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蒸汽室和设置有独立加热元件的家用蒸汽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91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蒸汽熨斗,其包括熨烫元件或底板和蒸发元件或蒸发器,该蒸发元件或蒸发器由与熨斗一体地结合的储水室供给水,并包括产生蒸汽的蒸汽室,蒸汽通过蒸发器的前端开口从底板通过并从在底板内形成的孔逸出;该蒸发器还包括分别用于底板和蒸发器的底板加热元件和蒸发器加热元件;用于调节底板和蒸发器各自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和与底板和蒸发器相连、各对应于底板和蒸发器的底板热熔丝和蒸发器热熔丝,其中蒸汽室设置有后出口,所述后出口通过一对深通道与蒸发器的前端开口相连通,所述通道与蒸发器一体地结合并沿蒸汽室本身的侧边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标准结构的家用蒸汽熨斗的底板,所述蒸汽熨斗的标准结构包括与待熨衣物接触的熨烫元件或底板;还包括蒸发器或蒸汽发生装置,该蒸发器或蒸汽发生装置被供给有来自储水装置的水,所述储水装置一体地结合于熨斗内,并包括其中产生蒸汽的蒸汽室。由蒸汽室产生的蒸汽从前端开口流到底板上,并从位于底板内的多个孔逸出,蒸发室还包含有位于底板和蒸发器上的加热元件,它们分别恒温地保持底板和蒸发器的温度,并且分别具有与底板和蒸发器相连的热熔丝。本附属专利涉及标准结构的家用蒸汽熨斗的底板,所述蒸汽熨斗的标准结构包括由层压不锈钢覆膜或其他合适材料作为与待熨衣物接触的部件的熨烫元件或底板;还包括蒸发器或蒸汽发生器部件,该蒸发器或蒸汽发生器部件具有来自位于熨斗内容器的水,并包括其中产生蒸汽的蒸汽室,所述蒸汽在所述蒸汽室中产生并穿过蒸发器上的前端开口到达底板,然后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孔逸出到外界;该蒸发器或蒸汽发生器部件还包括,正如其名称所表示的、分别对应于底板和蒸发器的底板和蒸发器加热元件;还包括用于调节底板和蒸发器温度的恒温控制调节装置;和分别与底板和蒸发器相连的底板热熔丝和蒸发器热熔丝。
技术介绍
在第一代家用蒸汽熨斗中,产生蒸汽所需的加热由用于加热底板的相同加热元件提供。这种家用蒸汽熨斗的操作温度在100℃~200℃的范围内。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且接近100℃时,蒸汽是不饱和的,由于其接近液态和气态之间的极限,但仍然包含相当比例的液相,并且其中的一部分气相只要温度稍微降低即可变成液相,因此其被称为“湿蒸汽”。相反的是,当温度升高时即可获得被称为“干蒸汽”饱和度更高的水蒸汽(大约120℃以上),此时液相变得更不明显。在所述温度范围内的更高温度水平下,气相变得更加稳定,并且,为了回到液相,需要有温度的明显降低。由于以上所述,在实际熨烫操作时,在所述温度范围的该更高温度水平下的操作不会出现问题,能很好地提供“干蒸汽”,熨斗本身的高温适合于正在熨烫的织物,并且衣物也因而不会受到任何损害。然而,当织品和衣物需要熨烫时,熨烫元件的温度必须处于所述工作温度范围的下限。当此熨烫元件和蒸发器室仅由一个加热元件加热时,结果是熨烫过程所产生的蒸汽为“湿蒸汽”。结果,熨烫过程中会产生水滴而将衣物弄湿从而损害和降低熨烫的质量。当蒸汽排放口周围的熨烫装置冷却时,这种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排放的蒸汽温度和熨烫元件的温度非常接近,这种冷却现象非常明显。目前,新一代家用蒸汽熨斗已问世,其中除了常规家用蒸汽熨斗所具有的熨烫元件、加热元件和恒温元件之外,底板本身与独立的蒸发器装置相结合,该蒸发器装置与蒸汽室一体地结合,所述蒸汽室具有与家用熨斗储水室相连的供水槽,蒸汽室内设置有其自身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具有其自身的、用于调节蒸汽室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的独立蒸发装置具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供蒸汽流入熨烫元件的对应入口相连,以便为蒸汽提供流向排气口的正确通道。在此方式下,蒸汽的产生就与熨烫元件保持热独立,并可在任何温度下为熨斗提供干蒸汽,改善滴水效应,并且使熨烫元件可以在更低温度(但仍高于100℃)下工作,从而改善熨烫质量。然而,这种家用蒸汽熨斗仍存在需要修改和改进的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会沉积水垢,由于缺少用于使蒸汽通过的可用管道和/或缺少或欠缺对蒸汽携带的石灰残渣进行过滤的装置,因而水垢会逐渐堵塞蒸汽与底板中排气孔之间的通道。另一个问题在于解决作为彼此相连的独立装置的蒸发器和底板之间的蒸汽通道的方式。对此,已知的方法是使用黄铜接头,其中黄铜接头各端同时与蒸发器和底板相连,在每个连接点与环形的外围硅树脂垫圈相结合。可以设想,这种组装方式中,铜盖和硅树脂垫圈配合得不好,处于一种不均匀的方式。另一个问题在于底板和蒸发器的温度控制有赖于不够灵敏、响应时间较长的温度调节装置的存在。这种温度调节器导致连续滴水,即使滴水较少,熨烫可靠性也仍然令人不满意。