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85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包括蚯蚓田,蚯蚓田的侧边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有八个,且相邻收集盒之间通过卡槽和内卡槽连接,蚯蚓田的正中间设置有震动音响,收集盒包括盒盖和盒底,且盒盖与盒底通过转轴连接,盒盖的内表面设置有蚯蚓夹槽,蚯蚓夹槽的内部设置有蚯蚓夹,蚯蚓夹槽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控温器,盒底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单向门,盒底的前端面设置有透气槽,透气槽的下方设置有收集孔,且收集孔贯通盒底与单向门的前端面连接,盒底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源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高效的采集蚯蚓,保证了蚯蚓的存活率,缩减了蚯蚓的采集时间,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A collection box for earthwor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llection frame for earthworms, which comprises an earthworm field, a collection box on the side of the earthworm field, eight collection boxes, and the adjacent collection boxes are connected by a card slot and an inner card slot, and a vibration soun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earthworm field. The collection box includes a box cover and a box bottom, and the box cover and the box bottom are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haf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ox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earthworm clamp groov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arthworm clamp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earthworm clamp, one side of the earthworm clamp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plate, the other side of the he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ermost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ng groove, one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llect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one-way door, and the front face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groove and a ventilation groove.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on hole, and the collection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one-way door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box, and the back end 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cord. The invention can collect earthworm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ensure the survival rate of earthworms, reduce the collection time of earthworms, reduce the labor co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蚯蚓用采集框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植物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蚯蚓用采集框。
技术介绍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蚯蚓的生活习性分为六喜、六惧。六喜为喜阴暗、喜潮湿、喜静、喜温暖、喜酸甜、喜独居。六惧为畏光、畏震、畏浸性、畏盐、畏辣、畏冷热。由于蚯蚓有让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以及其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自然产出的蚯蚓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开始有养殖蚯蚓的农户出现,但蚯蚓售卖前,需要把它与泥土分离,目前蚯蚓的采集多大停留在人工采集阶段,而人工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工,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蚯蚓用采集框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采集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蚯蚓用采集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包括蚯蚓田,所述蚯蚓田的侧边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有八个,且相邻收集盒之间通过卡槽和内卡槽连接,所述蚯蚓田的正中间设置有震动音响,所述收集盒包括盒盖和盒底,所述盒盖位于盒底的上方,且盒盖与盒底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盒盖的内表面设置有蚯蚓夹槽,所述蚯蚓夹槽的内部设置有蚯蚓夹,所述蚯蚓夹槽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控温器,所述盒底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单向门,所述盒底的前端面设置有透气槽,透气槽有三个,所述透气槽的下方设置有收集孔,且收集孔贯通盒底与单向门的前端面连接,所述盒底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源线。