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268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架体和设于架体上的踏板,踏板的下表面增设有传力结构,传力结构固定于架体上;传力结构包括横撑杆和纵撑杆,横撑杆和纵撑杆交错设置;通过在踏板的底部设置传力结构,将踏板上承受的力通过传力结构均化并快速传递到架体上,减少踏板内部承受的疲劳应力,达到了减少踏板由于受力过大而造成中部凹陷损坏的效果。

A support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racket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the bracket body and the pedal on the bracket body are include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edal is provided with a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and the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body; the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includes a horizontal brace and a longitudinal brace, and the horizontal brace and a longitudinal brace are interlaced through the pedal; The bottom of the pedal is equipped with a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and the force on the pedal is homogenized through the force transfer structure and transferred to the frame quickly, so as to reduce the fatigue stress inside the pedal and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middle depression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force on the ped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对隧道内高度较高的位置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站在地面上无法对其直接进行施工,这时就需要运用到支架。授权公告号为CN204609275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09月0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支架,包括由横杆和立柱组成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至少设置有一层踏板,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立柱横截面积的底座,每一个所述立柱的竖向中部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稳固杆,位于所述架体相对两侧的所述稳固杆正对设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施工人员需要脚踩在踏板上进行施工,而施工过程中会有施工器材放置于踏板上,踏板在长期使用下承受加大的疲劳荷载,会导致踏板中部凹陷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通过在踏板的底部设置传力结构,将踏板上承受的力通过传力结构均化并快速传递到架体上,减少踏板内部承受的疲劳应力,达到了减少踏板由于受力过大而造成中部凹陷损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包括架体和设于所述架体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下表面增设有传力结构,所述传力结构固定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传力结构包括横撑杆和纵撑杆,所述横撑杆和纵撑杆交错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施工人员脚踩于踏板上进行施工,踏板上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器材的重力通过设于踏板底部的传力结构进行均化,分别传递到横撑杆和纵撑杆上,并通过横撑杆和纵撑杆传递到架体上,减少了踏板上受到的疲劳荷载,也就减少了踏板内部产生的疲劳应力,减少了踏板中部凹陷而损坏的情况。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传力结构的底部增设有支撑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踏板中部位置受到的荷载直接通过传力结构传递到支撑柱上,缩短了踏板中部的荷载的传递路径,也就缩短了踏板受到荷载滞留于踏板上的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踏板中部凹陷损坏的概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于所述传力结构上的液压缸和固定于液压缸上远离传力结构一端的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与所述液压缸同轴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支架时,驱动液压缸,使承力杆向下运动直至抵紧于地面上。此时承力杆会给予踏板一个向上的预应力,使得踏板中部有向上凸起的趋势。当踏板上受到荷载时,这个预应力能够抵消一部分荷载,减小了实际作用于踏板上的荷载,从而减少踏板由于受荷载过大而凹陷损坏的情况。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承力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承力杆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踏板上的荷载传递到承力杆上后,承力杆受到的作用力再通过连接板传递到地面上。连接板加大了承力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将承力杆上的作用力扩散于连接板上再传递到地面上,减少了由于承力杆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过小而造成压强过大导致地面凹陷的情况,也就是说减少了由于地面凹陷导致支架的不稳定。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柱和所述传力结构之间夹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和踏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短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踏板上的荷载一部分通过传力结构传递到支撑柱上,另一部分通过加强短柱和夹板传递到支撑柱上,加快了踏板上的荷载的传递过程,提高了踏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减少踏板中部凹陷而损坏的情况。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架体包括立柱和设于立柱上的横梁,所述传力结构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传力结构和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斜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力构件将踏板上的荷载传递到横梁上,然后通过横梁传递给立柱,而斜撑的设置使得传力构件上受到的作用力能够通过斜撑传递到立柱上,提高了传力的效果。同时,斜撑的设置能够加强传力结构和架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撑的中部固定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上远离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靠近顶部的侧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传力结构和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架体的顶部增设有侧挡部,所述侧挡部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上增设有斜向拉杆,所述斜向拉杆上远离扶手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踏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踏板上受力过大时,一部分荷载通过斜向拉杆传递到扶手杆上,在通过扶手杆传递到架体上。在这个传力过程中,斜向拉杆受到的是拉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踏板的底部设置传力结构,踏板上承受的力通过传力结构传递上横梁上,再通过横梁传递到立柱上,达到了减少踏板由于受力过大而造成中部凹陷损坏的情况的效果;2、通过在传力构件的中部设置连接板,并在连接板底部设置支撑柱,通过液压缸调节支撑柱的长度给予踏板向上的预应力,达到了减少踏板中部凹陷损坏的情况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的竖向剖面图。图中,1、架体;11、立柱;12、横梁;2、踏板;3、传力结构;31、横撑杆;32、纵撑杆;4、夹板;41、加强短柱;5、支撑柱;51、液压缸;52、承力杆;521、连接板;6、斜撑;61、加固杆;7、侧挡部;71、竖杆;72、扶手杆;8、斜向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1和固定于架体1底部的踏板2。架体1包括四根立柱11和四根固定于立柱11上的横梁12。使用时,施工人员脚踩于踏板2上进行施工。参照图1,踏板2的底部增设有传力结构3,传力结构3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且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的两端均固定于横梁12的侧面上。结合图2,传力结构3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夹板4,夹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两根对称布置的加强短柱41,加强短柱41的顶部固定于踏板2的下表面。夹板4下表面的中心固定有支撑柱5;支撑柱5包括连接于连接板521上的液压缸51,液压缸51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承力杆52,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与其垂直设置的连接板521。当液压缸51的活塞杆伸长时,承力杆52向下运动直至连接板521抵紧于地面上,用以支撑传力结构3和踏板2;当液压缸51的活塞杆缩短时,承力杆52向上运动,方便支架的移动。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传力结构3和架体1之间的传力效果,传力结构3的底部和立柱11之间增设有斜撑6,斜撑6的中点上固定有加固杆61,加固杆61上远离斜撑6的一端固定于立柱11靠近顶部的侧面上。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部提高踏板2的受力强度,架体1的顶部设有四个侧挡部7,侧挡部7和踏板2之间设有两根斜向拉杆8,两根斜向拉杆8对称设置。侧挡部7包括连接于横梁12上表面的两根竖杆71和固定于竖杆71上的一根扶手杆72。当施工人员脚踩于踏板2上进行施工时,侧挡部7能够对踏板2的四侧进行限位,对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包括架体(1)和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的下表面增设有传力结构(3),所述传力结构(3)固定于所述架体(1)上;所述传力结构(3)包括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所述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包括架体(1)和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的下表面增设有传力结构(3),所述传力结构(3)固定于所述架体(1)上;所述传力结构(3)包括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所述横撑杆(31)和纵撑杆(32)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结构(3)的底部增设有支撑柱(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包括固定于所述传力结构(3)上的液压缸(51)和固定于液压缸(51)上远离传力结构(3)一端的承力杆(52),所述承力杆(52)与所述液压缸(51)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杆(52)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板(521),所述连接板(521)垂直于所述承力杆(52)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芳孟奇章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同风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