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汽熨烫过程期间用于控制熨烫温度的方法和相应的蒸汽熨斗技术

技术编号:187048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蒸汽熨斗组件(1)包括蒸汽熨斗(10)、蒸汽生成器(20)和储水器(30)。此外,提供泵(40)用于将水从储水器(30)泵送到蒸汽生成器(20)。在蒸汽生成器(20)内水加热为蒸汽。引导生成的蒸汽通过蒸汽熨斗(10)到待熨烫的物品。蒸汽熨斗(10)包括具有用于接触待熨烫的物品的接触表面(12)的底板(11)。在整个完整的蒸汽熨烫过程中底板(11)的温度保持在例如110摄氏度的相对地低的程度,而熨烫温度的变化基于供给的蒸汽的温度的变化获得。作为这些因数的结果,降低了待熨烫的物品被烫焦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蒸汽熨烫过程期间用于控制熨烫温度的方法,其中应用了具有用于接触待熨烫物品的底板的蒸汽熨斗和用于生成蒸汽的蒸汽生成器。蒸汽熨烫过程的目的是去除例如衣服或窗帘的织物物品的皱褶。在蒸汽熨烫过程中,通过热板将织物物品平整,同时向物品施加蒸汽以湿润物品,以此提高熨烫过程的去除皱褶的效果。为执行蒸汽熨烫过程的目的开发了蒸汽熨斗。常规的蒸汽熨斗包括底板,底板具有用于接触待熨烫物品的接触表面,还包括用于容纳多种蒸汽熨斗的其他部件的壳体。底板包括用于在蒸汽熨斗运行期间生成蒸汽的蒸汽室的底部分。提供了用于覆盖底板且封闭蒸汽室的覆盖件。底板进一步包括典型的U形管状加热元件,它用于在蒸汽熨斗运行期间加热底板和蒸汽室。当加热蒸汽室时,在蒸汽室内的水转化为蒸汽。为导出蒸汽的目的,在底板内布置了与蒸汽室连通的蒸汽开口。在前面段落中描述的常规蒸汽熨斗运行期间,加热元件被触发且将水供给到蒸汽室。在加热元件所供给的热的影响下,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增加同时在蒸汽室内呈现的温度也增加。作为结果,供给到蒸汽室的水被转化为蒸汽。在其中应用蒸汽熨斗的熨烫过程期间,待熨烫的物品接触热的接触表面,同时通过蒸汽开口向这些物品供给蒸汽。熨烫温度,即待熨烫物品在熨烫过程期间所置于的温度需要调整到物品的织物类型是已知的事实。例如,在物品由棉制成的情况下,熨烫温度需要相对地高。通常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蒸汽熨斗的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置于大约200摄氏度。然而,为熨烫由例如聚酯制成的物品,熨烫温度应该低得多(大约150摄氏度),以避免烫焦物品。当将其中一个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底板的接触表面和蒸汽室的常规蒸汽熨斗应用于由聚酯等制成的物品的目的时,因为相对低的温度,有很大的可能并非蒸汽室内所有的水都转化为蒸汽。作为不利的结果,水滴可能从蒸汽熨斗释放且甚至可能水垢微粒与水滴一起由蒸汽熨斗喷出。在US2003/0094445中,提出了对在以上的段落中提及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此解决方案提供了蒸汽熨斗,其中蒸汽生成器的温度和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以独立的方式控制。因而提供了独立地可控制的加热元件,其中元件的一个用于加热蒸汽室且其中元件的另一个用于加热底板。此外,两个加热元件具有它们自己的温度调节装置。在如US2003/0094445中提出的蒸汽熨斗的应用期间,可以具有相对地低的熨烫温度且仍避免水滴的形成,原因是蒸汽室和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的独立性。在其中熨烫精细织物的蒸汽熨烫过程期间,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设定为相对地低使得不烫焦织物,而在蒸汽生成器内呈现的温度设定为高到使得所有在蒸汽生成器内的水被汽化,以此获得所谓的干蒸汽。虽然如US2003/0094445中建议的蒸汽熨斗具有重要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与此蒸汽熨斗有关的缺点。例如,当使用者在已熨烫了由棉制成的衬衫后决定熨烫由聚酯制成的衬衫时,他需要将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设定为较低的程度,且然后等待直至接触表面冷下来。在此情形中,不难想象的是使用者没有耐心等待需要的温度改变。只要使用者开始在过高的温度下熨烫由聚酯制成的衬衫,就可能发生衬衫的烫焦。此缺点不仅与US2003/0094445中提出的蒸汽熨斗有关,而且也与其他已知的蒸汽熨斗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发现涉及熨烫温度的改变的相对地长的时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避免蒸汽熨斗在低温度下滴落水滴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此目的通过应用在蒸汽熨烫过程期间用于控制熨烫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其中应用了具有用于接触待熨烫物品的底板的蒸汽熨斗和用于生成蒸汽的蒸汽生成器,其中要求的熨烫温度的改变基于生成的蒸汽的温度的改变获得,而将底板的温度在整个蒸汽熨烫过程中保持在预先确定的受限的温度范围内。