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桩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540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拔桩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所述拔桩装置包括沉管、两条斜向滑槽以及承重杆,沉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条斜向滑槽对称开设于沉管的内壁,斜向滑槽自靠近第二端的位置朝远离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承重杆位于沉管内部,承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斜向滑槽上并沿斜向滑槽滑动。上述拔桩装置通过在沉管的端部设置可以沿斜向滑槽滑动的承重杆,承重杆能够滑到工程桩的底部并托柱拟拔除的工程桩的柱底,利用沉管上拔时带动承重杆上移,进而达到拔桩清障的目的,降低了拔桩过程中对桩侧土体扰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此外,上述拔桩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Pile pull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le pulling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ile pulling device comprises an immersed pipe, two oblique chutes and a load-bearing rod, and the immersed pipe comprise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relatively arranged; two oblique chut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mmersed pipe, and the oblique chute extends from the position near the second end to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second end; the load-bearing rod is located inside the immersed pip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load-bearing rod are separated. It is not located on two diagonal chutes and slides along diagonal chutes. By installing a load-bearing rod at the end of the sinking pipe which can slide along the inclined chute, the load-bearing rod can slide to the bottom of the engineering pile and support the bottom of the engineering pile to be pulled out, and the load-bearing rod can be moved upward when the sinking pipe is pulled up, so as to remove the pile barrier and reduce the disturbance to the soil around the pile in the process of pulling out the pil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impact. Besid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pile pulling device has simple steps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拔桩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拔桩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桩作为在工程中使用最终在建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已经广泛地用于城市建设中。然而,随着城市改造日益步入公众视野,建筑改建和扩建工程也持续升温,原有建筑物地基工程桩的承载力(桩长、数量)、沉降量无法满足新建筑需求,导致新增或者更替工程桩的位置与原有老桩相碰的案例日益增多。一般地,常用的工程桩清障技术主要有桩侧高压水汽切割、大开挖清障以及桩顶端液压顶升等等。然而,上述工程桩清障技术在拔桩过程中存在着对桩侧土体的扰动影响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拔桩过程中对桩侧土体扰动影响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拔桩过程中对桩侧土体扰动影响的拔桩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一种拔桩装置,包括:沉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条斜向滑槽,对称开设于所述沉管的内壁,所述斜向滑槽自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承重杆,位于所述沉管内部,所述承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所述斜向滑槽内并沿所述斜向滑槽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套设于所述承重杆的端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两条所述斜向滑槽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沉管的内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两条所述斜向滑槽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矩形的边长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向滑槽的底部与顶部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沉管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杆为钢销。上述拔桩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拟拔除的工程桩的位置,将所述沉管下沉;当所述沉管的第二端接触到所述工程桩时,随着所述沉管的继续下沉,所述承重杆在土体挤压下沿所述斜向滑槽向上移动至所述斜向滑槽的顶部;当所述承重杆随着所述沉管下沉到所述工程桩的柱底标高位置时,随着所述沉管上拔,所述承重杆在土体及所述工程桩桩身的重力作用下自所述斜向滑槽的顶部移至所述斜向滑槽的底部;当所述沉管继续上拔时,所述承重杆托住所述工程桩的底部,进而完成所述工程桩的拔除。