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00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属于污染水治理领域,包括安装在安装杆下方的净化机构,净化机构包括由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交替搭接形成的沉淀过滤墙以及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之间的微生物氧化网,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顶端均设有浮体,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边均转动连接于防护后板上,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通水孔,防护后板的中部设有纵向的转轴,防护后板两侧顶端均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安装杆上,且位于沉淀过滤墙左右两侧的滑动件固定在安装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水体的治理较为全面且不影响行船和泄洪,能对水体进行沉淀和微生物氧化,并能有效防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障微生物氧化功能的稳定性。

A decontamination device for polluted river in situ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rifying device for in-situ treatment of polluted river cours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lluted water treatment, including a purifying mechanism installed under a mounting rod. The purif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edimentation filter wall formed by alternately overlapping a protective front plate and a protective rear plate, and a microbial oxidation network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protective rear plates. The front panel and the top of the rear panel are equipped with floating bodies.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ont panel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rear panel. Water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ont panel. Longitudinal rotating shaft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ear panel. The top of both sides of the rear panel are connected to the installation rod through sliding pieces and are located on the sedimentation filter wall. The sliding part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fixed on the mounting rods. The invention ha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water body and does not affect boating and flood discharge, can carry out sedimentation and microbial oxidation of water body,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microbial oxid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水治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原本具有净化功能的河流丧失功能,大量城市河流演变为雨洪通道,甚至下水道。这是城市基础设施缺乏,管网不完善的集中体现,最终造成城市水体大量污染,周边环境明显恶化。城市河流的水流,在非洪水期,水流污染主要是生活排污和排泄物,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属于微污染水体。现有的净化技术,在河道整体宽度布设净化系统,达到一定净化效果,但不利于船只通行和洪水期的泄洪,而洪水期由于水流量大增,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水质相对较好,此时河道应充分发挥的是泄洪的功能,洪水期的水流量大增还有冲毁净化系统的风险;也有零星布置一些净水设备的,但净化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保证城市河流在非洪水期的微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净化系统一般包括沉淀模块、微生物氧化模块及水生动植物净化模块,其中微生物氧化模块在应用中,若水体流速较快,则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且长成的微生物易被冲击流失,导致微生物氧化功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其对水体的治理较为全面且不影响行船和泄洪,能对水体进行沉淀和微生物氧化,并能有效防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障微生物氧化功能的稳定性。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包括设于水平河道宽度方向上的两根安装杆及安装在安装杆下方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交替搭接形成的沉淀过滤墙以及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之间的微生物氧化网,所述防护前板位于沉淀过滤墙迎向水流方向的前侧面上,防护后板位于沉淀过滤墙迎向水流方向的后侧面上,所述防护前板为由上至下渐小的弧形板,所述防护后板为由上至下渐大的弧形板,且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的内弧侧相对设置,所述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边均转动连接于防护后板的内弧面上,且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位于防护后板内弧侧的部分上设有通水孔,所述防护后板的左右两侧边的上下端均通过弹簧连接到防护前板的内弧面上,所述防护后板在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沿防护后板纵向截面延伸的转轴;所述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顶端均设有浮体,所述防护后板两侧顶端均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安装杆上,且位于沉淀过滤墙左右两侧的滑动件固定在安装杆上;所述沉淀过滤墙迎向水流方向的前方设有曝气装置,所述微生物氧化网固定在防护前板的内弧面上;两根所述安装杆的相近端相碰触,相远端位于两侧河岸上,所述河岸上设有安装杆向相应河岸上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均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防护前板的上面板滑动安装于下面板外弧侧,所述防护前板的上面板滑动安装于下面板内弧侧,所述防护前板的上面板和防护前板的下面板的内弧侧均设有供相应的另一面板上下滑动的滑轨。在重力作用下,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的下端接触河道底部,而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顶端的浮体受到浮力拉动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上端始终位于水面处,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即实现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自动适应不同深度的河道,应用价值更高。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净化机构的相近侧分别设有固定在沉淀过滤墙上的阻挡板。当两组所述净化机构各自缩短长度时,阻挡板可将底部沉积的垃圾推向河岸侧,以便于打捞清理。