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44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填料和助剂组成。其中活性成分A为烯肟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该组合物对由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及卵菌纲类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西甜瓜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等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该组合物杀菌谱广,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减少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延缓病菌对单一药物的抗性产生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enoxim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sticides, in particular to a pesticide 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composition is composed of active ingredients, fillers and auxiliaries. Among them, the active ingredient A is enoxime bacteriamine,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 B is selected from one or more of nitriconazole, imidazole, cyanofrost and chloromycetozole. The composition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on various plant diseases caused by ascomycetes, basidiomycetes, half-known fungi and oomycetes,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downy mildew, powdery mildew, anthracnose, black spot of cucumber, late blight of tomato, leaf mold, early blight, gray mold, powdery mildew of watermelon, anthracnose, vine blight and so on. The occurrence and harm of plant diseases such as wilt disease. The composition has broad germicidal spectrum,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 can reduce the dosage of medic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medication, dela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 single drug, thus effectively delay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烯肟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活性成分A烯肟菌胺与活性成分B(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由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及卵菌纲类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每年给作物种植和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包括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西甜瓜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瓜类及辣椒炭疽病、疫病,花卉白粉病及叶斑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及锈病,水稻纹枯病、恶苗病,玉米纹枯病、丝黑穗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等。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唑类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主流杀菌剂,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作用,杀菌剂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研究与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明确烯肟菌胺与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或叶菌唑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公开烯肟菌胺与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或叶菌唑杀菌组合物,并将所得的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病害。专利技术简述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通过烯肟菌胺与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或叶菌唑合理混配,获得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病害。该组合物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发展,减少农民用药成本。本专利技术组合物还具有能够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使作物产生正面的生理效应的作用,包括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及作物商品率等。本专利技术组合物有如下显著效果和优点:活性成分A为烯肟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B优选自叶菌唑、腈苯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A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活性成分B则能够抑制病菌细胞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病菌细胞死亡。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不存在交互抗性,可协同增效,降低单独使用单剂剂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烯肟菌胺与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或叶菌唑复配而成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不同组分配方的室内配方筛选测定试验、田间药效试验。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组分:活性成分A为烯肟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或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数比为1:80~80: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数比为1:60~60: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数比为1:20~20: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的重量总和占组合物总重的5%~81%。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的重量总和占组合物总重的10~6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成品制剂的配制可以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固体或液体)载体和各种助剂。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一种剂型。即将活性组分与液体载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加入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粘合剂、稳定剂和消泡剂等。通常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一种载体和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在各种情况下,应确保本专利技术组合物活性组分均匀分布。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由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或乳油等。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根据这些组合物的性质以及施用组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可以选择将组合物以喷雾、浸泡、弥雾、撒播、浇泼、灌根等之类的方法施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真菌引起。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西甜瓜白粉病、蔓枯病、枯萎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瓜类及辣椒炭疽病、疫病,花卉白粉病及叶斑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及锈病,水稻纹枯病、恶苗病,玉米纹枯病、丝黑穗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等。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所述组合物施用于禾谷类、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或其种植区域,以防治植物病害。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真菌引起。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植物病害是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西甜瓜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黑星病、轮纹病、炭疽病,瓜类及辣椒炭疽病、疫病,花卉白粉病及叶斑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及锈病,水稻纹枯病、恶苗病,玉米纹枯病、丝黑穗病,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等。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农药组合物的组分配制成制剂施用,或桶混施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助剂混合。专利技术详述定义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化学名称:N-甲基-2-[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CAS登记号:366815-39-6。具有如下结构式:烯肟菌胺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且与环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可用在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对多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尤其是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防效显著。腈苯唑(Fenbuconazole)化学名称:4-(4-氯苯基)-2-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丁腈,CAS登记号:114369-43-6。具有如下结构式:腈苯唑又叫唑菌腈、苯氰唑,是三唑类内吸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能阻止已发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组织,抑制菌丝的生长。在病菌潜伏期使用,能阻止病菌的发育;在发病后使用,能使下一代孢子变形,失去侵染能力,对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对禾谷类作物的壳针孢属、柄锈菌属和黑麦喙孢,甜菜上的甜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组分:活性成分A为烯肟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B优选自叶菌唑、腈苯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组分:活性成分A为烯肟菌胺,活性成分B选自腈苯唑、抑霉唑、氰霜唑、叶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B优选自叶菌唑、腈苯唑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数比为1:80~80:1,优选1:60~60:1,优选1:20~20: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总和占组合物总重的5%-81%,优选10%-6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为水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水分散粒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或乳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是由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真菌引起,优选是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番茄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灰霉病,西甜瓜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召亮展卫清周景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