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652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包括液罐、平流泵、聚合物中间容器、水中间容器、孔密控制阀组、支架、箱式夹持器、排出阀组、排出管和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所述平流泵进口连接液罐,所述平流泵出口与孔密控制阀组之间以并联方式安装聚合物中间容器和水中间容器,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安装在箱式夹持器内,所述箱式夹持器上的进口与孔密控制阀组连通,出口与排出阀组连通,所述排出管与排出阀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正确反应剩余油分布以及剩余油在调流剂聚合物作用下开发效果。

Visual polymer flow washing and wash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sual polymer flow regulating oil washing experiment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tank, a advection pump, a polymer intermediate container, a water intermediate container, a hole density control valve group, a bracket, a box type clamp, a discharge valve group, a discharge pipe and a physical model of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The inlet of the advection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tank and the advection pump is out. A polymer intermediate container and a water intermediate container are installed in parallel between the orifice and the hole density control valve group. The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physical model is installed in the box clamp. The inlet of the box c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le density control valve group,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valve group, and the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valve group.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correctly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nd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remaining oil under the action of flow regulator poly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属于老油田剩余油开发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很多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由于我国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注水开发后地下剩余油达到60%-70%左右,剩余油的分布与挖潜研究是一直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油田开发的核心技术。驱替实验是研究剩余油挖潜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现有的驱替实验大多采用有机玻璃、填砂管、实际岩心之类的实验装置。有机玻璃、填砂管、实际岩心之类的实验装置是对实际储层的高度简化,简单的采用多根填砂管或者规则的长方体、圆柱体岩心代表储层,不能正确反应剩余油在地层中的分布,仅能进行聚合物封堵压力测试、聚合物充填形态模拟,无法反映剩余油在聚合物的调流作用下的开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套能够正确反映剩余油分布以及剩余油在调流剂聚合物作用下开发效果的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包括液罐、平流泵、聚合物中间容器、水中间容器、孔密控制阀组、支架、箱式夹持器、排出阀组、排出管和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所述平流泵进口连接液罐,所述平流泵出口与孔密控制阀组之间以并联方式安装聚合物中间容器和水中间容器,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安装在箱式夹持器内,所述箱式夹持器上的进口与孔密控制阀组连通,出口与排出阀组连通,所述排出管与排出阀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各部分的作用:平流泵用于提供注入压力;聚合物中间容器内装聚合物,用于在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内形成暂堵,调整水流动通道,达到洗油的目的;水中间容器内装水,用于驱替剩余油;孔密控制阀组用于调节注入水、聚合物的通道数量,达到控制射孔密度、形成线性流的目的;箱式夹持器用于容纳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并通过进出口与外界保持连通状态。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为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储层构造、储层物性、储层岩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做出的一系列典型的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作为优选,所述液罐上还安装液位计,用于观察液罐内的水位。作为优选,所述箱式夹持器侧壁上安装可视化观察窗,用于观察记录聚合物、水、剩余油的运动、分布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孔密控制阀组包括五个阀门以及相应管路,通过控制打开其中一个或几个阀门,可达到模拟不同射孔密度下的聚合物调流洗油效果的目的。所述排出阀组包括五个阀门以及相应管路。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正确反应剩余油分布以及剩余油在调流剂聚合物作用下开发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在夹持器内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油藏边缘井网控制不住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4是油层尖灭带边缘局部井网控制不到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5是封闭性断层附近井网控制不住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6是局部低渗透区带存在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7是层间差异严重的低渗透未动用层中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8是两口相邻采油井中间部位存在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9是局部小背斜部位存在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0是上倾方向受断层、不整合界面或岩性遮挡部位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1是平面水窜、汽窜形成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2是水锥、气锥形成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3是剖面上漏划和漏射、人为避射水层的油层物理模型;图14是正韵律油层上部与中部存在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5是厚油层上部或内部存在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6是层间干扰造成低渗透层水洗较差形成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17是局部夹层遮蔽影响的剩余油物理模型。图中标记:1为液位计,2为液罐,3为平流泵,4为聚合物中间容器,5为水中间容器,6为孔密控制阀组,7为支架,8为箱式夹持器,9为排出阀组,10为排出管,11为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81为可视化观察窗;111为储层岩石、112为剩余油、113为油层尖灭、114为封闭性断层、115为局部低渗透带、116为储层高渗带、117为储层低渗带、118为局部小背斜、119为上倾断层、1110为边水、1111为底水、1112为漏射开油层、1113为正韵律低渗层、1114为正韵律中渗层、1115为正韵律高渗层、1116为厚油层、1117为盖层、1118为底层、1119为局部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包括液罐2、平流泵3、聚合物中间容器4、水中间容器5、孔密控制阀组6、支架7、箱式夹持器8、排出阀组9、排出管10和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所述平流泵3进口连接液罐2,所述平流泵3出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之间以并联方式安装聚合物中间容器4和水中间容器5,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安装在箱式夹持器8内,所述箱式夹持器8上的进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连通,出口与排出阀组9连通,所述排出管10与排出阀组9连接。所述液罐2上还安装液位计1。所述箱式夹持器8侧壁上安装可视化观察窗81。所述孔密控制阀组6包括五个阀门以及相应管路。所述排出阀组9包括五个阀门以及相应管路。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共有十五种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具体为包括:1、油藏边缘井网控制不住的剩余油,如图3所示;2、油层尖灭带边缘局部井网控制不到的剩余油,如图4所示;3、封闭性断层附近井网控制不住的剩余油,如图5所示;4、局部低渗透区带存在的剩余油,如图6所示;5、层间差异严重的低渗透未动用层中的剩余油,如图7所示;6、两口相邻采油井中间部位存在的剩余油,如图8所示;7、局部小背斜部位存在的剩余油,如图9所示;8、上倾方向受断层、不整合界面或岩性遮挡部位的剩余油,如图10所示;9、平面水窜、汽窜形成的剩余油,如图11所示;10、水锥、气锥形成的剩余油,如图12所示;11、剖面上漏划和漏射、人为避射水层的油层,如图13所示;12、正韵律油层上部与中部存在的剩余油,如图14所示;13、厚油层上部或内部存在的剩余油,如图15所示;14、层间干扰造成低渗透层水洗较差形成的剩余油,如图16所示;15、局部夹层遮蔽影响的剩余油,如图17所示。上述十五种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反应了受构造、物性、岩性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点,其设计的出发点是紧密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系统性地指出了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模式,其为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核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罐(2)、平流泵(3)、聚合物中间容器(4)、水中间容器(5)、孔密控制阀组(6)、支架(7)、箱式夹持器(8)、排出阀组(9)、排出管(10)和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所述平流泵(3)进口连接液罐(2),所述平流泵(3)出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之间以并联方式安装聚合物中间容器(4)和水中间容器(5),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安装在箱式夹持器(8)内,所述箱式夹持器(8)上的进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连通,出口与排出阀组(9)连通,所述排出管(10)与排出阀组(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聚合物调流洗油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罐(2)、平流泵(3)、聚合物中间容器(4)、水中间容器(5)、孔密控制阀组(6)、支架(7)、箱式夹持器(8)、排出阀组(9)、排出管(10)和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所述平流泵(3)进口连接液罐(2),所述平流泵(3)出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之间以并联方式安装聚合物中间容器(4)和水中间容器(5),所述剩余油分布物理模型(11)安装在箱式夹持器(8)内,所述箱式夹持器(8)上的进口与孔密控制阀组(6)连通,出口与排出阀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锋张楠林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王雷杨向同刘洪涛耿宇迪袁学芳李楠刘绘锋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