优选的,所述单向门的上端与收集槽通过合页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槽和内卡槽与盒底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蚯蚓夹槽上设置有松紧带,且松紧带的下表面与蚯蚓夹的上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控温器与加热板和电源线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蚯蚓用采集框,通过设置震动音响,使蚯蚓田里的蚯蚓因感知到震动而变得不安,开始寻觅震动小的地方,而蚯蚓田外侧的收集盒因离震动音响较远,震动小,蚯蚓然后会爬过去,此设备利用了蚯蚓本身的生活习性,快速、有效的采集蚯蚓,且对蚯蚓没有造成伤害,保证了蚯蚓的存活率。2、该蚯蚓用采集框,通过设置收集孔和单向门,蚯蚓乱窜到收据盒外,穿过收集孔,顶开轻薄的单向门,便会进入收集盒,单向门因比收集孔大,只可以朝内侧开启,蚯蚓不但进入收集盒便无法出去,这样过不了几分钟收集盒内部便会装满蚯蚓,极大地缩减了蚯蚓的采集时间,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解决了人工采集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的问题,而收集盒内部放置的腐烂的果肉,也可以让蚯蚓高兴的饱餐一顿。3、该蚯蚓用采集框,通过设置控温器和加热板可以实时的控制收集盒内部的温度,让收集盒内部一直保存在蚯蚓最适宜的20°至27°之间,大大的提高了蚯蚓的存活率。4、该蚯蚓用采集框,通过设置卡槽和内卡槽,可以把收集盒随意拼接成长宽不一的采集框形态,这样便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蚯蚓田,不必担心自家的蚯蚓田无法适用单一形态的采集框,减少了采集框的储备,节省了成本。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能快速、有效的采集蚯蚓,且对蚯蚓没有造成伤害,保证了蚯蚓的存活率,极大地缩减了蚯蚓的采集时间,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解决了人工分离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的问题,可以随意拼接,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收集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蚯蚓采集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收集盒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收集盒的后视图。图中:1收集盒、2卡槽、3蚯蚓田、4震动音响、5盒盖、6盒底、7蚯蚓夹槽、8蚯蚓夹、9加热板、10控温器、11收集槽、12单向门、13内卡槽、14收集孔、15透气槽、16转轴、17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包括蚯蚓田3,蚯蚓田3的侧边设置有收集盒1,收集盒1有八个,且相邻收集盒1之间通过卡槽2和内卡槽13连接,蚯蚓田3的正中间设置有震动音响4,收集盒1包括盒盖5和盒底6,盒盖5位于盒底6的上方,且盒盖5与盒底6通过转轴16连接,盒盖5的内表面设置有蚯蚓夹槽7,蚯蚓夹槽7的内部设置有蚯蚓夹8,蚯蚓夹8用于夹取蚯蚓,蚯蚓夹槽7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9,加热板9用于给收集盒1内部加温,加热板9的另一侧安装有控温器10,用于感应收集盒1内部温度和调控加热板9,盒底6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11,用于放置腐烂的果肉和采集蚯蚓,收集槽1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单向门12,单向门12用于限制蚯蚓的进出,盒底6的前端面设置有透气槽15,透气槽15有3个,透气槽1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孔14,且收集孔14贯通盒底6与单向门12的前端面连接,盒底6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源线17。单向门12的上端与收集槽11通过合页连接。卡槽2和内卡槽13与盒底6焊接连接。蚯蚓夹槽7上设置有松紧带,且松紧带的下表面面与蚯蚓夹8的上表面贴合。控温器10与加热板9和电源线17均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蚯蚓田3的正中间放有震动音响4,让蚯蚓受到震动下,慌忙的寻觅震动小的地方,爬到了收集盒1的外侧,穿过收集孔14,顶开轻薄的单向门12,进入安静的收集槽11内,收集槽11内部放置的腐烂的果肉,可以让蚯蚓们饱餐一顿,由于单向门的阻挡蚯蚓无法爬出收集槽11,这样便可快速的采集蚯蚓,农户直接翻开盒盖5便可取出收集好的蚯蚓,使采集过程变得快速、安全,大大的保障了蚯蚓的存活率,减少了人员采集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包括蚯蚓田(3),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田(3)的侧边设置有收集盒(1),收集盒(1)有八个,且相邻收集盒(1)之间通过卡槽(2)和内卡槽(13)连接,所述蚯蚓田(3)的正中间设置有震动音响(4),所述收集盒(1)包括盒盖(5)和盒底(6),所述盒盖(5)位于盒底(6)的上方,且盒盖(5)与盒底(6)通过转轴(16)连接,所述盒盖(5)的内表面设置有蚯蚓夹槽(7),所述蚯蚓夹槽(7)的内部设置有蚯蚓夹(8),所述蚯蚓夹槽(7)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9),所述加热板(9)的另一侧安装有控温器(10),所述盒底(6)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1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单向门(12),所述盒底(6)的前端面设置有透气槽(15),透气槽(15)有三个,所述透气槽(15)的下方设置有收集孔(14),且收集孔(14)贯通盒底(6)与单向门(12)的前端面连接,所述盒底(6)的后端面设置有电源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蚯蚓用采集框,包括蚯蚓田(3),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田(3)的侧边设置有收集盒(1),收集盒(1)有八个,且相邻收集盒(1)之间通过卡槽(2)和内卡槽(13)连接,所述蚯蚓田(3)的正中间设置有震动音响(4),所述收集盒(1)包括盒盖(5)和盒底(6),所述盒盖(5)位于盒底(6)的上方,且盒盖(5)与盒底(6)通过转轴(16)连接,所述盒盖(5)的内表面设置有蚯蚓夹槽(7),所述蚯蚓夹槽(7)的内部设置有蚯蚓夹(8),所述蚯蚓夹槽(7)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板(9),所述加热板(9)的另一侧安装有控温器(10),所述盒底(6)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11)内壁的一侧安装有单向门(12),所述盒底(6)的前端面设置有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