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富专利>正文

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922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密码锁领域,公开了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盒、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均位于锁盒上;锁芯组件包括锁销、锁轴、开锁扣件和关锁扣件,锁销在锁轴上往复移动,转轮组件包括转轮前座、转轮、齿轮、转轮后座和自锁片,转轮包括转盘和转盘轴,转盘连接到转盘轴的前端,转盘轴依次穿过转轮前座和锁盒,齿轮套在转盘轴上且位于锁盒内部,转轮后座套接在转盘轴的末端,齿轮与转轮后座配合联动;锁盒内设有自锁片,转轮后座上设有与自锁片配合的自锁槽和与开锁扣件配合联动的顶杆。通过简单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稳定可靠,提高了密码锁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Rotary single trigger mechanical cipher lock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ryptographic lock, and discloses a rotary single trigger mechanical cryptographic lock, including a lock box, a lock core assembly and a runner assembly. The lock core assembly and a runner assembly are all located on the lock box; the lock core assembly includes a lock pin, a lock shaft, a lock fastener and a lock fastener; the lock pin moves back and forth on the lock shaft; and the runner assembly comprises a front wheel. The runner includes a turntable and a turntable shaft. The turntable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turntable shaft. The turntable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ront seat and the lock box in turn. The gear sleeve is on the turntable shaft and is located inside the lock box. The back seat of the runner is sleeved at the end of the turntable shaft and the gear and the back seat of the runner cooperate with the lock box. The rear seat of the runner is provided with a self-locking slot matched with the self-locking plate and a jacking rod matched with the unlocking fastener. Through the simpl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improves the security of the password lock, 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密码锁
,具体涉及一种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锁的更新迭代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就包括密码锁。密码锁因其简单的关锁方式、唯一的开锁方式、极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而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现在的密码锁多种多样,从原理上来说包括多拨式、转盘式、机械式、电子式、刷卡式、指纹式等密码锁,根据每一种密码锁分别有其优缺点。从机械式密码锁来说,其本身比较稳定、耐用,而且不需要电源,但是操作方法学起来比较慢、操作不方便、修改密码需要专业人员;同时,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没有自锁功能,容易被人通过尝试的方式开锁,因此其安全可靠性相对来说偏低。