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89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衣机通过把溶解的洗涤水形成洗涤泡从上面洒到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要洗衣物上,从而保证洗净力并减少洗涤干净不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衣机具有以下构造:洗涤兼脱水桶在底部有翻动器,外桶内部包着洗涤兼脱水桶,隔壁作为外桶和洗涤兼脱水桶的中间位置,在其上下端部有开口部,在形成外桶和开口部的同时,形成通过洗涤泡的洗涤泡通道。产生洗涤泡的洗涤泡发生装置部设在洗涤泡通道的内部。这样,由于在洗涤兼脱水槽上的要洗衣物上的污垢可以受到洗涤泡的作用,可以保证洗净力并减少洗涤的干净不均匀。另外,罩体固定在隔壁的上端。从而,可防止隔壁的故障,也能防止洗涤泡漏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洗涤泡的作用而进行高效除去污垢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现在的有代表性洗衣机是使用称为翻动器的拨轮转动而进行洗涤的。以下参照图9说明这种洗衣机的结构。如图9所示,外筒1内部包着在底部转动自由地配置翻动器2的洗涤兼脱水桶3,通过吊棒4吊挂在洗衣机的外壳5上。电机6通过V形带7和减速装置兼联轴器8驱动翻动器2或洗涤兼脱水桶3。排水阀9排出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洗衣水,供水阀10向洗涤兼脱水桶3内供水。洗涤兼脱水桶3具有用于减轻脱水时的振动的流体稳定器11。在洗涤兼脱水桶3的上部配设盖12。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6,排水阀9和供水阀10,逐次控制洗涤、涮洗和脱水等各过程。以下说明上面结构的动作。在洗涤兼脱水桶3内放入要洗衣物和规定数量的洗涤剂以后,开始运行。此时,控制装置13控制供水阀10向洗涤兼脱水桶3内供给规定数量的水。此后,控制装置13控制电机6并驱动翻动器2。通过翻动器2的转动,使洗涤兼脱水桶3中的要洗衣物和水翻动。通过翻动,洗涤剂慢慢地溶解成为洗涤水对要洗衣物的污垢起作用。这样构造的洗衣机,仅靠由翻动在洗涤兼脱水桶3内的要洗衣物的翻动器2的转动机械力就可保证洗净力。为此,由于容易向位于洗涤兼脱水桶3的底部的要洗衣物传递机械力,就得到高的洗净力。另外,由于向位于洗涤兼脱水桶3的底部的要洗衣物传递机械力困难,就得不到充分的洗净力,增加了洗涤的干净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把溶解的洗涤水形成洗涤泡从上面洒到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要洗衣物上,从而保证洗净力并减少洗涤干净不均匀。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具有以下构造。洗涤兼脱水桶在底部有翻动器。外桶内部包着洗涤兼脱水桶。隔壁作为外桶和洗涤兼脱水桶的中间位置,在其上下端部有开口部,在形成外桶和开口部的同时,形成通过洗涤泡的洗涤泡通道。洗涤泡发生装置部设在洗涤泡通道的内部,产生洗涤泡。由此,溶解了的洗涤水形成洗涤泡从上面洒到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要洗衣物上。这样,由于在洗涤兼脱水槽上的要洗衣物上的污垢可以受到洗涤泡的作用,可以保证洗净力并减少洗涤的干净不均匀。另外,该洗衣机在外桶的上部开口部有罩体。该罩体压住隔壁的上端。从而,隔壁把外桶固定在罩体上,防止隔壁的故障,也能防止洗涤泡漏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洗涤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洗涤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洗涤机的电路方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洗涤机的纵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洗涤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洗涤机的纵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洗涤机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洗涤机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9现有的洗衣机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外桶14内部包着转动自由安装的洗涤兼脱水桶15。