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44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自供电电路给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提高PWM功率驱动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开关电源工作的稳定性,并且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稳定延长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三极管Q1可以是2N5551,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输出到电阻R6后输出到二极管D5后经过三极管Q1后输出到PWM功率驱动电路,给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电流从变压器T1输出到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二极管D2后接地,稳定三极管Q1基极的电压,提高自供电电路4工作的稳定性,电流到达三极管Q1,达到一定电压时三极管Q1打开,电流输入到控制芯片U1。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常见,价格低,降低制作成本。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box AC-D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for an intelligent network box AC DC.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self-supply circuit supplies power to the PWM power drive circuit,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PWM power drive circuit,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the power supply of the PWM power drive circuit extend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stably. The transistor Q1 can be 2N5551, and the transformer T1 can supply power by itself for several times. After the output of stage side to resistor R6 and output to diode D5, it passes through transistor Q1 and then outputs to PWM power drive circuit. It supplies power to PWM power drive circuit. The current is output from transformer T1 to base and collector of transistor Q1. The base of transistor Q1 is connected to diode D2 and grounded. The voltage of base of transistor Q1 is stabilized and the self-supply power is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circuit 4, current reached the transistor Q1, reached a certain voltage when the transistor Q1 opened, current input to the control chip U1.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d are common, the price is low,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压转换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压电压转换电路,使用时直接使用市电给内部芯片供电,但是由于市电输入不稳定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芯片重启,芯片重启导致电源电路重新供电会导致后续电路异常,影响用户用电,并且对于精密的电子器件,短期的断电易导致电子器件损坏,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稳定的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包括有:保护电路、整流桥、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自供电电路、负反馈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整流桥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耦接在输入端与市电之间,所述变压器T1具有一个初级侧、一个自供电次级侧和一个输出次级侧,所述输出端耦接至初级侧,所述自供电次级侧耦接至自供电电路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所述输出次级侧耦接至输出电路后输出,所述负反馈电路耦接在PWM功率驱动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所述自供电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耦接有电阻R6后耦接有二极管D5后耦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有二极管D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耦接有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有二极管D3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电路具有温度保险管N1、温度保险管N2、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压敏电阻MOV3、压敏电阻MOV4、放电管M1、热敏电阻RT1和保险管F1,所述压敏电阻MOV3与压敏电阻MOV2并联后一端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1后耦接至零线,另一端耦接至压敏电阻MOV4后耦接至压敏电阻MOV1后耦接至零线所述压敏电阻MOV2、压敏电阻MOV3与压敏电阻MOV4的连接点耦接至保险管F1后耦接至火线,所述压敏电阻MOV4与压敏电阻MOV1的连接点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2后耦接至放电管M1后接地,所述压敏电阻MOV3与保险管F1的连接点耦接至热敏电阻RT1后耦接有电容X1后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1,所述温度保险管N1与电容X1的电接点耦接有滤波电路后耦接至整流桥,所述热敏电阻RT1与电容X1的连接点耦接至滤波电路后耦接至整流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WM功率驱动电路具有控制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磁珠L1和MOS管Q2,所述外围电路耦接在控制芯片U1周围,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耦接至磁珠L1后耦接至变压器的初级侧,所述控制芯片U1耦接有电阻R9后耦接有二极管D8后耦接至MOS管的栅极,所述MOS管的漏极耦接至初级侧,所述控制芯片U1的供电端耦接至自供电电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反馈电路具有稳压管U3、光耦U2,所述稳压管U3具有阴极、阳极和参考极,所述光耦U2具有正负极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光耦U2的正极输入端耦接有电阻R17后耦接至输出电路,所述光耦U2的负极输出端耦接有电容C15后耦接有电阻R23后耦接有R26后接地,所述电阻R23与电阻R26的连接点与R17与输出电路的连接点之间耦接有电阻R19,所述光耦U2的正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耦接有电阻R18,所述光耦U2的负极输入端耦接至稳压管U3的阴极,所述稳压管U3的参考极耦接有电容C16后耦接至稳压管U3的阴极,所述电容C16与稳压管U3的连接点耦接至电阻R19与电阻R26的连接点,所述光耦U2的输出端耦接至控制芯片U1的反馈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电路具有二极管D4和共模电感ET1,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