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4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包括上壳体、上壳软胶套、下壳体、以及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充电模块,上壳软胶套包括覆盖于上壳体外壁的握持部、以及由握持部延伸至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上开设有密封槽,下壳体设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凸起。握持部用于增加使用时握持的手感以及缓冲充电盒的防水结构摔落时与底面之间的撞击;密封圈用于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部,具体的密封方式为,在密封圈上具有密封槽,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后下壳体上的密封凸起伸入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槽地接触贴合,由于密封圈及握持部之间为一体结构,因此密封圈与上壳体之间能实现无缝连接,有效提升了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盒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显著,推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已成必然趋势。而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安全,绿色,使用成本低的新型交通工具,且受到国家和政策的支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致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迅速激增。而当前电动汽车专用的充电装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充电桩、充电柜为主的固定式充电装置,此类充电装置需要用户在固定的场所进行使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而另一类则是以新能源汽车充电盒的防水结构为主的便携式充电装置,此类充电装置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也解决了用户远行途中,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因电量不足而造成汽车无法启动的尴尬。但根据调查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充电盒的防水结构,虽然满足了电动汽车远行的需求,但是大多数便携式充电盒的防水结构无防水处理,或者即使做了防水也是很低级别的防水,因此给用户带来新的使用问题就是: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基本是随车携带的,而电动汽车也属于户外设备,充电盒的防水结构也是经常需要在户外使用的,所以难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如:下雨、撞击等),故导致充电盒的防水结构的防护等级不够、设备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用户体验降低等不足。据现有使用反馈表明,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天气,环境,设备,人为等外界因素影响,会不时发生紧急性状况(如:户外充电过程中突发雨水淋溅,用户失手摔落等),导致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内部线路损坏,无法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盒的防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盒的防水结构防水效果差且防摔效果差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的上壳软胶套、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充电模块,所述上壳软胶套包括覆盖于所述上壳体外壁的握持部、以及由所述握持部延伸至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下壳体设有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凸起。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均为PC(聚碳酸酯)+10%GF(玻璃纤维)材质。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的线缆,所述上壳体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线缆通过的过线孔,所述线缆的外部以过盈配合套设有防水硅胶套。优选的,所述防水硅胶套可为硅胶60度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硅胶套的内壁以环绕所述线缆的方式设置有若干防水筋条。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线缆与所述防水硅胶套的卡线夹,所述卡线夹与所述防水硅胶套的接触区域为所述防水硅胶套设有所述防水筋条的区域。优选的,所述卡线夹可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还具有用于承托所述防水硅胶套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过线孔靠近所述上壳体外部的一侧,所述卡线夹与所述承托部螺钉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的孔口开设有打胶凹槽,所述防水硅胶套与所述打胶凹槽之间设有防水胶。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开设有按键槽,所述上壳软胶套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键槽内的控制按键。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开设有透光孔,所述上壳体设有用于覆盖所述透光孔的镜片。优选的,所述镜片可为PC(聚碳酸酯)材质。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上壳体开设有螺钉安装孔,所述螺钉安装孔位于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上壳体外部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的下壳软胶套。优选的,所述上壳软胶套及所述下壳软胶套可均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8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壳软胶套具有的握持部用于增加使用时握持的手感以及缓冲充电盒的防水结构摔落时与底面之间的撞击;上壳软胶套具有的由所述握持部延伸至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圈用于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部,具体的密封方式为,在密封圈上具有密封槽,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后下壳体上的密封凸起伸入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槽地接触贴合,由于密封圈及握持部之间相连且与上壳体之间为一体结构,因此密封圈与上壳体之间能实现无缝连接,有效提升了防水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防水硅胶套时);图5为本技术的上壳体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壳体与镜片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11、过线孔;111、打胶凹槽;12、承托部;13、透光孔;14、螺钉安装孔;2、上壳软胶套;21、握持部;22、密封圈;221、密封槽;23、控制按键;3、下壳体;31、密封凸起;4、下壳软胶套;5、防水硅胶套;51、防水筋条;6、卡线夹;7、镜片;8、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包括上壳体1、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的上壳软胶套2、与上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3、以及设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的充电模块,上壳软胶套2包括覆盖于上壳体1外壁的握持部21、以及由握持部21延伸至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的密封圈22,密封圈22上开设有密封槽221,下壳体3设有与密封槽221相配合的密封凸起3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充电模块设置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上壳软胶套2具有的握持部21用于增加使用时握持的手感、摩擦系数以及缓冲充电盒的防水结构摔落时与底面之间的撞击;上壳软胶套2具有的由握持部21延伸至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的密封圈22用于密封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的连接部,具体的密封方式为,在密封圈22上开设密封槽221,上壳体1与下壳体3相连后下壳体3上的密封凸起31伸入密封槽221内并与密封槽221接触贴合,外部连接设备向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施加的外力使得密封凸起31与密封槽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的上壳软胶套、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充电模块,所述上壳软胶套包括覆盖于所述上壳体外壁的握持部、以及由所述握持部延伸至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下壳体设有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的上壳软胶套、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充电模块,所述上壳软胶套包括覆盖于所述上壳体外壁的握持部、以及由所述握持部延伸至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下壳体设有与所述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开设有按键槽,所述上壳软胶套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键槽内的控制按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的线缆,所述上壳体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线缆通过的过线孔,所述线缆的外部以过盈配合套设有防水硅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硅胶套的内壁以环绕所述线缆的方式设置有若干防水筋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的防水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于定管钟晶肖育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白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