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小进专利>正文

一种双筒手拉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00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第二筒身、上盖、握把和底座,第一活塞将第一筒身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和第一下气室,第二活塞将第二筒身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和第二下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有出气通道、上过渡气室和排气通道,第一上气室和第二上气室始终与上过渡气室连通;第一筒身外部设有第一外管;第二筒身外部设有第二外管;排气通道内设有切换阀结构,切换阀结构的旋转能决定上过渡气室与外界连通与否、及能决定第一外管仅与外界连通或仅与出气通道连通,同时要保证切换阀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上过渡气室不能通过排气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其是一种不仅气流量高、且能达到需要的压力使用方便的双筒手拉气筒。

A double cylinder hand infla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uble-barrel hand-pulled air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arrel body, a second barrel body, an upper cover, a grip handle and a base. The first piston divides the first barrel body into a first upper air chamber and a first ai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piston divides the second barrel body into a second upper air chamber and a second lower air chamber. The first and second upper air chambers are alway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transition air chamber; the first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outer tube; the second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the second outer tube; the exhaust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 switching valve structure,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switching valve structure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e upper transition air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or not. And can determine the first outer tube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or only with the outlet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at the switching valve structure in the rotating process of the upper transition chamber can not be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channel through the exhaust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cylinder hand inflator, which has high gas flow rate and can achieve the required pressure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筒手拉气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充气产品充气的手拉气筒,尤其涉及一种双筒手拉气筒。
技术介绍
目前手拉气筒(也叫气泵)种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单向手拉气筒,这种手拉气筒在活塞上、下移动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够有单一行程提供充气作用,其充气效率低。另外一种是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其可在握把推、拉双向行程中均进行充气动作,这种气筒具有充气效率高的优点。如专利号为ZL00255072.5(公告号为CN2450405Y)的中国技术专利《双向充气泵》;专利号为ZL200620100394.9(公告号为CN2874057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双向充气泵》;它们均披露了一种能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目前的手拉气筒,不管是单向的(仅在下压的时候打气)还是双向的(上拉下压都会打气),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气流量(升/次数),因为受到了筒身直径及高度的限制。为提高充气效率,市场上还出现一种具有两个筒身且每个筒身内各设有一个活塞的手拉气筒,如专利号为ZL200520062135.7(公告号为CN280926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双筒抽气筒》,及专利号为ZL201520996309.0(公告号为CN20534964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双筒手拉气筒》。两个活塞同时工作,直到达到约最大压力的50%,然后通过一个排气塞,将一个活塞的抽吸作用取消掉,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最大压力。这个方案将气泵的气流量翻了倍,但是仅仅单向工作。理论上来说,这款双活塞的气泵的气流量等于是一个单活塞双向的气泵,但是更贵而且笨重。现有双筒手拉气筒的出气通道均设置在握把上,也意味着连接手拉气筒和充气产品的软管要随握把上下移动,影响使用的舒适性。而且压力表设置在握把上,故压力表会随着握把一起上下运动,不便于观察,并且影响压力表的精度。因双筒手拉气筒两个筒身内的活塞充气结构同时工作,可双倍提高充气效率,但因两个筒身存在,导致体积较大,另外,为了方便握持握把,握把的左右两端必然延伸出筒身外,即握把的长度大于筒身的宽度,为了方便在充气过程中压住气筒,其在筒身底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延伸出筒身侧部的踩脚部,且握把与踩脚部均为不可拆卸结构,这就进一步导致双筒手拉气筒的体积变大,不方便包装及运输,增加包装和运输的成本,同时也不方便携带。