耦接至变压器T1的输出次级侧,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地之间并联有电解电容C4、电解电容C5和电容C6,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耦接有电阻R4后耦接有电容C1后耦接至电容C6与二极管D4的负极的连接点,所述电容C6与二极管D4的连接点耦接有电感L2后耦接有电解电容C3后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3的两端并联有共模电感ET1后输出并耦接有输出指示电路,所述电容C6与电感L2的连接点耦接至电阻R17与电阻R19的连接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指示电路具有电阻R7和二极管D7,所述电阻R7和二极管D7相互串联后并联在共模电感ET1的两个输出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保护电路、整流桥、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自供电电路、负反馈电路和输出电路,保护电路设置在市电与整流桥之间,对后续电路进行过流保护,抑制电路中经常出现的异常过电压,保护电路免受过电压的损害,整体达到防雷击、防浪涌的效果,将整流变压后的电路输出到自供电电路后输出到PWM功率驱动电路,提高PWM功率驱动电路的工作稳定性,PWM功率驱动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调整后输出,输出电路将信号滤波后输出,负反馈电路连接在输出电路与PWM功率驱动电路之间,输出负反馈信号到PWM功率驱动电路,提高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电路的适应能力。自供电电路给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提高PWM功率驱动电路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开关电源工作的稳定性,并且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稳定延长开关电源的使用寿命,三极管Q1可以是2N5551,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输出到电阻R6后输出到二极管D5后经过三极管Q1后输出到PWM功率驱动电路,给PWM功率驱动电路供电,电流从变压器T1输出到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二极管D2后接地,稳定三极管Q1基极的电压,提高自供电电路4工作的稳定性,电流到达三极管Q1,达到一定电压时三极管Q1打开,电流输入到控制芯片U1。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常见,价格低,降低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电路图;图2为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整流桥的电路图;图4为PWM功率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自供电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负反馈电路的电路图;图7为输出电路的电路图;图8为本技术的整体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包括有:保护电路1、整流桥2、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3、自供电电路4、负反馈电路5和输出电路6,所述整流桥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1耦接在输入端与市电之间,所述变压器T1具有一个初级侧、一个自供电次级侧和一个输出次级侧,所述输出端耦接至初级侧,所述自供电次级侧耦接至自供电电路4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所述输出次级侧耦接至输出电路6后输出,所述负反馈电路5耦接在PWM功率驱动电路3与输出电路6之间,所述自供电电路4包括有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耦接有电阻R6后耦接有二极管D5后耦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有二极管D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耦接有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有二极管D3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电路1、整流桥2、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3、自供电电路4、负反馈电路5和输出电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保护电路(1)、整流桥(2)、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3)、自供电电路(4)、负反馈电路(5)和输出电路(6),所述整流桥(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1)耦接在输入端与市电之间,所述变压器T1具有一个初级侧、一个自供电次级侧和一个输出次级侧,所述输出端耦接至初级侧,所述自供电次级侧耦接至自供电电路(4)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所述输出次级侧耦接至输出电路(6)后输出,所述负反馈电路(5)耦接在PWM功率驱动电路(3)与输出电路(6)之间,所述自供电电路(4)包括有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耦接有电阻R6后耦接有二极管D5后耦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有二极管D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耦接有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有二极管D3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保护电路(1)、整流桥(2)、变压器T1、PWM功率驱动电路(3)、自供电电路(4)、负反馈电路(5)和输出电路(6),所述整流桥(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保护电路(1)耦接在输入端与市电之间,所述变压器T1具有一个初级侧、一个自供电次级侧和一个输出次级侧,所述输出端耦接至初级侧,所述自供电次级侧耦接至自供电电路(4)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所述输出次级侧耦接至输出电路(6)后输出,所述负反馈电路(5)耦接在PWM功率驱动电路(3)与输出电路(6)之间,所述自供电电路(4)包括有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自供电次级侧耦接有电阻R6后耦接有二极管D5后耦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有二极管D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耦接有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有二极管D3后耦接至PWM功率驱动电路(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1)具有温度保险管N1、温度保险管N2、压敏电阻MOV1、压敏电阻MOV2、压敏电阻MOV3、压敏电阻MOV4、放电管M1、热敏电阻RT1和保险管F1,所述压敏电阻MOV3与压敏电阻MOV2并联后一端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1后耦接至零线,另一端耦接至压敏电阻MOV4后耦接至压敏电阻MOV1后耦接至零线所述压敏电阻MOV2、压敏电阻MOV3与压敏电阻MOV4的连接点耦接至保险管F1后耦接至火线,所述压敏电阻MOV4与压敏电阻MOV1的连接点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2后耦接至放电管M1后接地,所述压敏电阻MOV3与保险管F1的连接点耦接至热敏电阻RT1后耦接有电容X1后耦接至温度保险管N1,所述温度保险管N1与电容X1的电接点耦接有滤波电路后耦接至整流桥(2),所述热敏电阻RT1与电容X1的连接点耦接至滤波电路后耦接至整流桥(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网络箱AC-DC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功率驱动电路(3)具有控制芯片U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权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