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43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所述固定轴中部滑动安装有动子本体,所述电机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连接端,所述电机连接端通过电机与动子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本体贯穿安装于固定轴外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盖,所述侧盖侧端固定安装有侧座,所述侧座侧端表面镶嵌安装有固定螺丝,且所述侧盖通过固定螺丝与侧座螺旋连接,所述侧座内腔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轴套,所述保护轴套周围缠绕安装有缓冲弹簧,且所述保护轴套内腔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保护轴套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且所述侧座侧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圈。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高效,可投入广泛普及使用。

A linear motor with high st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ar motor with high stability performance. A mover body is sli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fixed shaft and is fixed on the left surface of the motor. The motor connecting e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nic body through the motor. The mover body is penetrated and installed outside the fixed shaft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A side cover is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surface, and a side seat is fixed on the side end of the side cover. A fixed screw is mounted on the side end of the side seat, and the side cover is spi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seat through the fixed screw. A protective shaft sleev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ide seat, and the protective shaft sleeve is wound around the protective shaft sleeve and installed slowly.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haft. The fixed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uffer spring through the protective sleeve, and a buffer ring is fixed at the side end of the side seat.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performance, and can be put into widesprea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
本技术属于直线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耦合保持不变。直线电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考虑到制造成本、运行费用,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技术一个直线电机应用系统不仅要有性能良好的直线电机,还必须具有能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实现技术与经济要求的控制系统。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包括固定轴和底座,所述固定轴中部滑动安装有动子本体,所述动子本体主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连接端,所述电机连接端通过电机与动子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本体贯穿安装于固定轴外侧,所述固定轴底端固定安装有定子板,所述定子板上表面镶嵌安装有定子,且所述定子板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反馈系统,所述位置反馈系统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位置反馈系统和定子与定子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主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件,且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盖,所述侧盖侧端固定安装有侧座,所述侧座侧端表面镶嵌安装有固定螺丝,且所述侧盖通过固定螺丝与侧座螺旋连接,所述侧座内腔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轴套,所述保护轴套周围缠绕安装有缓冲弹簧,且所述保护轴套内腔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保护轴套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且所述侧座侧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通过侧座与侧盖固定连接,且所述缓冲圈内腔贯穿安装有固定轴,且所述缓冲圈侧端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防撞器。优选的,所述定子板内腔分别设置十二组定子固定连接,所述定子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定子板主表面分别设置两组位置反馈系统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位置反馈系统之间距离相隔六组定子。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侧端表面分别设置四组防撞器,所述防撞器与缓冲圈材质均为合成橡胶。优选的,所述底座主表面分别设置两组连接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上方定子板长宽规格相同,且两组所述侧座之间分别通过定子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保护轴套,且所述固定轴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材质为弹簧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装置可利用底座放置于工作位置,通过电机连接段与电源相连接,直线电机开始工作,通电后的动子本体和定子之间由于电磁的相互作用,动子本体将悬浮在定子板上表面并通过固定轴做往复运动,直线电机工作期间位置反馈系统实时将动子本体的位置通过电信号的方式将数据发送至操作中心处,使装置具有可通过电气操作的性能,装置固定轴的两端固定安装的防撞器是防止动子本体运动过程中撞击到侧座而设计的第一层防护,防撞器固定连接的缓冲圈在动子本体出现运动出轨的情况下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为第二层防护,在侧座内腔设置有保护轴套与固定轴固定连接同时周围缠绕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起到对于固定轴的二次缓冲作用,为第三层防护,装置稳定性能较高。