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猛专利>正文

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55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体、弹性复位件、源动轮系、搓背体以及软轴,其中,所述脚踏体具有底座和脚踏板;所述源动轮系包括圆弧齿条和齿轮轴;所述搓背体包括安装部和搓背部,所安装部与所述搓背部内部设为空腔结构;所述搓背部表面安装有搓背巾;脚踏板将能量传递到源动轮系,源动轮系通过软轴将能量传递到搓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搓背力度足,使用过程不耗电,背部接触面无死角,不发出类脚踏气泵式搓背器噪音等优点。

Pedal type back rubb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edal-type backrubb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edal body, an elastic reset part, an active gear train, a backrubbing body and a soft shaft are included, wherein the pedal body has a base and a pedal; the active gear train comprises an arc rack and a gear shaft; and the backrubbing body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part and a backrubbing part, where the backrubbing body is installed. The mounting part and the rubbing back are internally arranged with a cavity structure; the rubbing back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ing backcloth; the foot pedal transfers energy to the driving gear train, and the driving gear train transfers energy to the rubbing back assembly through a flexible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back rubbing force, no power consumption in the use process, no dead angle on the back contact surface, and no noise from the pedal-like air pump type back rubber,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式搓背器
本技术涉及浴室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脚踏式搓背器。
技术介绍
在洗澡时,人们通常用浴巾或者搓背巾用来搓去背上的污泥,这样总是使得搓背成为一种力气活,用传统搓澡巾很难将背上的污泥搓掉,尤其是老年人或者肩周炎患者很难自己轻松的完成搓澡动作。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搓背器,有的采用电动,有的采用水动,还有的采用脚踏气泵作为动力来源。对于电动搓背器来说,在其使用时会与属于强电解质的洗澡水接触,虽然采用的是干电池供电,不危险,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路还是会会短路烧坏,整个搓背器报废;对于水动搓背器来说,由于家用的洗澡水水压力通常不大,进而整个搓背器的原动力不足,搓背按效果不好;对于脚踏气泵来说,由于在脚踏充气和放气时。气嘴与洗澡水接触会发出刺耳噪音,影响使用者的心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具有搓背力度足,背部接触面无死角,使用过程不耗电,不发出类脚踏气泵式搓背器噪音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包括:脚踏体,具有底座和脚踏板,所述底座与所述脚踏板铰接;弹性复位件,卡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脚踏板之间;源动轮系,包括圆弧齿条和齿轮轴,所述圆弧齿条安装在所述脚踏板背部,所述齿轮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圆弧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轴伸出所述脚踏体一端设为第一安装端;搓背组件,所述搓背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搓背部,所述搓背部下端设有第二安装端,且所述搓背部上端外边沿和下端外边沿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软轴,所述软轴两端包括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的形状相对应,且相套设;脚踏板将能量传递到源动轮系,源动轮系通过软轴将能量传递到搓背部,带动所述搓背部转动。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圆弧齿条的圆弧圆心与所述脚踏体铰接处轴线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端形状为第一六棱柱,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一六棱柱相配合的第一六棱孔,所述第二安装端为第二六棱孔,且所述第二配合端为与所述第二六棱孔相配合的第二六棱柱。优选地,所述搓背部内部为空心密封结构,且所述搓背部外表面套设有搓背巾,所述搓背巾系紧在所述搓背部外边面。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L形设置,且所述安装座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座呈L形设置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底部均设有第一钕铁硼磁铁。