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8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包括训练架,所述训练架包括顶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顶架包括边架、连接杆和填充块,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柱、横杆、推杆和充气泵,所述底座包括主座、盖板、安全气囊和辅助座,所述辅助座设有升降台;上下滑动推杆,按压充气泵对安全气囊充气,安全气囊保护训练者,上下滑动推杆锻炼双臂做好热身工作;主座存放安全气囊,通过盖板的水槽排去雨天积水;连接杆和边架既适用竖直方向引体向上,也适用引体向上行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场合保护锻炼者,做好热身工作,提供多种锻炼方式,实用性很强,适合推广使用。

A safe and stable pull up boos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tness equipment, and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safe and stable pull-up booster, including a training rack, which comprises a top rack, a support rack and a base. The top rack comprises a side rack, a connecting rod and a filling block. The support rack comprises a main prop, a crossbar, a push rod and an inflatable pump. The base comprises a main seat, a cover plate, a safety airbag and an auxiliary seat. The auxiliary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latform;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push rods are used to inflate the airbag by pressing the air pump; the airbag protects the trainer;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push rods are used to train the arms to warm up; the main seat stores the airbag and drains the rain through the flume of the cover plate.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ide frame are suitable for both vertical direction and upward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tects the exerciser on many occasions, does well in warm-up work, and provides various exercise metho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
技术介绍
利用单杠和双杠训练引体向上能力是体育训练的一个基本项目,很多初学者往往由于体能、经验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要领,因此难以完成训练,容易从单杠和双杠上脱手落下,如果训练者落地重心不稳,容易扭伤双腿,跌落在地面。中国专利CN203342272U公开了一种能够锻炼平衡能力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在支架上端安装有横梁,聚氨酯上衣的两肩部分别连接两个助力绳的一端,助力绳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还包括球体,球体上安装有平衡板,平衡板左右两侧的下端部安装有弹簧;训练者在训练中出现身体倾斜和重心不稳的情况时,在聚氨酯上衣的保护下,该助力器能够防止训练者摔倒。但是聚氨酯上衣长期放置在室外,容易损坏,且难以保证其清洁程度,不适用于室外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多场合保护锻炼者、做好热身工作和提供多种锻炼方式的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包括训练架,所述训练架包括顶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顶架包括边架、连接杆和填充块,所述连接杆与边架滑动连接,所述边架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柱、横杆、推杆和充气泵,所述横杆的两端与主支柱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数量是2,所述推杆均与横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面与充气泵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泵与边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柱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主座、盖板、安全气囊和辅助座,所述盖板与主座滑动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边角与主座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进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辅助座设有升降台。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块包括一号填充块和二号填充块,所述一号填充块与边架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填充块设有外限位头,所述外限位头的高度小于二号填充块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填充块的长度小于二号填充块的长度,所述二号填充块与连接杆的数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有限位板和水槽,所述水槽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是3-5°。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气囊设有出气管和出气塞,所述出气塞与出气管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设有内螺纹,所述出气塞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气塞设有内塞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训练者通过上下滑动推杆,既可以按压充气泵对安全气囊充气,使安全气囊在训练过程中保护训练者,同时通过上下滑动推杆锻炼双臂做好热身工作,训练者调节升降台的高度,提高热身工作的舒适度;(2)通过主座存放安全气囊,并通过盖板上的水槽排去雨天积水,使得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学校室内外体育教学,也适用于社区公共健身活动区域;(3)本技术设有多数量的连接杆,训练者能够在不同的连接杆中转换双手进行双腿离地行进,同时,训练者滑动连接杆,在边架上做单独的引体向上训练。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多场合保护锻炼者,做好热身工作,提供多种锻炼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边架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出气管和出气塞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顶架,2-支撑架,3-底座,11-边架,12-连接杆,13-一号填充块,14-二号填充块,15-外限位头,21-主支柱,22-横杆,23-推杆,24-充气泵,31-主座,32-盖板,33-辅助座,34-升降台,35-限位板,36-水槽,37-出气管,38-出气塞,39-内塞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包括训练架,训练架包括顶架1、支撑架2和底座3,顶架1包括边架11、连接杆12和填充块,连接杆12与边架11滑动连接,各个连接杆12之间的距离相等,训练者能够在不同的连接杆12上转换双手进行双腿离地行进,边架11与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架2包括主支柱21、横杆22、推杆23和充气泵24,横杆22的两端与主支柱21滑动连接,推杆23的数量是2,推杆23均与横杆22的底面固定连接,横杆22的顶面与充气泵24固定连接,充气泵24与边架11固定连接;主支柱21的底端与底座3固定连接,底座3包括主座31、盖板32、安全气囊和辅助座33,盖板32与主座31滑动连接,安全气囊的边角与主座31的内壁固定连接,安全气囊的进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24的出气口连接,辅助座33设有升降台34。其中,填充块包括一号填充块13和二号填充块14,一号填充块13与边架11滑动连接,一号填充块13设有外限位头15,外限位头15的高度小于二号填充块14的高度;向靠近二号填充块14的方向推动一号填充块13将一号填充块13顶出边架11,再反方向推动一号填充块13使其复位,外限位头15防止一号填充块13滑出边架11,滑动连接杆12使其靠近相邻的连接杆12,训练者能够在边架11上引体向上,借助升降台34调节填充块。其中,一号填充块13的长度小于二号填充块14的长度,二号填充块14与连接杆12的数量相等。其中,盖板32设有限位板35和水槽36,水槽36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是3-5°,通过限位板35方便滑动盖板32,通过倾斜的水槽36将雨天积水排出。其中,安全气囊设有出气管37和出气塞38,出气塞38与出气管37螺纹连接,训练结束后,旋转出气塞38将安全气囊中的气体排出,将安全气囊收纳进主座31内,滑动盖板32。其中,出气管37设有内螺纹,出气塞38设有外螺纹,出气塞38设有内塞头39,内塞头39的外径大于出气管37的内径,防止出气管37与出气塞38完全分离。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述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包括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包括顶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顶架包括边架、连接杆和填充块,所述连接杆与边架滑动连接,所述边架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柱、横杆、推杆和充气泵,所述横杆的两端与主支柱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数量是2,所述推杆均与横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面与充气泵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泵与边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柱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主座、盖板、安全气囊和辅助座,所述盖板与主座滑动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边角与主座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进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辅助座设有升降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包括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架包括顶架、支撑架和底座,所述顶架包括边架、连接杆和填充块,所述连接杆与边架滑动连接,所述边架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主支柱、横杆、推杆和充气泵,所述横杆的两端与主支柱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数量是2,所述推杆均与横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顶面与充气泵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泵与边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柱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主座、盖板、安全气囊和辅助座,所述盖板与主座滑动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边角与主座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气囊的进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辅助座设有升降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稳固的引体向上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派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