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02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该蜗壳包括蜗喉部(1),蜗喉部(1)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2),第一壁面(2)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壁面(2)的凸台(3),凸台(3)从蜗喉部(1)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凸台(3)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第一壁面(2)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蜗壳,能够降低气流湍流动能,降噪效果较佳。

Volute, fa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olute, a fan assembly and an air conditioner. The volute comprises a volute throat (1), a duct wall where the volute throat (1) is located is a first wall (2), a convex platform (3) protruding from the first wall (2)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wall (2), and the convex platform (3) extend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airflow from the volute throat (1), the width of the convex platform (3)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lute is a first width, and the first wall (2) along the volute shell. The width of the axial direction is second widths, and the first width is less than second width. According to the spiral casing of the invention,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turbulent flow of the airstream can be reduced and th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空调在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空调的噪音问题,而空调噪音的主要来源就是内机的贯流风机。因此,降低空调噪音,开发出更低噪音的空调需要从开发低噪音贯流风机入手。但是,贯流风机的风量与噪音是两个息息相关的参数,现有空调在提升风量的同时,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噪音,虽然现在有了一些针对贯流风机风道的降噪技术,但主要集中在改变风道蜗舌结构上,流经蜗喉的气流湍流动能较大,降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蜗壳、风机组件和空调器,能够降低气流湍流动能,降噪效果较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壳,包括蜗喉部,蜗喉部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第一壁面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壁面的凸台,凸台从蜗喉部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凸台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第一壁面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优选地,沿着蜗壳的轴向方向,凸台的第一侧边缘与第一壁面的第一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凸台的第二侧边缘与第一壁面的第二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优选地,凸台靠近蜗喉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第一导向斜面从凸台远离第一壁面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壁面;和/或,凸台远离蜗喉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第二导向斜面从凸台远离第一壁面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壁面。优选地,第一壁面包括曲面段和平面段,曲面段和平面段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凸台设置在曲面段。优选地,第一导向斜面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和/或,第二导向斜面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优选地,当第一导向斜面为平面时,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一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15°;和/或,当第二导向斜面为平面时,第二导向斜面与第一壁面之间的夹角为10°至15°。优选地,第一导向斜面从蜗喉部处向着远离凸台的方向延伸;和/或,第二导向斜面从凸台的顶面延伸至曲面段和平面段的相交位置。优选地,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凸台为等截面结构。优选地,凸台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优选地,凸台的截面为矩形时,在凸台的截面内,凸台的宽度为9至11mm,凸台凸出第一壁面的高度为0.9至1.1mm。优选地,凸台凸出于第一壁面的高度一致,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凸台的截面积递减。优选地,凸台为多个,多个凸台沿着蜗壳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和上述的蜗壳,风机设置在蜗壳内。优选地,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多节贯流风叶,凸台为多个,多个凸台沿着贯流风机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凸台与多节贯流风叶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凸台对应于相应节贯流风叶的中间位置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机和上述的蜗壳,风机设置在蜗壳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蜗壳,包括蜗喉部,蜗喉部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第一壁面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壁面的凸台,凸台从蜗喉部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凸台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第一壁面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该蜗壳在蜗喉部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上形成凸出于该壁面的凸台,且该凸台的宽度小于第一壁面的宽度,从而可以通过凸台与蜗喉所在侧壁面之间在蜗壳的轴向方向上形成高低错位,使得气流来流在蜗喉所在侧的壁面上的压力波动形成错相激励,在气流脉动连续周期性地冲击风道壁面时,凹凸不平的面会使气流的周期性冲击不在同一时间点发生,从而压力脉冲不在同一频率点,可以对噪音进行离散化处理,降低气流流动的湍动能,降低气流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蜗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蜗壳的一种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风机的风道仿真湍动能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机的风道仿真湍动能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蜗喉部;2、第一壁面;3、凸台;4、曲面段;5、平面段;6、第一导向斜面;7、第二导向斜面;8、贯流风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6所示,为风道仿真湍动能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整个风道内部,气流速度和压力都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气流作用在风道壁面上,形成了气流压力随时间的脉动,风叶旋转导致的气流脉动连续周期性地冲击风道壁面,即形成了旋转噪声。