因此,机械密码锁领域需要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使机械密码锁使用方式更为简单,同时安全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旨在通过改进机械密码锁的结构,使其结构更为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有自锁功能,在一次选择密码之后实现开锁或者自锁,可防止尝试密码的行为,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盒、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均位于锁盒上。具体地说,所述的锁芯组件包括锁销、锁轴、开锁扣件和关锁扣件,所述的锁轴与锁盒连接,锁销上设有与锁轴配合的销孔,销孔内装有弹簧;所述的锁销上设有与开锁扣件配合的开锁卡槽和与关锁扣件配合的关锁卡槽,锁销的下部边缘还设置有啮合齿。锁销在锁轴的轴向上往复运动实现开锁和关锁动作,锁盒的侧壁面上设置有锁销口,用于开锁和关锁时锁销通过;销孔内的弹簧的一端与销孔底部接触,另一端与锁轴接触,在开锁时弹簧被压缩,为锁销提供回复力。在关锁状态下,关锁扣件与关锁卡槽卡合,锁销无法运动实现直接开锁;在开锁状态下,开锁扣件与开锁卡槽卡合,锁销无法自动复位实现关锁。所述的转轮组件包括转轮前座、转轮、齿轮、转轮后座和自锁片,转轮包括转盘和转盘轴,一般情况下转盘上设置有刻度或者色区作为密码,转盘连接到转盘轴的前端,转轮前座固定在锁盒上,转盘轴依次穿过转轮前座和锁盒;齿轮套在转盘轴上且位于锁盒内部,齿轮与锁销的啮合齿啮合,且齿轮的上表面与转轮前座接触抵紧;转轮后座套接在转盘轴的末端,且转轮后座通过螺栓与转盘轴紧固,齿轮通过联动结构与转盘轴或者转轮后座配合。所述的转轮后座上设有与自锁片联动配合的自锁槽和与开锁扣件配合联动的顶杆,顶杆固定于转轮后座顶部的圆周上,自锁片水平滑动或绕轴转动设于锁盒内,转轮后座跟随转盘轴朝齿轮运动后自锁片与自锁槽卡合。由于转盘轴与转轮后座套接并进行紧固,通过调节转轮转动即可带动转轮后座转动;顶杆位于转轮后座的圆周上,顶杆跟随转轮后座转动;当转轮后座朝齿轮运动时,顶杆也朝齿轮方向运动,且当顶杆与连接杆对正时,顶杆将连接杆推动,从而将开锁扣件推出开锁卡槽,锁销的锁定状态解除,此时转动转轮并通过齿轮带动锁销解锁;当顶杆未与连接杆对正时,顶杆无法推动连接杆,锁销不解除锁定状态,则此时齿轮与啮合齿咬死,转轮无法转动,不能实现开锁。此过程即密码锁的开锁过程。进一步的,所述的联动结构包括设于转轮后座顶端的联动槽、设于齿轮下表面的卡条,卡条的形状与联动槽对应,转轮后座跟随转盘轴轴向往复运动可实现齿轮与转轮后座的卡合或分离。若需要更改密码,则将转盘拨动到正确密码处并使联动槽与卡条对正卡合,将转轮后座与转盘轴的紧固螺栓松动,并转动转轮,实现密码的更改;将密码更改至新值后,重新紧固转轮后座与转盘轴,即完成密码的更改。再进一步的,转盘上设有锁孔,转盘轴内设有内芯,内芯与转盘轴配合,内芯在转盘轴内转动且内芯将转盘轴锁死或者解锁;其意义在于,所述的内芯将转轮锁死,使转轮无法周向运动和轴向拉动,使转轮失去解锁功能;内芯在转盘轴内转动后可解除锁死状态,恢复转轮的开锁功能。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将密码开锁与钥匙开锁的方式结合,增加开锁的难度,提高密码锁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的关锁扣件包括关锁铰接部、插片和关锁卡块,关锁铰接部位于锁盒内并与锁盒铰接,锁盒上设有插孔,插片的一边连接到关锁铰接部,插片的另一边穿过插孔伸到锁盒外部,所述的关锁卡块连接到关锁铰接部并与关锁卡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开锁扣件包括开锁铰接部、连接杆和开锁卡块,开锁铰接部位于锁盒内并与锁盒铰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到开锁铰接部,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开锁卡块,开锁卡块与开锁卡槽配合。再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锁销上设置有水平槽,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顶起触头,顶起触头穿过水平槽,顶杆随转轮后座转动后与顶起触头配合顶起开锁扣件。进一步的,作为自锁片的一种优选方案,自锁片为长条形,自锁片的一端与锁盒转动连接,自锁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自锁弹簧,自锁片的一侧边为弧形且与转轮后座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再进一步,所述锁盒的内底面设有导向条,锁销的背面设有定向条,定向条上设有与导向条滑动配合的导向凹槽;定向条还与自锁片接触。采用这种自锁片时,在开锁过程中转轮后座朝向齿轮运动,自锁片卡入自锁槽,使转轮后座无法再退回,若密码正确则可开锁,定向条将自锁片推出自锁槽;若密码错误则不可开锁,自锁片与自锁槽卡合锁死,以此实现防止尝试密码的行为。进一步的,作为自锁片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锁销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有第二自锁弹簧,自锁片设于滑槽内并在滑槽内滑动,且自锁片的一端与第二自锁弹簧接触,另一端与转轮后座的外表面紧密接触。采用这种自锁片时,在开锁过程中转轮后座朝向齿轮运动,自锁片卡入自锁槽,使转轮后座无法再退回,若密码正确则可开锁,锁销将自锁片带动离开自锁槽;若密码错误则不可开锁,自锁片与自锁槽卡合锁死,以此实现防止尝试密码的行为。