上述拔桩装置在应用时,根据待拔工程桩的位置,将沉管下沉,当沉管的第二端接触到拟拔除的工程桩时,承重杆在土体以及工程桩的挤压下沿着斜向滑槽向上移动并紧贴工程桩的侧面随着沉管向下移动,当承重杆下沉到工程桩底部标高的位置时,随着沉管上拔,土体及工程桩桩身的重力将承重杆沿斜向滑槽挤压至斜向滑槽的底端,即,靠近沉管第二端的位置,在沉管上拔时,承重杆托起工程桩,与沉管形成一个整体将工程桩托底拔除。上述拔桩装置通过在沉管的端部设置可以沿斜向滑槽滑动的承重杆,随着沉管沿拟拔除的工程桩的桩侧下沉到柱底后,承重杆能够滑到工程桩的底部并托柱拟拔除的工程桩的柱底,利用沉管上拔时带动承重杆上移,进而达到拔桩清障的目的,降低了拔桩过程中对桩侧土体扰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节约了加工成本,并且可以避免端部拔桩易产生断桩的风险。此外,上述拔桩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拔桩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拔桩装置的A-A位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拔桩装置的A-A位置的俯视图;图4a-4d为一实施例的拔桩装置的应用施工步骤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拔桩装置10包括沉管100、两条斜向滑槽110以及承重杆120,沉管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0a和第二端100b;两条斜向滑槽110对称开设于沉管100的内壁,斜向滑槽110自靠近第二端100b的位置朝远离第二端100b的方向延伸;承重杆120位于沉管100内部,承重杆12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斜向滑槽110内并沿斜向滑槽110滑动。上述拔桩装置10在应用时,根据待拔工程桩的位置,将沉管100下沉,当沉管100的第二端100b接触到拟拔除的工程桩时,承重杆120在土体以及工程桩的挤压下沿着斜向滑槽110向上移动并紧贴工程桩的侧面随着沉管100向下移动,当承重杆120下沉到工程桩底部标高的位置时,随着沉管100上拔,土体及工程桩桩身的重力将承重杆120沿斜向滑槽110挤压至斜向滑槽110的底部,即,靠近沉管100第二端100b的位置,在沉管100上拔时,承重杆120托起工程桩,与沉管100形成一个整体将工程桩托底拔除。上述拔桩装置10通过在沉管100的端部设置可以沿斜向滑槽110滑动的承重杆120,随着沉管100沿拟拔除的工程桩的桩侧下沉到柱底后,承重杆120能够滑到工程桩的底部并托柱拟拔除的工程桩的柱底,利用沉管100上拔时带动承重杆120上移,进而达到拔桩清障的目的,降低了拔桩过程中对桩侧土体扰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节约了加工成本,并且可以避免端部拔桩易产生断桩的风险。沉管100一般为中空管状,与拟拔除的工程桩的形状匹配。例如,当工程桩的形状为圆柱状时,沉管100的横截面也相应为圆形(如图2所示)。而当工程桩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时,选用横截面呈矩形的沉管100(如图3所示)。在拔桩的过程中,沉管100是套设于工程桩外,因此,沉管100的内径(以沉管100为圆柱筒形时为例)应该略大于工程桩的外径,以方便沉管100的下沉以及为承重杆120的移动保留一定的空间。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沉管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0a和第二端100b,在实际应用时,沉管100自第二端100b向下移动,然后套设于工程桩的外部。两条斜向滑槽110开设于沉管100的内壁,其中,斜向滑槽110的底部靠近沉管100的第二端100b,并自底部朝着远离所述第二端100b的方向延伸。斜向滑槽110的宽度与承重杆120的外径匹配,使得承重杆120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斜向滑槽110滑动。其中,斜向滑槽110底部与沉管100底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沉管10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时,两条斜向滑槽110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沉管100的内径。即,两条斜向滑槽110底端分别位于沉管100内径的两端。因此,当承重杆120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斜向滑槽110的底部时,承重杆120刚好位于沉管100底部的中心线上,当沉管100上拔工程桩时,承重杆120也刚好位于工程桩底部的中间位置,可以更稳定地承托工程桩,减小拔桩过程中的偏心力。另外,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沉管10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两条斜向滑槽110间的距离等于矩形的边长长度。当沉管100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时,对称开设于沉管100内壁的两条斜向滑槽110相互平行,并且斜向滑槽110的底端位于沉管100横截面的中心线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工程桩上拔时承重杆120刚好位于工程桩的底部,进而为工程桩提供更稳定的承托力。当沉管100下沉时,承重杆120在土体以及工程桩的挤压下沿着斜向滑槽110向上移动,直至移至斜向滑槽110的顶部,在沉管100的下沉过程中,承重杆120紧贴着工程桩的外侧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条斜向滑槽,对称开设于所述沉管的内壁,所述斜向滑槽自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承重杆,位于所述沉管内部,所述承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所述斜向滑槽内并沿所述斜向滑槽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条斜向滑槽,对称开设于所述沉管的内壁,所述斜向滑槽自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朝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承重杆,位于所述沉管内部,所述承重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所述斜向滑槽内并沿所述斜向滑槽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套设于所述承重杆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两条所述斜向滑槽间的最大距离等于所述沉管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两条所述斜向滑槽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矩形的边长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桩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辉周红兵尹晓洁沈君旗宋炜景皓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