与其中当需要改变熨烫温度时所应用的蒸汽熨斗的底板的接触表面的温度被改变的常规的蒸汽熨烫过程相反,本专利技术建议了其中熨烫温度的改变仅通过改变供给到待熨烫的物品的蒸汽的温度来获得的蒸汽熨烫过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整个完整的熨烫过程中,底板的温度不考虑需要熨烫的织物的类型而保持在大体上恒定的程度。在其中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熨烫过程的情形中,熨烫温度的改变基于供给到待熨烫的物品的蒸汽的温度的改变获得。蒸汽温度的改变的实现比底板温度的改变显著地需要更短的时间。考虑到因底板在平整待熨烫物品中起到作用所以底板是蒸汽熨斗的相对地庞大的部件的事实,此差异得以解释。至于涉及向待熨烫物体的热传递,注意的是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已进行的研究已示出蒸汽比热接触表面更有效地加热待熨烫的物品,原因是涉及到质量传递和潜热。这是为何为获得熨烫温度的变化更有利的是变化蒸汽的温度而不是变化底板的温度的另一个原因。根据本专利技术,蒸汽熨斗的底板的温度设定为在预先确定的受限的温度范围内。优选地,此范围的温度在蒸汽的冷凝温度以上,以此保证待熨烫的物品不被从蒸汽熨斗的蒸汽开口漏出的水滴沾污。在适合于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蒸汽熨斗的实施例中,使得用于设定底板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适用于保持底板的温度在预先确定的受限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可使得此温度调节装置适合于保持温度在110摄氏度的程度。在底板保持在例如110摄氏度的相对地低的温度的情况下,织物被烫焦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此外,在蒸汽熨烫过程开始时,对于蒸汽熨斗的加热和准备待用需要相对地短的时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熨斗中,底板不需要具有变化熨烫温度的功能。底板的剩余的两个功能是提供用于平整待熨烫的物品的接触表面和用作蒸汽的引导件。为执行这些功能的目的,底板不需要包括铝或另外的常规材料(金属)。作为替代,底板可以包括很多种材料,例如导热塑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有利的可能性,底板包括不导电的导热塑料,其中导电塑料模制在导热塑料中以造成用于加热底板的电阻元件。注意到EP1270796披露了所谓的全蒸汽熨斗,用它的熨烫以供给的蒸汽进行。全蒸汽熨斗不包括用于加热底板的接触表面的加热装置。在全蒸汽熨斗的运行期间底板被蒸汽加热。以热底板将待熨烫的物品平整和拉伸,待熨烫的物品由蒸汽润湿且被底板和蒸汽加热。全蒸汽熨斗是工业熨斗,它的底板在蒸汽再循环的影响下加热以避免蒸汽冷凝为水滴而导致在熨烫期间喷出水滴。在过程中,底板的温度保持在蒸汽的冷凝温度以上。当应用全蒸汽熨斗时,熨烫温度由供给的蒸汽的温度确定。然而,全蒸汽熨斗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熨斗之间的重要的差异是在全蒸汽熨斗中底板的温度随供给的蒸汽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汽熨斗中底板的温度保持在预先确定的受限的温度范围内。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各图为附图说明图1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蒸汽熨斗组件的部件和水与蒸汽通过此蒸汽熨斗组件所遵循的途径;和图2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蒸汽熨斗组件的部件和水与蒸汽通过此蒸汽熨斗组件所遵循的途径。图1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蒸汽熨斗组件1的部件。如下将此蒸汽熨斗组件1称为第一蒸汽熨斗组件1。第一蒸汽熨斗组件1包括具有底板11的蒸汽熨斗10。底板11的平的接触表面12用于接触待熨烫的物品。在底板11内布置了用于导通蒸汽的蒸汽开口(未示出)。此外,第一蒸汽熨斗组件1包括用于生成和供给蒸汽的蒸汽生成器20、用于容纳水的储水器30和用于迫使水从储水器30向蒸汽生成器20流动的泵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蒸汽熨烫过程中控制熨烫温度的方法,其中应用了具有用于接触待熨烫的物品的底板(11)的蒸汽熨斗(10)和用于生成蒸汽的蒸汽生成器(20),其中要求的熨烫温度的改变基于生成的蒸汽的温度的改变获得,而在整个蒸汽熨烫过程中底板(11)的温度保持在预先确定的受限的温度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江BK程M瓦利扬巴思克里施南P杰宁加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