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高效,可投入广泛普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撞器、2固定轴、3动子本体、4电机连接端、5电机、6缓冲圈、7缓冲弹簧、8侧座、9连接件、10位置反馈系统、11定子、12定子板、13支撑板、14底座、15侧盖、16固定螺丝、17保护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包括固定轴2和底座14,所述固定轴2中部滑动安装有动子本体3,所述动子本体3主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连接端4,所述电机连接端4通过电机5与动子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本体3贯穿安装于固定轴2外侧,所述固定轴2底端固定安装有定子板12,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镶嵌安装有定子11,且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反馈系统10,所述位置反馈系统10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位置反馈系统10和定子11与定子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14主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件9,且所述底座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连接件9与底座1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盖15,所述侧盖15侧端固定安装有侧座8,所述侧座8侧端表面镶嵌安装有固定螺丝16,且所述侧盖15通过固定螺丝16与侧座8螺旋连接,所述侧座8内腔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轴套17,所述保护轴套17周围缠绕安装有缓冲弹簧7,且所述保护轴套17内腔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2通过保护轴套17与缓冲弹簧7固定连接,且所述侧座8侧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圈6,所述缓冲圈6通过侧座8与侧盖15固定连接,且所述缓冲圈6内腔贯穿安装有固定轴2,且所述缓冲圈6侧端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防撞器1。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定子板12内腔分别设置十二组定子11固定连接,所述定子11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定子板12主表面分别设置两组位置反馈系统10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位置反馈系统10之间距离相隔六组定子11,所述固定轴2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缓冲圈6,所述缓冲圈6侧端表面分别设置四组防撞器1,所述防撞器1与缓冲圈6材质均为合成橡胶,所述底座14主表面分别设置两组连接件9与支撑板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3与上方定子板12长宽规格相同,且两组所述侧座8之间分别通过定子板12和支撑板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保护轴套17,且所述固定轴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缓冲弹簧7,所述缓冲弹簧7材质为弹簧钢。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利用底座14放置于工作位置,通过电机连接段3与电源相连接,此时直线电机开始工作,通电后的动子本体3和定子11之间由于电磁的相互作用,动子本体3将悬浮在定子板12上表面并通过固定轴2做往复运动,直线电机工作期间位置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包括固定轴(2)和底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中部滑动安装有动子本体(3),所述动子本体(3)主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连接端(4),所述电机连接端(4)通过电机(5)与动子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本体(3)贯穿安装于固定轴(2)外侧,所述固定轴(2)底端固定安装有定子板(12),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镶嵌安装有定子(11),且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反馈系统(10),所述位置反馈系统(10)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位置反馈系统(10)和定子(11)与定子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14)主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件(9),且所述底座(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连接件(9)与底座(1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盖(15),所述侧盖(15)侧端固定安装有侧座(8),所述侧座(8)侧端表面镶嵌安装有固定螺丝(16),且所述侧盖(15)通过固定螺丝(16)与侧座(8)螺旋连接,所述侧座(8)内腔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轴套(17),所述保护轴套(17)周围缠绕安装有缓冲弹簧(7),且所述保护轴套(17)内腔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2)通过保护轴套(17)与缓冲弹簧(7)固定连接,且所述侧座(8)侧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圈(6),所述缓冲圈(6)通过侧座(8)与侧盖(15)固定连接,且所述缓冲圈(6)内腔贯穿安装有固定轴(2),且所述缓冲圈(6)侧端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防撞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直线电机,包括固定轴(2)和底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中部滑动安装有动子本体(3),所述动子本体(3)主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连接端(4),所述电机连接端(4)通过电机(5)与动子本体(3)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本体(3)贯穿安装于固定轴(2)外侧,所述固定轴(2)底端固定安装有定子板(12),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镶嵌安装有定子(11),且所述定子板(12)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反馈系统(10),所述位置反馈系统(10)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位置反馈系统(10)和定子(11)与定子板(12)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14)主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连接件(9),且所述底座(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通过连接件(9)与底座(1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上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盖(15),所述侧盖(15)侧端固定安装有侧座(8),所述侧座(8)侧端表面镶嵌安装有固定螺丝(16),且所述侧盖(15)通过固定螺丝(16)与侧座(8)螺旋连接,所述侧座(8)内腔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轴套(17),所述保护轴套(17)周围缠绕安装有缓冲弹簧(7),且所述保护轴套(17)内腔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2)通过保护轴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魏毅然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壹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