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文专利>正文

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3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包括调整器、调整带及微调带头等,其特征在于:将调整器分别设成扣体与限定体,利用一固定元件将两者适当衔结,衔结适当处设有弹性件,形成一可活动枢转的并合形态,而扣体设有活动夹固片,能将皮带一端予以嵌结,而限定体一端能将调整带一端固结,而调整带上设有列状齿条,能伸入微调皮带头中,与带头上的卡扣端形成卡扣作用,并可快速微量调节皮带长度;再由调整器的可枢转形态,供使用者利用扣体可相对限定体进行翻转的作用,简易更换皮带面。(*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兼具多种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尤其指一种依形设具有利用扣体与限定体相枢结的枢转调整器,并分别嵌结皮带一端与一调整带,再由调整带另一端结合于微调带头中,形成一兼具可快速扣接调整带长与简易枢转更换皮带面的双效调整功能。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皮带结构皆以一皮带头夹制一皮带体所相辅结合形成,能提供使用者一实用的束腰功能,但由于皮带结构皆必需先透过一长度的调节方可适用,而在调整长度时,往往必须将皮带头的扣定件与皮带的扣定孔作一往返的扣位处理,更甚者必须增加皮带的扣定孔(太短)或截去部份长度(太长),该些过程皆成不便,再者,一般皮带的带体多以双正面的复合形式为主,使该等皮带面可依需要分别设成不同颜色或材质,进而可提供使用者依喜好更换,但,往往在更换皮带面时,必须将皮带头的扣件与皮带体间先做一拆离,再将皮带换面后再与夹扣制固,而如此大费周章的拆卸、组合步骤,遂形成一极不便之处。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皮带结构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该装置能快速微量调节皮带长度,简易更换皮带面。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是预设一扣体与限定体并适当枢接形成一可活动枢转形态的调整器,且将皮带的一端与调节器的扣体相结合,再令限定体另端结合皮带头端,进而可透过将调整器施予翻转方式即可简易更换皮带面与皮带头的对应关系,且于调整器与皮带头之间联结有调整带并将皮带头设为可搭配作微调嵌扣的微调带头,而有该调整带可伸设微调带头中与其卡扣部形成一快速的卡扣作用,进而达到兼具可简易更替皮带面与快速调节皮带围的双调整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常见皮带结构的立体示意图2是本技术皮带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皮带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显示本技术的微调带头另一实施型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皮带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结合图4带头状态的皮带结构侧面剖视图。请参照各附图所示,由图示可看出,本技术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主要包括有调整器1、调整带2、微调带头3、夹扣4及皮带5等,其中,该调整器1是依形分别设成一扣体11与一限定体122的型式,而扣体11和限定体12与对应壁110、120间的中央位置分别设有枢结孔111与定孔121,并利用一固定元件13穿伸该枢结孔111而与限定体12的定孔121予以枢衔结,而扣体11和限定体12与对应壁110、120的衔结区间(即间距)由固定元件13上穿设一弹性件14所弹性维持,进而令扣体11和限定体12间形成一可弹性微量拉离的空间,进而,使具有可活动枢转的转座功能,而扣体11和限定体12相对应壁110、120上适当对应设有定位孔112与定位凸缘122,当上述的扣体11与限定体12在旋转移至复位时,由该定位凸缘122恰可触抵嵌入定位孔112中,令扣体11与限定体12得到一复位固定的功能,而上述的扣体11枢设有活动夹固片113,该夹固片113上设有咬合齿1131能藉以咬合皮带5一端予以夹固联结,进而可透过将扣体11相对限定体12进行翻转以简易更换皮带面与制体12的对应关系;另则限定体12设有容置室123能嵌容一调整带2的一端,并以适量的固定件124将其锁结(或以一粘合方式将其一端粘制)固定,而调整带2的其中一带面上直接设有列状齿条21,该列状齿条21朝外的面设具连续锯齿面,且调整带2可伸入上述微调带头3上所预设的一穿口31内,并与穿口31上依形设置的一卡扣部311形成卡扣的使用,如此又可提供使用者利用调整带2与对微调带头3间直接施以前后不同锯齿位置的卡扣调节,快速调整所需的围腰带长;而调整带2伸入穿口31的端是由一依形而设的扣件4在穿口31内端予以夹扣固定,而在扣件4与皮带头3的相对应适当处是分别容设有一磁性件32与铁质板41,利用彼此磁性吸附的原理,而可在未使用皮带时,令微调带头3与扣件4相互吸附,产生一整体性的美感,且由扣件4与微调带头3的可抽离型态,提供上述微调功能的可方便快速实施功效,因此,由上述装置的组合,可提供使用者一简易更换皮带面与快速调整皮带长的双重功效,而达到更灵活可行的皮带运用价值。综合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确实具有快速、简便调整皮带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主要包括有调整器、调整带及微调带头等,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器(1)是由一扣体(11)与限定体(12)相弹性枢结的型式,使扣体(11)与限定体(12)间形成一可枢转状态,且扣体(11)与皮带(5)一端嵌结,可通过对调整器(1)施予旋转而简易使皮带体换面;限定器(12)的另端是嵌容调整带(2)的一端,该调整带(2)的一带面上设有列状齿条(21),能配合将在调整带(1)一端伸入微调带头(3)预设的一穿口(31)时,与其穿口(31)上预设的卡扣部(311)形成相互卡扣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扣体(11)与限定体(12)的相对应壁(110、120)中央位置分别设有枢结孔(111)与定孔(121),并利用一固定元件(124)穿伸该枢结孔(111)而与限定枢结体的定孔(121)予以枢结,且在该相枢结的部位,由一弹性元件(14)赋予对应壁(110、120)间具有弹性拉伸空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扣体(11)与限定体(12)相对应壁(110、120)上对应设有定位孔(112)与定位凸缘(12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扣体(11)枢设有活动夹固片(113),该夹固片(113)上设有咬合齿(113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限定体(12)设有容置室(123),以嵌容一调整带(2)的一端,并以适量的固定件(124)将其固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调整带(2)所伸穿入微调带(3)穿口(31)一端,在穿口(31)内侧由一依形而设的卡扣部(311)予以夹扣固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扣部(311)与微调带头(3)的相对应处分别容设有一磁性件(32)与铁质板(4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包括调整器、调整带及微调带头等,其特征在于:将调整器分别设成扣体与限定体,利用一固定元件将两者适当衔结,衔结适当处设有弹性件,形成一可活动枢转的并合形态,而扣体设有活动夹固片,能将皮带一端予以嵌结,而限定体一端能将调整带一端固结,而调整带上设有列状齿条,能伸入微调皮带头中,与带头上的卡扣端形成卡扣作用,并可快速微量调节皮带长度;再由调整器的可枢转形态,供使用者利用扣体可相对限定体进行翻转的作用,简易更换皮带面。文档编号A44B11/00GK2431757SQ0021758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志文 申请人:张志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调整功能的皮带装置,其主要包括有调整器、调整带及微调带头等,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器(1)是由一扣体(11)与限定体(12)相弹性枢结的型式,使扣体(11)与限定体(12)间形成一可枢转状态,且扣体(11)与皮带(5)一端嵌结,可通过对调整器(1)施予旋转而简易使皮带体换面;限定器(12)的另端是嵌容调整带(2)的一端,该调整带(2)的一带面上设有列状齿条(21),能配合将在调整带(1)一端伸入微调带头(3)预设的一穿口(31)时,与其穿口(31)上预设的卡扣部(311)形成相互卡扣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