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氧化网为由上至下渐小的柱体框架。因为防护前板的结构为上大下小,而防护后板的结构为上小下大,则微生物氧化网存在的空间结构为上大下小,为了更充分的利用空间,而将微生物氧化网的结构设为由上至下渐小。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杆底部并沿安装杆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及设于安装杆位于河岸的一端下方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由正反转电机驱动,所述齿轮的两侧均设有夹持与安装杆两侧的限位块。当需要缩短沉淀过滤墙的长度时,启动正反转电机,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使齿条带动安装杆向河岸侧移动;启动正反转电机反向转动,即可使齿条带动安装杆反向移动,而实现沉淀过滤墙的复位。限位块可保证安装杆的水平移动,防止发生偏移。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有的沉淀过滤墙由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交替搭接形成,防护前板为由上至下渐小的弧形板,防护后板为由上至下渐大的弧形板,且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的内弧侧相对设置,当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位于防护后板内弧侧的部分上设有通水孔。则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均由上至下沿水流方向倾斜,当水体冲击在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时,通水孔可供水体通过,而水体中含有的较大的固体垃圾会堆积于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前方的下端,实现较大固体垃圾的沉淀,便于后续统一打捞清理。且防护后板的左右两侧边的上下端均通过弹簧连接到防护前板的内弧面上,可保证通水孔所在区域对应的防护前板和防护后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间,进而可保障水体流动的通路。(2)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氧化网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之间并固定在防护前板的内弧面上,沉淀过滤墙迎向水流方向的前方设有曝气装置,可使水体在流向沉淀过滤墙前得以富氧,富氧的水体能满足微生物氧化网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求。由上述可知水体只能从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位于防护后板内弧侧的部分上的通水孔流向微生物氧化网,水体速度被降低,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且长成的微生物不易被冲击流失,进而使微生物的氧化功能得以保障并维持稳定。(3)所述防护前板的左右两侧边均转动连接于防护后板的内弧面上,防护后板在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沿防护后板纵向截面延伸的转轴,防护后板两侧顶端均通过滑动件滑动连接在安装杆上,且位于沉淀过滤墙左右两侧的滑动件固定在安装杆上,河岸上设有安装杆向相应河岸上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杆向相应河岸上水平移动,会对沉淀过滤墙的长度方向产生挤压,导致防护后板在转轴处发生向内弧侧的对折趋势移动,导致沉淀过滤墙的长度向河岸侧缩短,则河道中部慢慢打开,可允许行船和泄洪;且防护后板于连接防护前板的位置发生转动,防护后板的两侧边压缩弹簧,缩小通水孔后侧空间,进一步对水体进行减速,则泄洪不会对微生物产生冲击,并能更多的保护微生物。综上,本专利技术对水体的治理较为全面且不影响行船和泄洪,能对水体进行沉淀和微生物氧化,并能有效防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障微生物氧化功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沉淀过滤墙1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护前板,2-防护后板,3-通水孔,4-弹簧,5-转轴,6-浮体,7-滑动件,8-曝气装置,9-微生物氧化网,10-沉淀过滤墙,11-上面板,12-下面板,13-滑轨,14-阻挡板,15-齿条,16-齿轮,17-正反转电机,18-限位块,20-河道,30-安装杆,40-河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水平河道宽度方向上的两根安装杆30及安装在安装杆30下方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交替搭接形成的沉淀过滤墙10以及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2之间的微生物氧化网9,所述防护前板1位于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前侧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水平河道(20)宽度方向上的两根安装杆(30)及安装在安装杆(30)下方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交替搭接形成的沉淀过滤墙(10)以及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2)之间的微生物氧化网(9),所述防护前板(1)位于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前侧面上,防护后板(2)位于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后侧面上,所述防护前板(1)为由上至下渐小的弧形板,所述防护后板(2)为由上至下渐大的弧形板,且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的内弧侧相对设置,所述防护前板(1)的左右两侧边均转动连接于防护后板(2)的内弧面上,且防护前板(1)的左右两侧位于防护后板(2)内弧侧的部分上设有通水孔(3),所述防护后板(2)的左右两侧边的上下端均通过弹簧(4)连接到防护前板(1)的内弧面上,所述防护后板(2)在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沿防护后板(2)纵向截面延伸的转轴(5);所述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顶端均设有浮体(6),所述防护后板(2)两侧顶端均通过滑动件(7)滑动连接在安装杆(30)上,且位于沉淀过滤墙(10)左右两侧的滑动件(7)固定在安装杆(30)上;所述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前方设有曝气装置(8),所述微生物氧化网(9)固定在防护前板(1)的内弧面上;两根所述安装杆(30)的相近端相碰触,相远端位于两侧河岸(40)上,所述河岸(40)上设有安装杆(30)向相应河岸(40)上水平移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河道原位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水平河道(20)宽度方向上的两根安装杆(30)及安装在安装杆(30)下方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交替搭接形成的沉淀过滤墙(10)以及设于每相邻两防护后板(2)之间的微生物氧化网(9),所述防护前板(1)位于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前侧面上,防护后板(2)位于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后侧面上,所述防护前板(1)为由上至下渐小的弧形板,所述防护后板(2)为由上至下渐大的弧形板,且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的内弧侧相对设置,所述防护前板(1)的左右两侧边均转动连接于防护后板(2)的内弧面上,且防护前板(1)的左右两侧位于防护后板(2)内弧侧的部分上设有通水孔(3),所述防护后板(2)的左右两侧边的上下端均通过弹簧(4)连接到防护前板(1)的内弧面上,所述防护后板(2)在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沿防护后板(2)纵向截面延伸的转轴(5);所述防护前板(1)和防护后板(2)顶端均设有浮体(6),所述防护后板(2)两侧顶端均通过滑动件(7)滑动连接在安装杆(30)上,且位于沉淀过滤墙(10)左右两侧的滑动件(7)固定在安装杆(30)上;所述沉淀过滤墙(10)迎向水流方向的前方设有曝气装置(8),所述微生物氧化网(9)固定在防护前板(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凡余丹妮张钰赵晨晨吴金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