓上的挂果蔓保留一到二张叶,其余剪除,剪除内部叶片及老化不结果枝,下垂枝回缩至距地面60厘米处,对老、病树可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彬吴家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