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智能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12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气动智能电梯。

Pneumatic intelligent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neumatic intelligent elevator, including an elevator rack, a car and a lifting device accommodated in the elevator rack. The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igh-pressure fan and an air bag connected with the high-pressure fan. The ca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air ba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elevator rack. The high pressure fan controls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airbag to drive the car up and dow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neumatic intelligent elevator with small occupied space,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智能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智能电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在结构上通常包括四大空间、八大系统,四大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八大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现有的电梯占用的空间较大,井道尺寸要求高,且生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智能电梯,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气动智能电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能够轴向折叠的折叠部,所述轿厢设于所述折叠部的顶端,所述折叠部远离所述轿厢的底端设有气口,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高压风机通过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气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气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折叠部并轴向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定所述气囊垂直于轴向的伸展运动;且/或所述气囊还设于所述气口的气管接头,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气口连通。优选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气管、及接触开关,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口连通,所述电磁转换阀设于所述气管,所述电磁转换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气管,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轿厢,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转换阀连接。优选地,所述轿厢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上盖板或者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均设有至少二开口直线轴承,所述电梯架包括至少二圆管,每一圆管对应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一开口直线轴承,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沿所述圆管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每一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每一圆管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气囊和所述轿厢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气囊远离所述轿厢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板上。优选地,所述气动智能电梯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设于所述电梯架的顶部,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电机可转动连接的绞盘、缠绕于所述绞盘上的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刹车电机驱动所述绞盘带动所述连接线放线或者收线,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轿厢升降。优选地,所述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控制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刹车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轿厢,并用于探测所述轿厢的移动速度。优选地,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电梯外框架,所述电梯外框架设有对应各楼层的层门、及设于所述层门上的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主控装置、及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自动识别器,所述自动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的人体特征。优选地,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远控装置,所述远控装置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开锁或者解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轿厢连接于气囊的一端,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梯架的底壁,高压风机控制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轿厢升降。当轿厢需要上升时,高压风机向气囊充气,使得气囊膨胀,从而推动轿厢上升;而当轿厢需要下降时,高压风机向气囊抽气,使得气囊收缩,从而带动轿厢下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动智能电梯无需对重装置、无需井道,大大减少电梯成本,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采用气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绿色环保,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气动智能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的剖视图;图6为图2的B-B的剖视图;图7为图3的C-C的剖视图;图8为图3的D-D的剖视图;图9为图4的E-E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动智能电梯100。请参阅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该气动智能电梯100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34、及与高压风机34连接的气囊31,轿厢连接于气囊31的一端,气囊31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梯架的底壁,高压风机34控制气囊31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轿厢升降。高压风机34的输送的风力达到100mbar至200mbar之间;气囊31采用橡胶、塑胶与化纤等材料复合的编织布料不仅防水、耐油酸、耐磨损,制成气囊31后还具有抗高强气压的能力,这些复合布料能抗0.4mbar以上的气压,即气囊31所能承受的压力是高压鼓风机输出气压的20-40倍,即使是满载荷500kg总重的轿厢也只需100mbar左右的气压就可被轻松快捷的推起,在正常工作状态和额定的工作期限内始终都不会被风力挤压破。具体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35、气管36、及接触开关37,气管36的一端与高压风机34连通,另一端与气口311连通,电磁转换阀35设于气管36,电磁转换阀35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气管36,接触开关37设于轿厢,接触开关37与电磁转换阀35连接。电梯架内设有相对于各楼层的触发件,当高压风机34启动,高压风机34通过电磁转换阀35和气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能够轴向折叠的折叠部,所述轿厢设于所述折叠部的顶端,所述折叠部远离所述轿厢的底端设有气口,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高压风机通过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气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折叠部并轴向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定所述气囊垂直于轴向的伸展运动;且/或所述气囊还设于所述气口的气管接头,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气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气管、及接触开关,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口连通,所述电磁转换阀设于所述气管,所述电磁转换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气管,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轿厢,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转换阀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上盖板或者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均设有至少二开口直线轴承,所述电梯架包括至少二圆管,每一圆管对应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一开口直线轴承,使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庚厚欧阳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多多加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