外槽14用吊棒16吊挂在洗衣机外壳17上。电机18通过V形带19和减速器装置20驱动洗涤兼脱水桶15和翻动器21转动。翻动器21以自由转动方式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桶15内的底部。罩体22设在外桶14的上部开口部23上,并含有洗涤泡排出部24。洗涤泡排出部24向洗涤兼脱水槽内开口。隔壁25将外桶14的一部分分开,在其上下端有开口部27并在纵向形成长的洗涤泡用通道26。该洗涤泡用通道26的下端的开口部27b与外桶14内的底部连通。洗涤泡用通道26的上端的开口部27a与洗涤泡排出部24连通。进而,在洗涤泡用通道26内设置含有发泡体28的洗涤泡发生装置部29。该洗涤泡发生装置部29通过软管30与空气泵31连通。如图2所示,发泡体28略呈圆筒形。在发泡体28的两端平面形状的部分的内部分别插入第一保持部32和第二保持部33。第一保持部32形成中空的管,在没插入发泡体28内部的一端插入软管30。供水阀34起向洗涤兼脱水桶15供水的作用。排水阀35起将外桶14中的洗涤水排出的作用。控制装置36的构成如图3所示。作为控制手段的控制部37由微型计算机组成。控制部37通过作为动力开关手段的动力开关部38控制电机18、空气泵31、供水阀34和排水阀35等的动作,并逐次控制洗涤、涮洗、脱水等一系列过程。作为输入设定手段的输入设定部39发挥设定运行过程的功能。控制部37从输入设定部39接收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形成使用户理解的显示信息,在作为显示手段的显示部40上显示。作为存储手段的存储部41存储由控制部37进行控制的必要数据。另外,商用电源42向上述各部分供给电能,通过电源开关43进行开关。以下对上述结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洗涤兼脱水桶15内放入要洗衣物和洗涤剂以后,开始运行。控制部37使供水阀34动作,阀打开、开始供水。同时,洗涤兼脱水桶15开始转动。在洗涤兼脱水桶15内的水位达到所设定的水位期间内,洗涤兼脱水桶15转动。在洗涤兼脱水桶15这样边转动边供水的情况下,通过洗涤兼脱水桶15的转动产生的翻动力溶解放入的洗涤剂。在达到设定的水位时,供水阀停止运作、阀关闭。洗涤兼脱水桶15继续转动。控制部37使空气泵31动作。由此,通过软管30和第一保持部32向发泡体28输送空气。在此,发泡体28位于从设置在隔壁25的下端的洗涤泡用通道26的开口部27浸入的洗涤水中。从而,如图1所示,送到发泡体28中的空气,从发泡体28出来时就成为气泡。这个气泡在洗涤水中上升达到洗涤水表面并产生洗涤泡。进而,洗涤泡通过由外桶14和隔壁25形成的洗涤泡用通道26上升,从与该洗涤泡通道26的开口部27连通的罩体22的洗涤泡排出部24洒到洗涤兼脱水桶15内的要洗衣物上。此后,洗涤泡通过带污垢衣物的表面或通过衣物。由此,油和附着在油上的颗粒污垢和洗涤泡结合并被带走排出。另外,洗涤泡在通过衣物时破碎后,高浓度的洗涤水渗到衣物中。由此,成为容易剥落污垢的状态。这样,可以实现容易剥落污垢的清洗。按以上这种方式,成为洗涤泡的洗涤水借助于通过带污垢的要洗衣物的表面或要洗衣物与油和附着在油上的颗粒污垢结合并被带走排出。另外,由于洗涤水中的洗涤泡在通过衣物时破碎后,高浓度的洗涤水渗到衣物中,从而提高了洗净力。另外,由于洗涤水一形成洗涤泡,洗涤水的体积就增大,就可以用少量的洗涤水把洗涤剂的成份作用在要洗衣物的污垢上。另外,通过把洗涤泡从上面洒下,洗涤泡对在洗涤兼脱水桶15上的机械力很难传到的要洗衣物上的污垢起作用。这样降低了洗涤干净不均匀。即是,洗涤泡发生装置部把溶解的洗涤水变成洗涤泡。该洗涤泡通过由外桶和隔壁及该在隔壁上下端设置的开口部形成的洗涤泡用通道,从上面洒向洗涤兼脱水桶内的要洗衣物。由此,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可以保证洗净力,并可降低洗涤干净不均匀。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隔壁44将外桶45分开,用螺丝52固定从而形成可自由拆装结构。在该隔壁44上,发泡体47通过第一保持部48和第三保持部49保持在与隔壁44设置为一体的保持筋46上。同时,与隔壁44成一体设置的多个卡部50将软管51保持住。其他的结构与所述的实施例1相同。以下,说明上面的结构的动作。隔壁44由于和外桶45分开并可自由拆装,因此使外桶45的制造容易。另外,该隔壁44保持发泡体47和软管51。因此可以使安装发泡体和软管51的结构极其简单,有良好的安装方便性。从而,可以从上面洒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其包括: 洗涤兼脱水桶,其在底部有翻动器;外桶,其内部包着所述洗涤兼脱水桶;隔壁,其作为所述外桶和所述洗涤兼脱水桶的中间位置,在其上下端部有开口部,在形成所述外桶和所述开口部的同时,形成通过洗涤泡的洗涤泡通道;洗涤泡发生装置部,其设在洗涤泡通道的内部,产生洗涤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犬塚正久保光市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