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广专利>正文

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及密码钥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04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主要用于大门、保险箱(柜)。提供一种从根本上消除技术性开启锁的可能性,且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极为迅速便捷,可以满足任何极端的安全需求。一种不对码开启机械密码锁装置,至少包括锁芯、外锁芯、销栓、转筒,其特征在于:销栓设置在外锁芯,可以多达9‑15个左右的转筒依次套装在外锁芯,销栓连接锁芯和所有转筒,所有转筒分别设有对应销栓的凹槽,与销栓活动配合,可使销栓在开锁后还原锁定状态,在所有转筒的外端口还分别设有拨凸。密码钥匙为圈盘形,在盘面不同半径的圆周上分别随机设有对应转筒拨凸的拨牙,盘的另一面设有基准点,中心为圆形的空洞,不管多少转筒,密码钥匙最多在两圈之内即可将锁打开。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及密码钥匙
本专利技术为可用于一种大门、保险箱(柜)的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保险箱(柜)所使用的机械密码锁弊病在于:机械密码锁有的则因其技术上的缺陷而可通过手感,或用听的方式被技术性开启;有的则结构复杂而笨重,操作麻烦,或密码过多,时间一久极易遗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至少包括锁芯、外锁芯、销栓、转筒,其特征在于:销栓设置在外锁芯,转筒多个依次套装在外锁芯,转筒分别设有对应销栓的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与销栓活动配合,可使落入的销栓在开锁后还原锁定状态,销栓连接锁芯和所有转筒,转筒的外端面分别设有拨凸,转筒连接一限位机构,来保证转筒定位和设置安全。优选方案1:特征在于:转筒一端带有向内的圈底,在圈底端面上设有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转筒的外端面分别设有拨凸;外锁芯内连体一圆筒,圆筒内设置锁芯,圆筒上设置销栓和依次套装多个转筒,靠近锁芯的转筒连接限位销与锁芯限位配合。优选方案2:特征在于:转筒一端带有向外的裙边,在裙边的端面上设有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外锁芯为两个圆筒的连体形,一圆筒设置锁芯,两圆筒的连接段设有销栓,另一圆筒里设置依次套装的多个转筒,最外层的转筒连接一限位销与外锁芯限位配合。一种密码钥匙,其特征在于:密码钥匙为圈盘形,在盘面不同半径的圆周上分别随机设有拨牙,分别对应转筒外端面拨凸,两者旋转配合,锁可被开启;盘的另一面设有基准点,基准点为盘面拨牙带所有转筒v形凹槽为一个完整的v形凹槽的形成点;中空的圆形,为套在锁芯或中心转筒上进行开锁操作而起准确定位的作用。其原理是:当推进密码钥匙转动,密码钥匙上的拨牙便会分别与所有转筒外端面拨凸一一对应连接,带相应的所有转筒凹槽正对销栓,使销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所有转筒共同构成的凹槽,与锁芯分离,手旋锁芯,锁被开启;再旋锁芯至开锁前的位置,转密码钥匙,销栓在转筒凹槽的作用下上升连接锁芯,还原锁定状态,即可退出钥匙,同时打乱密码。所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是:提供一种从根本上排除技术性开启锁的可能性,且结构简单,更安全可靠,操作便捷的更好的不用对码即可迅速开启的机械密码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方案1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正视图图2为图1的右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优选方案2正视图图4为图3右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方案1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的正视图图6为图5密码钥匙右剖视图。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如图所示,一种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装置,至少包括外锁芯1、锁芯2、销栓3、转筒4-4’,其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以9个转筒4依次套装在外锁芯1,所有转筒4-4’分别设有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4a,对应销栓,在转筒4的外端面还分别设有拨凸4b,锁芯2设置在外锁芯1,销栓3设置在外锁芯1,连接锁芯2和所有转筒4,转筒4还连接一限位机构,外锁芯1以固定孔1a与门栓底板固定,锁芯2右端设置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故不再描述。