气流的不均匀性越大,噪声也越强。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风道内湍流动能主要集中在蜗喉一侧,是噪音的主要发生源,因此本专利技术集中针对噪音主要发生源处进行降噪处理。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蜗壳包括蜗喉部1,蜗喉部1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2,第一壁面2上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壁面2的凸台3,凸台3从蜗喉部1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凸台3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第一壁面2沿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本申请中的蜗喉部是指风道壁与风机叶轮外圆之间间距最小的位置。该蜗壳在蜗喉部1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上形成凸出于该壁面的凸台3,且该凸台3的宽度小于第一壁面2的宽度,从而可以通过凸台3与蜗喉所在侧壁面之间在蜗壳的轴向方向上形成高低错位,使得气流来流在蜗喉所在侧的壁面上的压力波动形成错相激励,在气流脉动连续周期性地冲击风道壁面时,凹凸不平的面会使气流的周期性冲击不在同一时间点发生,从而压力脉冲不在同一频率点,可以对噪音进行离散化处理,降低气流流动的湍动能,降低气流噪音。优选地,沿着蜗壳的轴向方向,凸台3的第一侧边缘与第一壁面2的第一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凸台3的第二侧边缘与第一壁面2的第二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由于凸台3沿蜗壳的周向方向的两侧均与第一壁面2之间具有预定间隔,因此凸台3可以与两侧的第一壁面2之间均形成高低错位,从而能够使得气流来流在蜗喉所在侧的壁面上的压力波动形成更加有效的错相激励,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噪音进行离散化处理,进一步降低气流流动的湍动能,降低气流噪音。由于凸台3与两侧的第一壁面2之间均形成高低错位,因此能够避免凸台3的一侧气流流动不受高低错位的影响,导致对凸台3的其中一侧无法形成有效的离散化处理的问题,提高凸台3的降噪能力。凸台3靠近蜗喉部1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6,第一导向斜面6从凸台3远离第一壁面2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壁面2;和/或,凸台3远离蜗喉部1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7,第二导向斜面7从凸台3远离第一壁面2的顶面延伸至第一壁面2。第一导向斜面6能够起到导流作用,使得气流来流在从第一壁面2上流动至凸台3的顶面上时过渡平缓,避免出现气流脱离蜗喉部1的壁面的现象,避免产生湍流噪音。第二导向斜面7能够使去流在从凸台3的顶面流动至第一壁面2上时过渡平缓,避免出现气流脱离蜗喉部1的壁面的现象,避免产生湍流噪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面2包括曲面段4和平面段5,曲面段4和平面段5沿着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凸台3设置在曲面段4。一般而言,湍流主要集中在第一壁面2的曲面段4的范围内,因此,将凸台3设置在曲面段4上,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湍流噪音的问题,而且能够使得凸台3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利用,避免凸台3的长度设置过长而导致材料浪费过多,同时降低凸台3的加工难度。第一导向斜面6为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喉部(1),所述蜗喉部(1)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2),所述第一壁面(2)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壁面(2)的凸台(3),所述凸台(3)从所述蜗喉部(1)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所述凸台(3)沿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壁面(2)沿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喉部(1),所述蜗喉部(1)所在的风道壁壁面为第一壁面(2),所述第一壁面(2)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壁面(2)的凸台(3),所述凸台(3)从所述蜗喉部(1)处沿着气流流动方向延伸,所述凸台(3)沿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壁面(2)沿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蜗壳的轴向方向,所述凸台(3)的第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壁面(2)的第一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所述凸台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壁面(2)的第二侧边缘之间具有预定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靠近所述蜗喉部(1)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6),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从所述凸台(3)远离所述第一壁面(2)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壁面(2);和/或,所述凸台(3)远离所述蜗喉部(1)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7),所述第二导向斜面(7)从所述凸台(3)远离所述第一壁面(2)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壁面(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2)包括曲面段(4)和平面段(5),所述曲面段(4)和所述平面段(5)沿着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所述凸台(3)设置在所述曲面段(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斜面(7)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为平面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6)与所述第一壁面(2)之间的夹角为10°至15°;和/或,当所述第二导向斜面(7)为平面时,所述第二导向斜面(7)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明何振健冯青龙陈姣秦晓柯王千千赵毓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