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865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5 00:27
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包括:淬火槽、行走导轮、支撑架、吊栏、辊棒和料筐;淬火槽的两侧顶端设有行走轨道,行走导轮可沿着行走轨道行进;支撑架安装在行走导轮上,行走导轮带动支撑架移动;吊栏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架中,包括上框、底座和垂直连接件,上框通过吊线连接至支撑架的顶部,吊栏通过吊线的牵引实现在支撑架中的升降运动;底座上均匀地平行排布有多根辊棒,辊棒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上,使得辊棒可在底座上进行自转;料筐安装在辊棒上,多根辊棒同步自转时,料筐沿着多根辊棒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紧凑,节省能源和场地,降低了投资成本。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for quench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moving device for a quench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quenching tank, a walking guide wheel, a support frame, a hanging rail, a roll bar and a basket; two sides of the quenching tank are provided with walking tracks at the top, and the walking guide wheel can travel along the walking track;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installed on the walking guide wheel, and the walking guide wheel drives the supporting frame to move; and the hanging rail can be lif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hanging rail. The upper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by a suspension line, and the lifting movement of the suspension rail is realized by the traction of the suspension line; a plurality of rollers are arranged evenly and horizontally on the base, and the rotating axles of the rollers are fixed on the base through bearings, so that the rollers can be placed on the base. The material basket is mounted on the roller rod, and the material basket moves along the roller rod when several rollers rotate synchronous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saving energy and site, and reducing investment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热处理工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较大的轮毂制造企业普遍采用淬火架淬火后,再转移到另外的平移转移小车上,然后小车转送到下一工序。由于传统淬火架淬火后再转移到转送小车上,然后小车再把工件进行转移,这样不仅占用了用户的空间,还多出了很多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行走导轮、支撑架、吊栏、辊棒和料筐;所述淬火槽具有U型截面,淬火槽的两侧顶端设有行走轨道;所述行走导轮安装在行走轨道中,行走导轮可沿着行走轨道行进;所述支撑架安装在行走导轮上,行走导轮带动支撑架移动;所述吊栏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架中,吊栏包括上框、底座和垂直连接件,所述垂直连接件连接在上框和底座之间,所述上框通过吊线连接至支撑架的顶部,吊栏通过吊线的牵引实现在支撑架中的升降运动;所述底座上均匀地平行排布有多根辊棒,所述辊棒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上,使得辊棒可在底座上进行自转;所述料筐安装在辊棒上,多根辊棒同步自转时,料筐沿着多根辊棒移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所述吊栏的两侧设有垂直导轨,垂直连接件上固定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伸入垂直导轨中并与垂直导轨相配合,使得吊栏沿着垂直导轨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垂直导轨采用C型槽钢制成。所述上框上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吊线相配合,用于约束吊线的牵引路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紧凑,可省去庞大繁杂昂贵的原传统机构,既节省了材料和用户场地,又降低了投资成本,使用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行走导轮和行走轨道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辊棒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导向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的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包括:淬火槽1、行走导轮2、支撑架3、吊栏4、辊棒5和料筐6。需要注意的是,图中两处显示的料筐6表示料筐6在支撑架3中的升降路径,并非表示数量。淬火槽1具有U型截面,淬火槽1的两侧顶端设有行走轨道7。如图3所示,行走导轮2安装在行走轨道7中,行走导轮2可沿着行走轨道7行进。支撑架3安装在行走导轮2上,行走导轮2带动支撑架3移动。吊栏4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架3中,吊栏4包括上框8、底座9和垂直连接件10,垂直连接件10连接在上框8和底座9之间,具体连在端部之间。上框8通过多根吊线11连接至支撑架3的顶部,吊栏4通过吊线11的牵引实现在支撑架3中的升降运动。上框8上安装有滑轮16,滑轮16与吊线11相配合,用于约束吊线11的牵引路径。底座9上均匀地平行排布有多根辊棒5,辊棒5的具体结构参见图4,转轴12两端通过轴承13固定在底座9上,使得辊棒5可在底座9上进行自转。料筐6安装在辊棒5上,多根辊棒5同步自转时,料筐6沿着多根辊棒5移动。吊栏4的两侧设有垂直导轨14,垂直连接件10上固定有导向件15,如图5所示,导向件15伸入垂直导轨14中并与垂直导轨14相配合,使得吊栏4沿着垂直导轨14进行升降运动,防止吊栏4产生摆动。优选地,垂直导轨14可采用C型槽钢制成。使用时,行走导轮2沿着行走轨道7行进,带动支撑架3整体的行进,实现料筐6沿行走轨道7方向的移动;而吊栏4通过吊线11的牵引在支撑架3中进行升降运动,带动料筐6在支撑架3中垂直移动;通过多根辊棒5的同步自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料筐6沿着辊棒5移动,进一步实现料筐6与吊栏4的相对运动。该设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既解决了用户的生产场地不够的问题,又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投资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在轮毂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一举多得,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1)、行走导轮(2)、支撑架(3)、吊栏(4)、辊棒(5)和料筐(6);所述淬火槽(1)具有U型截面,淬火槽(1)的两侧顶端设有行走轨道(7);所述行走导轮(2)安装在行走轨道(7)中,行走导轮(2)可沿着行走轨道(7)行进;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行走导轮(2)上,行走导轮(2)带动支撑架(3)移动;所述吊栏(4)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架(3)中,吊栏(4)包括上框(8)、底座(9)和垂直连接件(10),所述垂直连接件(10)连接在上框(8)和底座(9)之间,所述上框(8)通过吊线(11)连接至支撑架(3)的顶部,吊栏(4)通过吊线(11)的牵引实现在支撑架(3)中的升降运动;所述底座(9)上均匀地平行排布有多根辊棒(5),所述辊棒(5)的转轴(12)两端通过轴承(13)固定在底座(9)上,使得辊棒(5)可在底座(9)上进行自转;所述料筐(6)安装在辊棒(5)上,多根辊棒(5)同步自转时,料筐(6)沿着多根辊棒(5)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架集成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1)、行走导轮(2)、支撑架(3)、吊栏(4)、辊棒(5)和料筐(6);所述淬火槽(1)具有U型截面,淬火槽(1)的两侧顶端设有行走轨道(7);所述行走导轮(2)安装在行走轨道(7)中,行走导轮(2)可沿着行走轨道(7)行进;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行走导轮(2)上,行走导轮(2)带动支撑架(3)移动;所述吊栏(4)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架(3)中,吊栏(4)包括上框(8)、底座(9)和垂直连接件(10),所述垂直连接件(10)连接在上框(8)和底座(9)之间,所述上框(8)通过吊线(11)连接至支撑架(3)的顶部,吊栏(4)通过吊线(11)的牵引实现在支撑架(3)中的升降运动;所述底座(9)上均匀地平行排布有多根辊棒(5),所述辊棒(5)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波
申请(专利权)人:紫江炉业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