优选方案1:见图1、图2,转筒4右端都带有向内的圈底,在圈底端面(最里层的转筒4因为要起到定位、承力的作用而厚得多,可不设圈底而为内壁)上都设有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4a,与销栓3活动配合,可使开启的销栓3还原锁定,外锁芯1内连体一圆筒,圆筒内设置锁芯2,圆筒上设置销栓3和层层叠套9个转筒4,靠锁芯2的转筒4连接限位销5与锁芯2上的环形凹槽限位配合,限位销5可均布3-5个,该转筒4由于要定位、承载其他转筒4而增加了厚度,靠锁芯2的转筒4的限位也可以不设限位销5:将和与锁芯2重叠的左段转化为锁芯2、右段和上一层的转筒4连为一体形,而起到限位的作用,右段的转筒4也就相当于圈底了。优选方案2:见图3、图4,转筒4-4’右端都带有向外的裙边,在裙边的端面上都设有v(也可为减小开口宽度的单向旋转还原锁定的|_/)形凹槽4a,外锁芯1为两个圆筒的连体形,上圆筒设置锁芯2,两圆筒的连接段设有销栓3,下圆筒里层层叠套设置9个转筒4-4’,中心转筒4’为带密封的端面,筒内或可填充圆木使其在外力强拉时不变形,在增强其厚度时,端面周边上改设拨凸4b为凹槽4’b更合理些;设最外层的转筒4连接限位销5与外锁芯1内的环形凹槽限位配合,限位销5可均布3-5个,基于上个方案同样的理由,该转筒4也加厚。密码钥匙:见图5、图6,密码钥匙6为中空的环形圈盘形,最外层的带有凸出的拨牙6b的形,是为了尽可能减小密码钥匙6的体积而采取的一种可以的定型,盘面平面上不同半径的圆周上设有拨牙6b,分别对应转筒4-4’外端面拨凸4b或(方案2)凹槽4’b,密码钥匙6设有对应外锁芯1上标记的线形基准点6a,拨牙6b或拨凸4b高度大致相等,拨牙6b或拨凸4b的宽度宜窄不宜宽,这样,密码钥匙6拨牙6b全部能容易快速进入转筒4端面进行旋转操作,最慢也不会达到两圈,快的话,一圈(甚至半圈)不到就可开锁。其原理是:将密码钥匙6套入锁芯2或方案2应首先将相应的拨牙6b插入转筒凹槽4’b,沿正确的方向转动,当密码钥匙6上的拨牙6b分别与所有外端面转筒拨凸4b-4’b一一对应连接时,即使所有转筒4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凹槽4a,再继续旋转密码钥匙6,使密码钥匙6基准点6a对准外锁芯1的标记时,所有转筒凹槽4a-4’a即正对销栓3,销栓3便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所有转筒4-4’共同构成的完整凹槽4a4’a,与锁芯2分离,手旋锁芯2,锁被开启;再旋锁芯2至开锁前的位置,转密码钥匙6,销栓3在转筒凹槽4a4’a的作用下上升连接锁芯2,还原锁定状态,即可退出密码钥匙6,同时打乱密码。真正的密码钥匙拨牙6b是不可能象图中显示的如此整齐的,便于画图、看图而已。优选方案1的结构紧凑简单合理,而优选方案2其结构虽显较大,但处大半径上的转筒4a,增加了其秘钥量的精度;若特种需要,容易将其分解为两把钥匙,两人保管;密码钥匙也可以折半活动连接来缩小体积而便于携带。有益效果:上述优选方案虽只选择了9个转筒,若以其一个转筒100个码数来算,9个100相乘就是100亿亿!100亿亿的码量!而10-15个转筒,也是一个可选的数,甚至更多,再多也是两圈不到即可打开,任何人都很容易掌握操作,操作熟练的话,也就几2-3秒钟便可开锁!其实,限位销是可完全遮盖对该转筒v形凹槽的可能有任何感觉,同时,该转筒本身一手遮天是死死的托住销栓,也难以对其他转筒有感觉,再则,这样多的转筒控制一个几无感觉的“轻微”的销栓,你即便操作任何一个转筒也不可能有任何感觉,显然,如果不来“强暴力”,是不可能有开锁的可能的,这从根本上排除技术性开启锁的可能性,且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极高,非常耐用,不需记密码的密码锁,操作极为方便迅捷,可完全满足任何极端的安全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及密码钥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至少包括锁芯、外锁芯、销栓、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至少包括锁芯、外锁芯、销栓、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栓设置在所述外锁芯,所述转筒多个依次套装在所述外锁芯,所述转筒分别设有对应所述销栓的凹槽,所述转筒的外端面设有拨凸,所述销栓连接所述锁芯和所有所述转筒,所述转筒连接一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一端带有向内的圈底,在所述圈底端口上设有凹槽,所述外锁芯内连体一圆筒,所述圆筒上设置所述销栓和所述转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广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