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18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气筒,该打气筒包括:筒身,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将筒身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盖体,设置于筒身的第一端,盖体包括一进气口,进气口连通第一气室,盖体的中央还穿设有联动管,联动管的第二端与活塞相连接;手把装置,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一出气腔,出气腔连通联动管的第一端、用于将第二气室内的气体排出,出气腔至少包括一个出气口;和两个连接部,设置于出气腔外壁,且分别向出气腔两端延伸;两个握把,设置于主体部的两端,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底座,底座设置于筒身的第二端,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踩脚部的一端与底座可旋转地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气筒
本技术涉及气筒
,具体地,涉及一种打气筒。
技术介绍
手拉气筒(也叫充气泵)种类相当多,其中传统式结构即如同一般人用来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的打气筒。该种打气筒具有一筒状的筒身,在筒身中组装有一由连接杆操作的活塞,活塞周侧设有向下凹的橡皮碗,并于连接杆顶端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握把,在筒身下端延伸出一充气管,另在筒身的适当位置设置有活塞。当用户拉起握把时,空气会进入筒身内侧的活塞下方,而当用户将握把下压时,则会由活塞将筒身中的空气推入充气管中,提供一份充气的功效。现有的打气筒的手把往往连接设置筒身的一端,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手把的长度设置较长,底座上连接设置的踩脚部的体积也设置的比较大,从而造成手拉气筒的整体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和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气筒。该打气筒的结构简单,并且便于运输和存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打气筒,所述打气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筒身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活塞包括一单向阀片;盖体,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一端,所述盖体包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盖体的中央还穿设有联动管,所述联动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手把装置,所述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一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联动管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气室内的气体排出,其中,所述出气腔至少包括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向外排出;和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外壁,且分别向所述出气腔两端延伸;两个握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二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所述踩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地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中空圆管,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握把包括一向所述中空圆管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握把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出气腔的外壁。优选地,所述出气腔包括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腔的两侧;所述打气筒还包括至少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于任一个所述出气口处,并且密封该出气口。优选地,两个所述出气口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出气口之间为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包括至少一第一图案区,所述第一图案区包括多个第一凹孔。优选地,所述握把的外壁包括至少一第二图案区,所述第二图案区包括多个第二凹孔。优选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一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以检测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显露于所述出气腔内。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踩脚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踩脚部的一端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转动槽中,且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转动槽可转动。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踩脚部连接处还设置有凹槽,所述转动槽为两个,且所述转动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踩脚部的一端插入所述凹槽中,所述转轴为两个,且所述转轴(91)分别设置于所述踩脚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槽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转轴分别嵌入所对应的转动槽中。优选地,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筒身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凹槽的一侧开口至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所述转动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上。优选地,所述转动槽为L型,所述转动槽的一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筒身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转动槽的另一边开口至所述凹槽朝向所述踩脚部的边缘。本技术的打气筒通过其手把装置的主体部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两个握把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并且通过踩脚部与底座之间可旋转连接;进而,该打气筒在使用时,用户可以踩住踩脚部,方便打气和抽气工作的进行,保障工作过程中筒身的稳定,在不使用时,由于握把可拆卸且踩脚部可折叠收起,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小打气筒的整体体积,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也方便携带、储存及包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手把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手把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手把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底座和踩脚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给出详细的说明。尽管本技术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技术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结构和部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6,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后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4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打气筒主要包括:筒身3、盖体4、手把装置以及底座7。如图5和图6所示,筒身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活塞5将筒身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气室为位于活塞5上方的上气室31,第二气室为位于活塞5下方的下气室32。活塞5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其设有一单向阀片51。单向阀片51仅仅允许下气室32内的气体向联动管6(可参见下文)内流动。盖体4位于筒身3的第一端(图1至图6中为上端)。如图5和图6所示,盖体4的中央穿设有联动管6。联动管6为一空心管,其第二端(图1至图6中为下端)与活塞5相连接,以此通过活塞5上的单向阀片51允许下气室32中的气体单向流入联动管6内。进一步地,盖体4上还设有一进气口41。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气口41设置于盖体4的左侧,进气口41连通上气室31(第一气室),进而,筒身3外部的气体可以由进气口41流入筒体3的上气室31。手把装置设置于筒身3的第一端(图1至图6中为上端),且与联动管6相连接。具体来说,请一并参见图7至图9,其分别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的手把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和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可以理解为上述图4中A—A截面处的手把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可以理解为上述图4中B—B截面处的手把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至图9所示,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1以及两个握把2。如图8和图9所示,主体部1包括一出气腔11以及两个连接部12。出气腔11的下端连通联动管6、用于将打气筒内下气室32中的气体排出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筒身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活塞包括一单向阀片;盖体,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一端,所述盖体包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盖体的中央还穿设有联动管,所述联动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手把装置,所述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一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联动管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气室内的气体排出,其中,所述出气腔至少包括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向外排出;和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外壁,且分别向所述出气腔两端延伸;两个握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二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所述踩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地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筒身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所述活塞包括一单向阀片;盖体,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一端,所述盖体包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盖体的中央还穿设有联动管,所述联动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手把装置,所述手把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一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连通所述联动管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气室内的气体排出,其中,所述出气腔至少包括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腔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向外排出;和两个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出气腔外壁,且分别向所述出气腔两端延伸;两个握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筒身的第二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所述踩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地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中空圆管,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握把包括一向所述中空圆管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握把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出气腔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包括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腔的两侧;所述打气筒还包括至少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于任一个所述出气口处,并且密封该出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布拉沃冲气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