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49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所有水管的上端均连通一逐渐向中心处折弯旋进的上连通管,该上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出水口,该上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上端连通,所有水管的下端均连通与上连通管折弯旋进方向相反的下连通管,该下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进水口,该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连通管、水管和下连通管内的水流形成相互干扰、相互扰流的流道,降低了水流的速度,增加了换热的时间,而翅片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管内水流的速度和换热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效率,提高了出水口处的水温,使热烟气和冷水之间的换热效果更好,能量回收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
本技术属于热管省煤器结构改进
,尤其是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省煤器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气余热的一种装置,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边框2、热管、隔板8和联箱1,边框两侧、底部、上端面、前侧上端和后侧上端均设置带有保温层的挡板,边框前侧下端为进烟口,后侧下端为出烟口,边框内安装的隔板上嵌入多个热管,每个热管下端9位于进烟口和出烟口之间的边框内,每个热管上端6位于隔板上方的边框内,每个热管上端的外缘均套装一水管4,每行水管的上端均通过一个行方向的上连通管3相互连通,每行水管的下端均通过一个行方向的下连通管7相互连通,所有上连通管的一侧连通一列管15,所有下连通管的一侧连通一列管,所有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的另一侧均连通上述联箱,在上方的列管一端设置出水口5,在联箱另一端的下方设置进水口11,联箱底部设置出渣口10,上述水管、上连通管、下连通管和列管内的水将热管自热烟气吸收的热量吸收后从出水口排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上连通管、下连通管、水管和列管均为直管,水流速度较快,换热效果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水管上端和下端水循环方向相反、水流相互干扰且流速变慢但换热效果更好的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包括边框、热管、隔板,边框前侧下端为进烟口,后侧下端为出烟口,边框内安装的隔板上嵌入多个热管,每个热管上端位于隔板上方的边框内,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热管的横向和纵向均为奇数,每个热管上端的外缘均套装一水管,所有水管的上端均连通一逐渐向中心处折弯旋进的上连通管,该上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出水口,该上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上端连通,所有水管的下端均连通与上连通管折弯旋进方向相反的下连通管,该下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进水口,该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下端连通。而且,所述上连通管一侧端部向另一侧端部为逆时针方向的折弯旋进,所述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向一侧端部为顺时针方向的折弯旋出。而且,所述上连通管包括横管和纵管,横管与横向方向的水管上端连通,纵管与纵向方向的水管上端连通,第一个横管和最后一个横管之间的纵管和横管依次首尾相连。而且,所述下连通管包括横管和纵管,横管与横向方向的水管下端连通,纵管与纵向方向的水管下端连通,第一个横管和最后一个横管之间的纵管和横管依次首尾相连。而且,所述水管内的热管上端外缘设置有翅片,该翅片用于降低水的流速和增加换热面积。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水管上端设置有上连通管,水管下端设置有下连通管,下连通管上设置有进水口,上连通管上设置有出水口,位于水管内的热管上端外缘设置有翅片,通过上连通管、水管和下连通管内的水流形成相互干扰、相互扰流的流道,降低了水流的速度,增加了换热的时间,而翅片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管内水流的速度和换热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效率,提高了出水口处的水温,使热烟气和冷水之间的换热效果更好,能量回收更彻底,使锅炉给水温度高,节省了锅炉的燃料,降低了使用成本,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省煤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连通管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连通管的示意图;图4是热管上端外缘设置翅片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截面图;图6是图1的水管、联箱等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边框2、热管、隔板8,边框前侧下端为进烟口,后侧下端为出烟口,边框内安装的隔板上嵌入多个热管,每个热管上端位于隔板上方的边框内,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最外侧的热管的横向和纵向均为奇数,每个热管上端的外缘均套装一水管4,所有水管的上端均如图2所示的连通一逐渐向中心处折弯旋进的上连通管,该上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出水口5,该上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上端连通,所有水管的下端均连通如图3所示的与上连通管折弯旋进方向相反的下连通管,该下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进水口11,该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下端连通。本实施例中,图2、3中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的四个最外侧横向和纵向均为5个,内侧一圈的四个侧边均为四个,逐渐向内侧,依次为3个和2个,中心处有一个热管14。如图2所示,上连通管一侧端部(右上角)向另一侧端部(中心处水管)为逆时针方向的折弯旋进。如图3所示,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中心处水管)向一侧端部(左下角)为顺时针方向的折弯旋出。上连通管包括9个横管13和8个纵管12,横管与横向方向的水管上端连通,纵管与纵向方向的水管上端连通,连接出水口的第一个横管和连接中心处水管的最后一个横管之间的纵管和横管依次首尾相连。下连通管包括9个横管和8个纵管,横管与横向方向的水管下端连通,纵管与纵向方向的水管下端连通,连接中心处水管的第一个横管和连接进水口的最后一个横管之间的纵管和横管依次首尾相连。为了进一步降低水的流速且增加换热面积,在水管内的热管上端外缘设置有翅片16,水在热管与水管之间的空间15内流动时受到翅片的阻挡,流速降低且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增大。本技术中,省略了传统技术的联箱,而且上连通管、水管和下连通管内的水流形成相互干扰、相互扰流的流道,降低了水流的速度,增加了换热的时间,而翅片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水管内水流的速度和换热面积,增加了热交换的效率,提高了出水口处的水温,使热烟气和冷水之间的换热效果更好,能量回收更彻底,使锅炉给水温度高,节省了锅炉的燃料,降低了使用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包括边框、热管、隔板,边框前侧下端为进烟口,后侧下端为出烟口,边框内安装的隔板上嵌入多个热管,每个热管上端位于隔板上方的边框内,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热管的横向和纵向均为奇数每个热管上端的外缘均套装一水管,所有水管的上端均连通一逐渐向中心处折弯旋进的上连通管,该上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出水口,该上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上端连通,所有水管的下端均连通与上连通管折弯旋进方向相反的下连通管,该下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进水口,该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下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包括边框、热管、隔板,边框前侧下端为进烟口,后侧下端为出烟口,边框内安装的隔板上嵌入多个热管,每个热管上端位于隔板上方的边框内,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热管的横向和纵向均为奇数每个热管上端的外缘均套装一水管,所有水管的上端均连通一逐渐向中心处折弯旋进的上连通管,该上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出水口,该上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上端连通,所有水管的下端均连通与上连通管折弯旋进方向相反的下连通管,该下连通管伸出边框的一侧端部设置进水口,该下连通管另一侧端部与中心处的水管下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省煤器水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通管一侧端部向另一侧端部为逆时针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荣孙伯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普惠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