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磷反应器以及除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8621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5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磷反应器以及除磷系统,涉及除磷技术领域,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层和曝气管;曝气管设置在填料层的下方;筒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筒体的空腔的底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水的方式实质上是采用了一种上进下出方式,除磷反应器的内部还设置了与进水管配合的曝气管,曝气管位于筒体的底部,曝气方向朝向进水管的出水口,这样的话,当进水管进水以后,曝气管会对进入的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水能够与填料层内的除磷材料均匀的混合,所以就能够使除磷反应器内的含磷废水与除磷填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以达到最佳除磷效果。

A phosphorus removal reactor and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hosphorus removal reactor and a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hosphorus removal, including a cylinder with an internal cavity; a packing layer and an aeration pip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cylinder; an aeration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packing layer; an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pipe extends to the empty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In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ical scheme, the way of water intake is essentially a way of up-going and down-going. In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eactor, there is also an aeration pipe fitted with the intake pipe. The aeration pip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aeration direction is toward the outlet of the intake pipe. In this way, when the intake pipe enters, the aeration pipe will enter. The aeration treatment of the water can make the water mix evenly with the phosphorus removal materials in the packing layer, so that the phosphorus-containing wastewater in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eactor can be fully contacted with the phosphorus removal packing to achieve the best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磷反应器以及除磷系统
本技术涉及除磷
,尤其是涉及一种除磷反应器以及除磷系统。
技术介绍
除磷指去除污水中的磷,磷在污水中具有以固体形态和溶解形态互相循环转化的性能,污水除磷就是以磷的这种性能为基础而开发的。污水除磷技术有:使磷成为不溶性的固体沉淀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化学除磷法;使磷以溶解态为微生物所摄取,与微生物成为一体,并随同微生物从污水中分离出去的生物除磷法。根据磷在废水中不同的存在方式,应采用不同的除磷技术。现有除磷反应器为生物除磷装置或者在反应器内投加化学药剂除磷,或以含铁滤料进行除磷。但是,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由于现有的除磷反应器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人工机械操作的除磷方式强度比较大,致使整体效率低,除磷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磷反应器以及除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磷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磷反应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层和曝气管;其中,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底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改变了传统进水方式,由于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并且还使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底部,所以进水的方式实质上是采用了一种上进下出方式。另外,所述除磷反应器的内部还设置了与所述进水管配合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筒体的底部,曝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这样的话,当进水管进水以后,曝气管会对进入的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水能够与填料层内的除磷材料均匀的混合,所以就能够使除磷反应器内的含磷废水与除磷填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以达到最佳除磷效果。其中,除磷反应器在厌氧条件下对设备腐蚀性强,优选的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除磷的处理,可以对除磷反应器起到保护的作用。故,本除磷反应器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除磷,与传统除磷反应器相比具有更易管理、维护方便、抗冲击能力强以及启动快等优点。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除磷反应器还包括混合区;所述混合区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空腔内,且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填料层的上方。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除磷反应器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除磷反应器还包括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底部。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层的体积占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材质为碳钢。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或所述出水管包括钢管。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包括不锈钢穿孔管。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除磷系统,包括所述除磷反应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除磷系统采用了所述除磷反应器,利用所述除磷反应器的结构改变了进水的方式,利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上部,并且还使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的空腔的底部的结构,所以所述除磷系统进水的方式可以采用一种上进下出方式进行进水。同时,所述除磷反应器的内部还设置了与所述进水管配合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位于筒体的底部,曝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这样的话,当进水管进水以后,曝气管会对进入的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水能够与填料层内的除磷材料均匀的混合,所以就能够使除磷反应器内的含磷废水与除磷填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以达到最佳的除磷的效果。其中,除磷反应器在厌氧条件下对设备腐蚀性强,优选的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除磷的处理,可以对除磷反应器起到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磷反应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磷反应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磷反应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磷反应器的第四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筒体;2-填料层;3-曝气管;4-进水管;5-混合区;6-出水管;7-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磷反应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磷反应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层2和曝气管3;其中,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所述填料层2的下方。由此可知,所述处理反应器的结构是增设了曝气管3的,利用所述曝气管3可以进行对含磷废水的曝气混合处理。另外,所述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4,且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通过所述进水管4的布置方式,其实是改变了含磷废水的进入方式,即,含磷废水可以从进水管4进入,利用进水管4的出水口是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的结构,所以,含磷废水就能够由上而下的进入所述除磷反应器的内部,与所述曝气管3相对应。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这种除磷反应器实质上是改变了传统进水方式,由于所述进水管4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上部,并且还使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所以进水的方式是采用了一种上进下出方式。同时,所述除磷反应器的内部还设置了与所述进水管4配合的曝气管3,所述曝气管3位于筒体1的底部,曝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这样的话,当进水管4进水以后,曝气管3会对进入的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水能够与填料层2内的除磷材料均匀的混合,所以就能够使除磷反应器内的含磷废水与除磷填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以达到最佳除磷效果。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磷反应器在厌氧条件下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强,所以在实际除磷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优选的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除磷的处理,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层(2)和曝气管(3);其中,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所述填料层(2)的下方;所述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4),且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填料层(2)和曝气管(3);其中,所述曝气管(3)设置在所述填料层(2)的下方;所述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管(4),且所述进水管(4)的出水口延伸至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区(5);所述混合区(5)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空腔内,且所述混合区(5)位于所述填料层(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空腔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磷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清刘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晓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