综上所述,现有双筒手拉气筒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不仅气流量比目前市场上的都要高很多、还能达到需要的压力且方便使用的双筒手拉气筒,本手拉气筒可在三种打气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第二筒身、上盖、握把和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分别同时盖设在第一筒身与第二筒身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将第一筒身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和第一下气室,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将第二筒身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和第二下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设有出气通道、上过渡气室和排气通道,第一上气室和第二上气室始终与上过渡气室连通,上过渡气室上开有与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一上过渡阀口、及与排气通道连通第二上过渡阀口,所述第一上过渡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进入出气通道的上过渡阀片;所述第一筒身外部设有第一外管,第一外管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与排气通道连通,第一外管的下端插设在底座上并与设于底座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连通,第一下过渡气室上开有与第一下气室连通的第一下过渡阀口,第一下过渡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的第一下过渡阀片;所述第二筒身外部设有第二外管,第二外管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直接与出气通道连通,第二外管的下端插设在底座上并与设于底座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连通,第二下过渡气室上开有与第二下气室连通的第二下过渡阀口,第二下过渡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的第二下过渡阀片;排气通道内设有切换阀结构,切换阀结构的部分外露出上盖以供人操作,切换阀结构的旋转能决定上过渡气室与外界连通与否、及能决定第一外管仅与外界连通或仅与出气通道连通,同时要保证切换阀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上过渡气室不能通过排气通道与出气通道连通。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前后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之间。该布局更为合理,使整体结构更对称。作为优选,上述出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同轴设置,且排气通道朝前设置并显露出上盖的前面,出气通道朝后设置并显露出上盖的后面,排气通道通过衔接阀口与出气通道连通,所述上过渡气室位于出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上方,所述切换阀结构的部分外露出上盖的前面。前述通道及过渡气室的布局非常合理。作为改进,上述切换阀结构包括旋塞,旋塞具有切换部和操作部,切换部插入并转动设置在排气通道内,操作部显露出上盖的前面,切换部的外周壁上沿圆周依次均匀间隔设有彼此独立的封堵部、第一外通腔、第一內通腔、第二内通腔、第二外通腔和第三外通腔;在旋塞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状态下,所述封堵部将第二上过渡阀口遮挡,上过渡气室同时与出气通道和外界阻断,同时,所述第一外管经由第二內通腔、衔接阀口后与出气通道连通;在旋塞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状态下,所述上过渡气室经由第二上过渡阀口和第三外通腔与外界连通,同时,所述第一外管经由第一內通腔、衔接阀口后与出气通道连通;在旋塞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状态下,所述上过渡气室经由第二上过渡阀口和第二外通腔与外界连通,同时,所述第一外管经由第一外通腔与外界连通。前述切换阀结构通过旋塞的旋转,能实现三个状态的切换;第一个状态(双筒双向),上过渡气室及第一外管均不向外排气,同时,第一外管与出气通道连通,这样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均可同时进行双向充气,单位时间内的出气量最大,其为传统双筒手拉气筒的两倍;第二个状态(双筒单向),上过渡气室与外界连通,第一外管均不向外排气,同时,第一外管与出气通道连通,这时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均为单向充气,即上拉握把过程不充气,当充气充到一定程度,双筒均双气充气过程中上拉比较吃力,则转换到该状态;第三个状态(单筒单向),上过渡气室及第一外管均与外界连通,只有第二筒身进行单向充气,第一筒身不工作,这时充气压力最大,适合给充气设备充气快结束后进行充气。当然切换阀结构并不局限与前述结构,还可采用现有类似的切换阀结构,本实施例为旋转实现切换,也可以左右滑移实现切换,切换的方式和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设计出多种不同的结构。为方便组装,上述上盖的顶部设有凹腔,凹腔的顶部开口处固定有封盖以形成所述上过渡气室,封盖的内表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架,安装架伸入第一上过渡阀口,所述上过渡阀片安装在安装架的底部。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联动管,第一活塞通过第一联动管与握把连接,第一活塞内部设有第一导气室,第一导气室与第一联动管内部连通,在第一导气室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一上阀口和第一下阀口,第一上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进入第一上气室中的第一上阀片,第一下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进入第一下气室中的第一下阀片;所述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联动管,第二活塞通过第二联动管与握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1a)、第二筒身(1b)、上盖(2)、握把(3)和底座(4),所述上盖(2)和底座(4)分别同时盖设在第一筒身(1a)与第二筒身(1b)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筒身(1a)和第二筒身(1b)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5a)将第一筒身(1a)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一下气室(1a2),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5b)将第二筒身(1b)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1b1)和第二下气室(1b