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康明专利>正文

腰带卡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72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腰带卡子由卡体、卡齿、上、下护体、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卡齿位于上、下护体之间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这样即扩大了腰带与卡齿的接触面,同时增大了相互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腰带卡子的安全系数,使高处作业人员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腰带,尤指一种腰带卡子。现有技术中,腰带卡子的卡齿均以齿的形式与腰带相接触,齿的牙形有三角形,半圆形等,虽在工作时能止锁,但三角形对腰带磨损较大,影响了使用寿命,半圆形接触面积较小,受力不均匀,容易打滑,止锁效果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接触面积,并能有效地锁止,使高处作业人员更加安全的一种腰带卡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腰带卡子由卡体、卡齿、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卡齿位于上、下护体之间,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卡齿以带凹槽的平面形式与腰带相接触,而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这样在腰带压合时,可有效地增大摩擦力,取得锁止,防滑的功效,使高处作业人员更为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示图。图3为卡齿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侧剖示图。参见1-4,腰带卡子由卡体1,卡齿2、上、下护体3、4和垫块5组成。卡体1上设有供腰带穿过的长形孔11、12,及向上撬起的卡头13,卡齿2通过多个铆钉6被固定在上、下护体3、4之间,并可在卡体1的长形孔11内上下移动,卡齿2呈长方体,其宽度略小于卡体1上长形孔11的宽度,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21,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有利扩大腰带与卡齿2的接触面积。见图2,当腰带穿过卡体1及卡齿2后,向上移动卡齿2,使卡齿2上的接触平面A与腰带紧紧靠死在卡头13上,将卡齿2向下压合,这样不仅增大了相互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增大了其间的摩擦力,有效的锁止,使腰带不打滑、不滑脱,不磨损,所以提高了腰带卡子的安全系数,使高处作业人员更加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腰带卡子由卡体、卡齿、上、下护体、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卡齿位于上、下护体之间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带卡子,其特征在于卡齿呈长方体,其宽度略小于卡体上长形孔的宽度。专利摘要一种腰带卡子由卡体、卡齿、上、下护体、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卡齿位于上、下护体之间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这样即扩大了腰带与卡齿的接触面,同时增大了相互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腰带卡子的安全系数,使高处作业人员更加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44B11/06GK2263895SQ9621611公开日1997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章康明, 王德俊 申请人:章康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带卡子由卡体、卡齿、上、下护体、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卡齿位于上、下护体之间与腰带相接触的平面A上设有数条凹槽,且接触的平面A与轴线Y呈α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康明王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章康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