另一常见问题是底板上的蒸汽排放口分布在底板的整个长度上,即使它们仅仅是靠近底板的侧边。这意味着在使用蒸汽熨烫衣物时,熨后的衣物仍然是潮湿的,这对熨烫精细面料的衣物而言是不希望的。我们在此考虑的本附属专利的专利技术的内容,究其自身而言,是在专利P-200102469中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其中涉及相应于上述一般形式的家用蒸汽熨斗,因为它包括如图1所示的蒸汽室和底板,蒸汽室和底板之间成这样的比例关系一方面,第一宽度约为第二宽度的一半,另一方面,蒸汽室的侧边基本为直线并从底板边缘彼此逐渐集中到底板边缘的一点上。一个改进在于,本附属专利的一个目的具体涉及提供一种蒸汽室和底板之间不同的相对几何形状。关于本附属专利的另一个目的,即所述专利200400197的另一个特征,是从所述蒸汽室到底板的蒸汽通道由一段水平管道实现。本附属专利的另一个目的涉及蒸汽室的独特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蒸汽室具有与蒸发器的前端开口通过一对深通道相连通的后出口,所述深通道一体地结合到蒸发器内并沿蒸汽室自身的侧边延伸。由于通道更深的深度以及提供了两个通道而不是一个,这种解决方案使得用于蒸汽循环的通路部分的尺寸有相当大的增大。同时,具有两个通道为蒸汽循环提供了一种选择,确保当一个通道被阻塞或受到一定限制等可能情况发生时使蒸汽循环能朝着底板进行。但为了保证在蒸发器和底板之间没有障碍而使蒸汽能更好的循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蒸汽室后出口由筛网封闭,所述筛网不能移动,并具有比在所述前端开口的通路部分和所述通道部分适当地小的通路筛网。由于蒸汽室的出口在后面,并且蒸汽必须沿蒸发器的长度方向流到其前端开口,这就减少了阻塞的危险,并使整个蒸发器的上方可以为同一温度,因而确保了只有蒸汽离开此室内而不是蒸汽和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蒸发器的前端开口包括被制为蒸发器本身内的单个部件的管道,所述管道能够开槽于底板内的相应孔中。该管道与外部的固定防水垫圈相结合,所述垫圈在所述蒸发器和底板之间起作用,并且是由适于在压力和高温环境下作业的材料制成。根据这一方案,仅设置一个并不是起压缩件作用而是起分隔器作用的垫圈。因此,这种设置使用由氟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垫圈,所述氟弹性体材料在受压时比硅树脂表现更好,并且还非常耐高温。而且,蒸发器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是直接的(不需要使用任何额外的连接件,而黄铜接头却需要使用额外的连接件),并且更能承受熨烫动作和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底板和蒸发器的恒温温度调节装置由一级和二级热探测器组成。预计使用的热探测器为NTC(也即被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具有很高灵敏度,与目前使用的传统热敏电阻相比具有迅速的响应时间。热探测器的这些特性提供了更高的工作精度和效率,与其他已知的家用蒸汽熨斗相比表现出更好的熨烫质量。在这种连接中,应该说借助于插入串联地连接到蒸发器上的第三备用温度调节装置的做法已为人所知。因为如果蒸发器的主温度调节装置的响应延迟,每次起动微型泵时,即水进入时,就有必要将该温度调节装置短路并且立即操作蒸发器的加热元件,否则就不是所有的水都被蒸发,而是得到的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然而,NTC探测器有利地用作这两种现有温度调节装置(正常的和附属备用的)的替代物。另一方面,NTC探测器的使用使得熨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具有蒸汽室和独立加热元件的家用蒸汽熨斗,特别是下述家用蒸汽熨斗:该家用蒸汽熨斗包括熨烫元件或底板(1),该熨烫元件或底板与待熨衣物相接触;蒸发元件或蒸发器(2),所述蒸发元件或蒸发器被供给来自储水室的水,所述储水室在熨斗内部与未示出的标准微型泵结合;所述蒸发元件或蒸发器包括其中产生蒸汽的蒸汽室(3),所述蒸汽从蒸发器(2)的前端开口(4)穿过底板(1)并从形成于底板(1)上的孔(17)逸出;还包括分别用于底板(1)和蒸发器(2)的底板加热元件(5)和蒸发器加热元件(6);分别用于调节底板(1)和蒸发器(2)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和对应于底板(1)和蒸发器(2)的底板热熔丝(9)和蒸发器热熔丝(1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室(3)设置有后出口(11),所述后出口通过一对深通道(12)与蒸发器(2)的前端开口(4)相连通,所述一对通道(12)一体地结合在蒸发器(2)内并共同沿蒸汽室(3)本身的侧边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维尔阿尔代莱萨加
申请(专利权)人:切拉亚安帕冉扎伊加尔多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ES[西班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