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0142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蛋白生长因子16‑24份、甘草查尓酮A2‑4份、乳酸杆菌/绿豆籽提取物/谷氨酸钠发酵产物滤液30‑50份、维生素C乙基醚6‑10份、维生素A 8‑12份、维生素B2 4‑6份、神经酰胺9‑15份、烟酰胺3‑5份、玫瑰纯露10‑20份、羊毛脂15‑23份、精氨酸4‑8份、丁二醇12‑16份、D‑泛醇7‑11份、叶酸0.1‑0.3份、透明质酸24‑32份、茶多酚0.5‑3.5份、增稠剂1‑14份、去离子水80‑100份。所述蛋白生长因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寡肽‑1 20‑28%、寡肽‑2 10‑14%、寡肽‑3 18‑22%、寡肽‑5 26‑46%、棕榈酰三肽‑8 6‑10%。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恢复面部毛细血管弹性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补充细胞间质,重建角质层,促进成纤细胞增殖,修复受损表皮屏障,从根源上治愈红血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护肤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血丝是脸部皮肤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在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脸部肌肤大面积发红发烫,严重者还会形成沉积性色斑,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美观。红血丝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毛细血管持久性扩张,造成皮肤出现丝状、网状或星状的损伤;角质层受损,致使毛细血管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导致血管扩张、爆裂、淤堵;面部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多为先天性红血丝。目前,激光治疗法是祛除红血丝最常见的方法,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锁定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最大限度地吸收激光能量,致使毛细血管凝固、萎缩、封锁,之后,体内巨噬细胞对变性和坏死血红蛋白及色素团进行分解、吞噬、清除,达到祛红血丝的效果。但激光治疗法仍有不足之处:(1)费用高昂,一般需要多疗程治愈;(2)反弹率较高,超过6成红血丝患者在接受激光治疗手术后,会出现反弹现象;(3)存在后遗症,对于皮肤非常敏感的患者来说,可能引起皮肤溃烂、瘢痕、色素沉积等问题,进而使皮肤失去光泽和弹性。面膜的有效因子可直接渗入脸部的角质层,修复受损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蛋白生长因子16‑24份、甘草查尓酮A2‑4份、乳酸杆菌/绿豆籽提取物/谷氨酸钠发酵产物滤液30‑50份、维生素C乙基醚6‑10份、维生素A 8‑12份、维生素B24‑6份、神经酰胺9‑15份、烟酰胺3‑5份、玫瑰纯露10‑20份、羊毛脂15‑23份、精氨酸4‑8份、丁二醇12‑16份、D‑泛醇7‑11份、叶酸0.1‑0.3份、透明质酸24‑32份、茶多酚0.5‑3.5份、增稠剂1‑14份、去离子水8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蛋白生长因子16-24份、甘草查尓酮A2-4份、乳酸杆菌/绿豆籽提取物/谷氨酸钠发酵产物滤液30-50份、维生素C乙基醚6-10份、维生素A8-12份、维生素B24-6份、神经酰胺9-15份、烟酰胺3-5份、玫瑰纯露10-20份、羊毛脂15-23份、精氨酸4-8份、丁二醇12-16份、D-泛醇7-11份、叶酸0.1-0.3份、透明质酸24-32份、茶多酚0.5-3.5份、增稠剂1-14份、去离子水8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生长因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寡肽-120-28%、寡肽-210-14%、寡肽-318-22%、寡肽-526-46%、棕榈酰三肽-86-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魔芋葡苷聚糖、黄原胶、鹿角菜胶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红血丝修复面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杆菌/绿豆籽提取物/谷氨酸钠发酵产物滤液的制备过程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鸿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市儒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