再进一步,所述的锁销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开锁卡块和关锁卡块采用永磁体材料制成。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使开锁卡块和关锁卡块一直紧贴锁销的表面,提高开锁卡块与开锁卡槽、关锁卡块与关锁卡槽卡合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再进一步,为了便于转轮后座的自动回复,所述的转轮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转盘轴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齿轮接触,另一端与转轮后座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的结构简单,实现容易,配合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成本低廉。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锁片和自锁槽结构,在使用转轮进行开锁时只提供一次选择密码的机会,防止出现尝试密码的行为,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视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右视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的配合结构左视图。图9是开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转轮后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转轮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盒(1)、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均位于锁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组件包括锁销(5)、锁轴(4)、开锁扣件(8)和关锁扣件(7),所述的锁轴与锁盒连接,锁销上设有与锁轴配合的销孔(504),销孔内装有弹簧;所述的锁销上设有与开锁扣件配合的开锁卡槽(502)和与关锁扣件配合的关锁卡槽(501),锁销的下部边缘还设置有啮合齿(505);所述的转轮组件包括转轮前座(3)、转轮(2)、齿轮(9)、转轮后座(6)和自锁片(10),转轮包括转盘(201)和转盘轴(202),转盘连接到转盘轴的前端,转轮前座固定在锁盒上,转盘轴依次穿过转轮前座和锁盒;齿轮套在转盘轴上且位于锁盒内部,齿轮与锁销的啮合齿啮合,且齿轮的上表面与转轮前座接触抵紧;转轮后座套接在转盘轴的末端,齿轮通过联动结构与转盘轴或者转轮后座配合;所述的转轮后座上设有与自锁片联动配合的自锁槽和与开锁扣件配合联动的顶杆(601),顶杆固定于转轮后座顶部的圆周上,自锁片水平滑动或绕轴转动设于锁盒内,转轮后座跟随转盘轴朝齿轮运动后自锁片与自锁槽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包括锁盒(1)、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锁芯组件和转轮组件均位于锁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组件包括锁销(5)、锁轴(4)、开锁扣件(8)和关锁扣件(7),所述的锁轴与锁盒连接,锁销上设有与锁轴配合的销孔(504),销孔内装有弹簧;所述的锁销上设有与开锁扣件配合的开锁卡槽(502)和与关锁扣件配合的关锁卡槽(501),锁销的下部边缘还设置有啮合齿(505);所述的转轮组件包括转轮前座(3)、转轮(2)、齿轮(9)、转轮后座(6)和自锁片(10),转轮包括转盘(201)和转盘轴(202),转盘连接到转盘轴的前端,转轮前座固定在锁盒上,转盘轴依次穿过转轮前座和锁盒;齿轮套在转盘轴上且位于锁盒内部,齿轮与锁销的啮合齿啮合,且齿轮的上表面与转轮前座接触抵紧;转轮后座套接在转盘轴的末端,齿轮通过联动结构与转盘轴或者转轮后座配合;所述的转轮后座上设有与自锁片联动配合的自锁槽和与开锁扣件配合联动的顶杆(601),顶杆固定于转轮后座顶部的圆周上,自锁片水平滑动或绕轴转动设于锁盒内,转轮后座跟随转盘轴朝齿轮运动后自锁片与自锁槽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结构包括设于转轮后座顶端的联动槽(602)、设于齿轮下表面的卡条(901),卡条的形状与联动槽对应,转轮后座跟随转盘轴轴向往复运动实现齿轮与转轮后座的卡合或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上设有锁孔(12),转盘轴内设有内芯,内芯与转盘轴配合,内芯在转盘轴内转动且内芯将转轮锁止或者解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单触发机械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关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富
申请(专利权)人:袁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