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设有出气通道(21)、上过渡气室(22)和排气通道(23),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始终与上过渡气室(22)连通,上过渡气室(22)上开有与出气通道(21)连通的第一上过渡阀口(221)、及与排气通道(23)连通第二上过渡阀口(222),所述第一上过渡阀口(22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22)进入出气通道(21)的上过渡阀片(24);所述第一筒身(1a)外部设有第一外管(7a),第一外管(7a)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与排气通道(23)连通,第一外管(7a)的下端插设在底座(4)上并与设于底座(4)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4a)连通,第一下过渡气室(4a)上开有与第一下气室(1a2)连通的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阀口(4a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1a2)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4a)的第一下过渡阀片(8a);所述第二筒身(1b)外部设有第二外管(7b),第二外管(7b)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直接与出气通道连通,第二外管(7b)的下端插设在底座上并与设于底座(4)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4b)连通,第二下过渡气室(4b)上开有与第二下气室(1b2)连通的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阀口(4b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4b)的第二下过渡阀片(8b);所述排气通道(23)内设有切换阀结构,切换阀结构的部分外露出上盖以供人操作,切换阀结构的旋转能决定上过渡气室(22)与外界连通与否、及能决定第一外管(7a)仅与外界连通或仅与出气通道(21)连通,同时要保证切换阀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上过渡气室(22)不能通过排气通道(23)与出气通道(2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1a)、第二筒身(1b)、上盖(2)、握把(3)和底座(4),所述上盖(2)和底座(4)分别同时盖设在第一筒身(1a)与第二筒身(1b)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筒身(1a)和第二筒身(1b)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5a)将第一筒身(1a)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一下气室(1a2),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5b)将第二筒身(1b)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1b1)和第二下气室(1b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内设有出气通道(21)、上过渡气室(22)和排气通道(23),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始终与上过渡气室(22)连通,上过渡气室(22)上开有与出气通道(21)连通的第一上过渡阀口(221)、及与排气通道(23)连通第二上过渡阀口(222),所述第一上过渡阀口(22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22)进入出气通道(21)的上过渡阀片(24);所述第一筒身(1a)外部设有第一外管(7a),第一外管(7a)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与排气通道(23)连通,第一外管(7a)的下端插设在底座(4)上并与设于底座(4)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4a)连通,第一下过渡气室(4a)上开有与第一下气室(1a2)连通的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阀口(4a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1a2)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4a)的第一下过渡阀片(8a);所述第二筒身(1b)外部设有第二外管(7b),第二外管(7b)的上端插设在上盖内并直接与出气通道连通,第二外管(7b)的下端插设在底座上并与设于底座(4)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4b)连通,第二下过渡气室(4b)上开有与第二下气室(1b2)连通的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阀口(4b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4b)的第二下过渡阀片(8b);所述排气通道(23)内设有切换阀结构,切换阀结构的部分外露出上盖以供人操作,切换阀结构的旋转能决定上过渡气室(22)与外界连通与否、及能决定第一外管(7a)仅与外界连通或仅与出气通道(21)连通,同时要保证切换阀结构在旋转过程中上过渡气室(22)不能通过排气通道(23)与出气通道(2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7a)和第二外管(7b)前后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筒身(1a)和第二筒身(1b)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21)和排气通道(23)同轴设置,且排气通道(23)朝前设置并显露出上盖(2)的前面,出气通道(21)朝后设置并显露出上盖的后面,排气通道(23)通过衔接阀口(211)与出气通道(21)连通,所述上过渡气室(22)位于出气通道(21)和排气通道(23)的上方,所述切换阀结构的部分外露出上盖(2)的前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结构包括旋塞(9),旋塞(9)具有切换部(91)和操作部(92),切换部(91)插入并转动设置在排气通道(23)内,操作部(92)显露出上盖(2)的前面,切换部(91)的外周壁上沿圆周依次均匀间隔设有彼此独立的封堵部(911)、第一外通腔(912)、第一內通腔(913)、第二内通腔(914)、第二外通腔(915)和第三外通腔(916);在旋塞(9)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状态下,所述封堵部(911)将第二上过渡阀口(222)遮挡,上过渡气室(22)同时与出气通道(21)和外界阻断,同时,所述第一外管(7a)经由第二內通腔(914)、衔接阀口(211)后与出气通道(21)连通;在旋塞(9)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状态下,所述上过渡气室(22)经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吴小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