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19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换热组件、上集流管、下集流和贮藏器;所述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换热组件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组件的底部连接下集流管,所述换热组件的顶部连接上集流管;所述下集流管通过管路与所述贮藏器连通;所述上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且通过管道与冷凝器本体内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改变现有扁管、翅片、集流管规格,可以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规模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所有结构是纵向排布,利于积水的流动,可以有效避免在热泵系统中“冷媒(蒸发)膨胀”是的结霜、结冰问题。

An undercooled parallel flow condenser for energy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ercooled parallel flow condenser for an energy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condenser body, a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 upper collector tube, a lower collector tube and a reservoir, the upper collector tube and the lower collector tube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the bottom of the heat exchange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a lower collector tube and the heat exchange group. The top of th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collector pipe, the lower collecto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servoir through the pipe, and the upper collecto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enser body through the pipe. The invention does not change the specifications of existing flat tubes, fins and collecting pipes, and can be produced on a large scale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器,具体地,涉及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能源战略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余/废热资源被视为继煤、石油、天然气、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规能源,在大型酒店、餐饮、医院、卫浴、政府、学校、电子、石化能源等行业广泛存在。据统计,我国各行业的余/废热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废热资源约为总量的60%,其中建筑行业中的余/废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40%。吸附式制冷技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沸石分子筛、硅胶、活性炭、氯化钙等)对制冷剂(水、甲醇、氨等)的吸附(或化学吸收)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其中固体吸附剂解吸温度一般为60~150℃,正好可以利用锅炉余/废热、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满足解吸要求,制冷的同时可以有效回收废热资源。同时,吸附制冷技术以水和氨等天然物质为制冷剂,不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等环境危害。此外,与液体吸收式系统相比,吸附制冷技术不需要溶液泵或精馏装置。不存在制冷剂污染、盐溶液结晶以及金属腐蚀等问题。但是,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多次循环后,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出现衰减;2)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较差;3)以水、甲醇为制冷剂的吸附制冷系统为负压工作,系统可靠性差;4)机组占用体积偏大。研究发现,附制冷负压系统中长期运行后产生的不凝气体容易聚集在冷凝器的顶部,占据冷凝器的换热空间,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传统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是左右集流管,中间翅片扁管,贮液器(干燥瓶)在左边集流管或右边集流管。一般放置在车辆室外的前端,用于散热。在热泵系统采暖工况时,室外冷凝器主要作“冷媒(蒸发)膨胀”,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由于在“冷媒(蒸发)膨胀”时,冷凝器表面温度低,容易积水,过冷时容易结冰。当积水、结冰后室外冷凝器的功能逐步损失。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积水、结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本体(1)、换热片组件(2)、上集流管(4)、下集流管(3)和贮藏器(6);其中,所述上集流管(4)和下集流管(3)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换热片组件(2)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片组件(2)的底部连接下集流管(3),所述换热片组件(2)的顶部连接上集流管(4);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与所述贮藏器(6)连通;所述上集流管(4)上设置有进气口(7)、出气口(8),且通过管道与冷凝器本体内部连接。优选地,所述贮藏器(6)的顶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连通。优选地,所述贮藏器(6)的底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2)由多个扁管、翅片相邻平行设置组成。优选地,所述相邻扁管之间有2个翅片。优选地,所述扁管间距相等。优选地,所述管路(5)一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相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贮藏器(6)的顶端相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改变现有扁管、翅片、集流管规格,可以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由于所有结构是纵向排布,利于积水的流动,可以有效避免在热泵系统中“冷媒(蒸发)膨胀”是的结霜、结冰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其结构见附图1所示:包括:冷凝器本体1、换热片组件2、上集流管4、下集流管3和贮藏器6;其中,所述上集流管4和下集流管3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换热片组件2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片组件2的底部连接下集流管3,所述换热片组件2的顶部连接上集流管(4);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与所述贮藏器6连通;所述上集流管4上设置有进气口7、出气口8,且通过管道与冷凝器本体内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贮藏器6的顶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贮藏器6的底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组件2由多个扁管、翅片相邻平行设置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相邻扁管之间有2个翅片。进一步地,所述扁管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管路5一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相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贮藏器6的顶端相通连接。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改变现有扁管、翅片、集流管规格,可以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由于所有结构是纵向排布,利于积水的流动,可以有效避免在热泵系统中“冷媒(蒸发)膨胀”是的结霜、结冰问题。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本体(1)、换热组件(2)、上集流管(4)、下集流管(3)和贮藏器(6);其中,所述上集流管(4)和下集流管(3)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换热组件(2)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组件(2)的底部连接下集流管(3),所述换热组件(2)的顶部连接上集流管(4);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与所述贮藏器(6)连通;所述上集流管(4)上设置有进气口(7)、出气口(8),且通过管道与冷凝器本体内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本体(1)、换热组件(2)、上集流管(4)、下集流管(3)和贮藏器(6);其中,所述上集流管(4)和下集流管(3)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换热组件(2)垂直设置;所述换热组件(2)的底部连接下集流管(3),所述换热组件(2)的顶部连接上集流管(4);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与所述贮藏器(6)连通;所述上集流管(4)上设置有进气口(7)、出气口(8),且通过管道与冷凝器本体内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能源汽车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藏器(6)的顶端与所述下集流管(3)通过管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林孔三九
申请(专利权)人: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