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55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洗衣机,具有外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外槽内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波轮;设置在波轮的下部的内叶轮;旋转驱动波轮和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机构;向外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通过旋转内叶轮,使洗涤液上升,在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的循环通路;控制驱动机构和上述供水机构的控制机构,该洗衣机在循环通路的上部,设置洗涤剂投入口,通过供水机构,供给比洗涤工序少的水,通过驱动机构,旋转控制上述波轮,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以往的洗衣机记载过如下技术,即通过用比规定水位低的水位、设置搅拌洗涤物的行程,不用增加洗涤剂量,就可用高浓度的洗涤水进行洗涤,进而通过大面积喷射的洗涤水从上部喷淋,对于难以清除的污渍,洗涤剂可以有效地作用,以追求洗涤效果·洗涤不匀的降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平02-302298号公报(第4页,图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是将粉末洗涤剂等直接投入到衣类上,生成高浓度的洗涤剂液进行洗涤,所以存在衣类掉色等的问题。另外,在旋转作为搅拌叶片的波轮,生成高浓度的洗涤剂液的情况下,若在衣类的整体是湿的状态下使波轮旋转,则存在衣类搅在一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比较容易地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提高衣类的洗净力的洗衣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洗衣机,具有外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外槽内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波轮;设置在上述波轮的下部的内叶轮;旋转驱动上述波轮和上述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机构;向上述外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通过旋转上述内叶轮,使洗涤液上升,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的循环通路;控制上述驱动机构和上述供水机构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循环通路的上部,设置洗涤剂投入口,通过上述供水机构,供给比洗涤工序少的水,通过上述驱动机构,旋转控制上述波轮,生成洗涤剂液。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具有外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外槽内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波轮;设置在上述波轮的下部的内叶轮;旋转驱动上述波轮和上述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机构;向上述外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通过旋转上述内叶轮,使洗涤液上升,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的循环通路;控制上述驱动机构和上述供水机构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循环通路的上部,设置洗涤剂投入口,通过上述供水机构,供给比洗涤工序少的水,通过上述驱动机构,旋转控制上述波轮,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根据该构成,不需要将洗涤剂直接投入到洗涤物上,而是生成高浓度液,分散到衣类上,可以提高洗涤力。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具有外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外槽内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旋转地内置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波轮;设置在上述波轮的下部的内叶轮;旋转驱动上述波轮和上述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机构;向上述外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通过旋转上述内叶轮,使洗涤液上升,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的循环通路;控制上述驱动机构和上述供水机构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循环通路的上部,设置洗涤剂投入口,通过上述供水机构,在上述波轮的下部供水,使上述内叶轮浸没,通过上述驱动机构,旋转控制上述波轮,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根据该构成,在施加到波轮的负荷减少的状态下,就可以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不需要将洗涤剂直接投入到洗涤物上,而是生成高浓度液,分散到衣类上,可以提高洗涤力。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在洗涤兼脱水槽内,使洗涤液排出的排出口在循环通路的途中,设置在洗涤剂投入口的下方。根据该构成,可以使高浓度洗涤剂液效果更好地散布浸透在衣类上。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在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时,使供水的水位为一定。根据该构成,可以容易地进行供水控制。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通过供水机构,使用于向外槽内供水的供水口的位置在设置于洗涤兼脱水槽的上部的平衡块的内周侧,位于平衡块的上方。根据该构成,在供水时,可以不太使水浸透到衣类,可以降低在通过波轮的旋转而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时的对马达的负担。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洗涤剂投入口设置在平衡块上,使来自供水口的水位于流下的位置。根据该构成,可以通过供水,冲刷附着在洗涤剂投入口的洗涤剂,可以抑制洗涤剂的附着。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后,通过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波轮,通过内叶轮的作用,使高浓度洗涤剂液上升,在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通过供水机构,向外槽内追加供水,通过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波轮,进行洗涤。根据该构成,在生成高浓度洗涤剂液后,散布于洗涤物上,可以提高洗涤力,进而,因为在追加供水后,旋转波轮进行洗涤,所以作为整体,可以提高洗涤力。有关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进而在通过供水机构向外槽内供水时,通过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洗涤兼脱水槽。据此,通过供水,在供水口的下方有洗涤剂投入口的情况下,可以清洗该洗涤剂投入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纵剖视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电气系统的方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洗涤兼脱水槽的立体图。图4是由图5所示的A-A线切断的供水单元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供水时的水的流动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纵剖视图。图6是由在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控制单元中的微电脑所实行的各工序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高浓度洗涤剂液浸透工序中的高浓度洗涤剂液的浸透方法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纵剖视图。全自动洗衣机是在钢板制的外框1内,通过吊杆2以及由螺旋弹簧或弹性橡胶组成的防振装置3,将合成树脂制的外槽4悬挂而构成。贮存洗涤水以及清洗水的外槽4,通过与外框1的上端部的四角部卡止的4组吊杆2以及防振装置3,从四方均等地被吊下,为使其悬垂,而支撑在该外框1的中心部。在外槽4底部的外侧,通过钢板制的安装基座7a,安装驱动装置7。在外槽4内,旋转自由地设置有不锈钢制的洗涤兼脱水槽5。洗涤兼脱水槽5在周壁具有用于水流通的小孔5a,在其上缘部具有平衡块5b,在底部内侧具有可自由旋转的波轮6。在洗涤兼脱水槽5的底部,具有与外槽4相通的进水口5c。另外,在外槽4内周和洗涤兼脱水槽5外周之间存在间隙,为不使洗涤物等进入该间隙,在外槽4上面,具有覆盖平衡块5b上面的槽罩4a。上述波轮6,其构成为,通过覆盖洗涤兼脱水槽5的底部的大部分的大径(外径尺寸在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径尺寸的90%以上),为逐渐扩大周缘部,而向上弯曲,形成为碟状形态,在支撑洗涤物50的状态下旋转。在波轮6的内面,呈放射状设置内叶轮6a。另外,波轮6在弯曲的部分,具有多个连通表面和内面的孔6b。波轮6以及洗涤兼脱水槽5的旋转通过驱动装置7进行。驱动装置7内置有驱动电机、电动操作离合器机构和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具有选择性的驱动功能,可以在洗涤兼脱水槽5静止的状态下,使波轮6旋转(搅拌模式),或使洗涤兼脱水槽5和波轮6一体向同一方向旋转(脱水模式)。排水装置13设置在外槽4底面的排水口13a之后,在出口接续有排水软管14。洗涤用水通过关闭排水装置13,而留存在外槽4内,通过开启排水装置13,通过排水软管14而排出到洗衣机外。另外,在外槽4的侧面底部,设置有防气阀4b,介于内管12,将外槽4内的水压传递到水位传感器11。在外框1的上部,设置有顶罩15。顶罩15是由收纳投入洗涤物的投入口15a和供水单元17等的后部收纳箱15b;收纳有微电脑等的电气零件的前部操作箱15c;为覆盖投入口15a而安装的可以开闭的合成树脂制的盖16构成。在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具有:外槽、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外槽内的洗涤兼脱水槽、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的波轮、设置在上述波轮的下部的内叶轮、旋转驱动上述波轮和上述洗涤兼脱水槽的驱动机构、向上述外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通过旋转上述内叶轮使洗涤液上升,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内循环的循环通路、控制上述驱动机构和上述供水机构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循环通路的上部,设置洗涤剂投入口,通过上述供水机构供水至比洗涤工序的规定水位低的水位,通过上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波轮,生成洗涤剂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林史朗小池敏文桧山功吉田哲士小山高见宮野让藤畑崇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