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一端设有真空吸盘,另一端设有第二钕铁硼磁铁,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第二钕铁硼磁铁与所述第一钕铁硼磁铁的吸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盘与浴室墙面吸合,以将所述搓背组件固定在浴室墙面。优选地,所述脚踏体和所述搓背组件以及软轴各部分以及外壳均采用防水材料。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圆弧齿条及齿轮将脚踏所产生的能量转换为转动能,再通过软轴将转动能传到搓背组件带动搓背部转动,搓背部为转动的圆柱结构,背部接触面无死角,整个搓背器结构简单采用防水材料,既避免了电池式搓背器的易损坏的缺点,又避免了水动式搓背器动力不足的问题,还避免了脚踏泵式搓背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导致消费者不能方便顺利的搓背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脚踏式搓背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各配件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脚踏体11底座12脚踏板13螺旋弹簧14源动轮系141圆弧齿条142齿轮轴1421第一六棱柱2搓背组件21安装部211安装座2111通孔2112安装孔2113第一钕铁硼磁铁212安装杆2121真空吸盘2122第二钕铁硼磁铁22搓背部221第二六棱孔222搓背巾3软轴31第一六棱孔32第二六棱柱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踏式搓背器的一实施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3,所述脚踏式搓背器包括:脚踏体1,具有底座11和脚踏板12,所述底座11与所述脚踏板12铰接;弹性复位件13,卡接在所述底座11和所述脚踏板12之间;源动轮系14,包括圆弧齿条141和齿轮轴142,所述圆弧齿条141安装在所述脚踏板12背部,所述齿轮轴142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与所述圆弧齿条141啮合,所述齿轮轴142伸出所述脚踏体1的一端设为第一安装端1421;搓背组件2,所述搓背组件2包括安装部21和搓背部22,所述搓背部22下端设有第二安装端221,且所述搓背部上端外边沿和下端外边沿与所述安装部21转动连接;软轴3,所述软轴两端包括第一配合和端31和第二配合端32,所述第一配合端31和所述第二配合端32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端1421和所述第二安装端221的形状相对应,且相套设;脚踏板12将能量传递到源动轮系14,源动轮系14通过软轴3将能量传递到搓背部22,带动所述搓背部22转动。通过圆弧齿条141及齿轮轴142将脚踏所产生的能量转换为转动能,再通过软轴3将转动能传到搓背部22,整个搓背器结构简单采用防水材料,既避免了电池式搓背器的易损坏的缺点;又避免了水动式搓背器动力不足的问题,还避免了脚踏泵式搓背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导致消费者不能方便顺利的搓背的问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弹性复位件13为螺旋弹簧13。弹性复位件13为螺旋弹簧13,使得每次踩下脚踏板时,脚踏板能够及时复位,使得脚踏板能够及时复位,使得搓背体能够连续运转。当然所述弹性复位件13也可以为板簧,本实施例中仅以螺旋弹簧13为例。所述圆弧齿条141的圆弧圆心与所述脚踏体1铰接处轴线重合。这样的设置使得脚踏的力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体,具有底座和脚踏板,所述底座与所述脚踏板铰接;弹性复位件,卡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脚踏板之间;源动轮系,包括圆弧齿条和齿轮轴,所述圆弧齿条安装在所述脚踏板背部,所述齿轮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圆弧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轴伸出所述脚踏体一端设为第一安装端;搓背组件,所述搓背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搓背部,所述搓背部下端设有第二安装端,且所述搓背部上端外边沿和下端外边沿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软轴,所述软轴两端包括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的形状相对应,且相套设;脚踏板将能量传递到源动轮系,源动轮系通过软轴将能量传递到搓背部,带动所述搓背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体,具有底座和脚踏板,所述底座与所述脚踏板铰接;弹性复位件,卡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脚踏板之间;源动轮系,包括圆弧齿条和齿轮轴,所述圆弧齿条安装在所述脚踏板背部,所述齿轮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圆弧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轴伸出所述脚踏体一端设为第一安装端;搓背组件,所述搓背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搓背部,所述搓背部下端设有第二安装端,且所述搓背部上端外边沿和下端外边沿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软轴,所述软轴两端包括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的形状相对应,且相套设;脚踏板将能量传递到源动轮系,源动轮系通过软轴将能量传递到搓背部,带动所述搓背部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螺旋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齿条的圆弧圆心与所述脚踏体铰接处轴线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式搓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形状为第一六棱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猛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