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外耳道及中耳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之一,其术前准备非常重要。由于外耳道、中耳病变时,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其它病变组织,因此,在了解病变的前提下,进行术前准备,对防止因牵拉、刺激病变组织导致出血或病变组织脱落(尤其是恶性肿瘤)引起不良后果,尤为关键。因此,在术前准备中,耳道清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现有的耳道清理装置,主要包括冲洗方式和负压吸出方式。冲洗方式利用能够软化分泌物的药水对耳道进行冲洗;利用纯冲洗方式,对较小、粘度较底的分泌物效果较好,但是对于油性或者较大的分泌物,效果不明显。负压吸出方式采用吸管将分泌物吸出,由于耳道可视效果差,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对于耳道的清理,采用直接接触刮除的方式,清理效果好,但是容易造成外耳道损伤,并且现有操作器械在狭小的空间内不容易操作。如果将硬性的刮除器械,改成柔性的纤维束,并且在耳道内部揉动,并通过冲洗方式将分泌物排出,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纤维束管(1)、主软管(2)、回收器(3)、工作舱(4)、脱敏盒(5)、支架(6)、活动把(7)、连接杆(8)、压力传感器(9),所述纤维束管(1)安装于所述主软管(2)外周,主软管(2)左端与所述工作舱(4)连接,所述回收器(3)安装于主软管(2)靠近左端处,所述脱敏盒(5)通过管道与工作舱(4)连接,所述支架(6)安装于工作舱(4)底部左侧,所述连接杆(8)左端与支架(6)右端连接,连接杆(8)右端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活动把(7)连接,活动把(7)顶部安装于工作舱(4)底部右侧,纤维束管(1)包括活塞膜(1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清洁治疗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纤维束管(1)、主软管(2)、回收器(3)、工作舱(4)、脱敏盒(5)、支架(6)、活动把(7)、连接杆(8)、压力传感器(9),所述纤维束管(1)安装于所述主软管(2)外周,主软管(2)左端与所述工作舱(4)连接,所述回收器(3)安装于主软管(2)靠近左端处,所述脱敏盒(5)通过管道与工作舱(4)连接,所述支架(6)安装于工作舱(4)底部左侧,所述连接杆(8)左端与支架(6)右端连接,连接杆(8)右端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活动把(7)连接,活动把(7)顶部安装于工作舱(4)底部右侧,纤维束管(1)包括活塞膜(101)、摄像头(102)、液压驱动膜(103)、LED灯组(104)、液压泵(105)、纤维束(106)、弹性纤维层(107)、冲洗口(108)、冲洗管(109)、白光灯组(110)、远红外灯组(111)、主管一(112),所述活塞膜(101)位于纤维束管(1)右端,所述摄像头(102)位于活塞膜(101)左侧,摄像头(102)左端通过所述液压驱动膜(103)与所述液压泵(105)连接,所述LED灯组(104)为圆环灯组并且安装于液压驱动膜(103)外侧,所述纤维束(106)位于所述弹性纤维层(107)外表面,弹性纤维层(107)为弹簧状并且覆盖于主软管(2)表面,所述冲洗口(108)均匀分布于软管(2)上,所述冲洗管(109)共两根并且分别一上一下位于主软管(2)内,所述白光灯组(110)共两根并且分别位于冲洗管(109)内侧,所述远红外灯组(111)位于两根白光灯组(110)内侧,所述主管一(112)位于主软管(2)内左端并且主管一(112)右端分别与两个冲洗管(109)连接;工作舱(4)包括:回收液箱(401)、压力泵(402)、进气口(403)、输液泵(404)、输液箱(405)、底座(406)、出气管(407)、出液管(408)、三通阀(409)、主管二(410)、工作垫片(411)、保护阀(412)、弹性工作舱(413)、轴承(414)、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