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驱动转印印戳及电磁辅助转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柔性电子制备方面基于电磁驱动的转印技术,包括一种电磁驱动转印印戳和电磁辅助转印方法,可用于柔性电子微纳元器件的有序组装。
技术介绍
基于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集成器件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等优点,在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是现代信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柔性电子器件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刚性的无机集成器件难以承受大变形,不适合与人体等柔软、非平面组织进行集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柔性电子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利用力学结构设计的方法,将无机半导体材料与柔性基体(一般为高分子材料)巧妙地结合,成功实现了整体器件的可弯曲及可延展。无机半导体元件的生长和加工往往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而柔性基底无法承受高温。因此,需要采用转印方法将功能单元从传统的生长基体转移到柔性基体。现有的转印方法主要有运动控制转印、剪切辅助转印、激光辅助转印、软印戳表面引入微结构、基于智能材料的转印等。这些转印方法的工作机理是借助于印戳的材料特性,结构和载荷特点来调控界面粘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驱动转印印戳,其特征在于:在高聚物印戳基体上制作梯形空腔,形成印戳主体,梯形空腔内部充满液体,顶部由磁性复合薄膜密封,梯形空腔底部为印戳空腔底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驱动转印印戳,其特征在于:在高聚物印戳基体上制作梯形空腔,形成印戳主体,梯形空腔内部充满液体,顶部由磁性复合薄膜密封,梯形空腔底部为印戳空腔底膜。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转印印戳实现的电磁辅助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电磁驱动印戳1底部与赠体9上的电子元器件7接触,使得电磁驱动印戳1底部空腔6与电子元器件7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步骤2:向电磁驱动印戳1施加向上的电磁场10,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得空腔顶部磁性复合薄膜3发生上凸弯曲变形;然后磁性复合薄膜3驱动空腔底膜4发生上凸弯曲变形;这样减小了底部空腔6电子元器件7之间密闭空间的压强,使得电磁驱动印戳1完成对电子元器件7的吸附,实现上墨的过程;上墨过程中,电磁驱动力ΔP和空腔底膜4变形的最大位移值wbot的关系为:式中,h为薄膜的厚度,R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庆民,陈福荣,周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