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38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降温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配电柜本体是由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并排设置形成,所述降温机构包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顶部中间位置上的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相应的进气管;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与第二配电柜基体相连接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通气口,所述第二配电柜基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下方设有相应的抽风机;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内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温度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有足够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耗能、简化结构。

A combined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distribution cabinet, which comprises a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 cool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is formed by a first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 secon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nd a thir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cool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on arranged on the first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nd a thir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The air inlet of the air inlet cover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op of the cabinet body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air inlet pipe; the bottom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nd the thir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air vents,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distribution cabine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row. A corresponding exhaust fan is arranged below the exhaust hood, and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senso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matrix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 matrix of the second distribution cabinet and the matrix of the third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implify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premise of su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是指一种组合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厂矿企业等电力用户的配电系统。在配电柜的实用过程中,柜内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热量,尤其是夏天时,发热元件和现场的高温会使配电柜内温度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将会对配电柜内的元件造成损害,使各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影响工业生产。现有的配电柜一般都会设置风机,通过循环的气流散热,以防止配电柜内的电气元件过热受损。于组合配电柜而言,往往都是每个配电柜基体设置一套空气循环管路,然后通过多个抽风机或一个大功率抽风机工作使每个配电柜基体产生空气循环,从而起到散热效果。一来耗能较大,二来每个配电柜基体设置一套空气循环管路,结构复杂,且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在雨天时,雨水容易沿空气循环管路渗入配电柜基体内,从而导致电气元件产生更严重的受损。因此,设计一款在具有足够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耗能,还能简化结构以及防止渗水的组合配电柜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组合配电柜,该组合配电柜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按是:一种组合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降温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配电柜本体是由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并排设置形成,所述降温机构包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顶部中间位置上的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U形管,所述U形管内分别填塞有相应的过滤棉,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进气自动阀门;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与第二配电柜基体相连接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通气口,所述第二配电柜基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下方设有相应的抽风机,排气罩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应的排气自动阀门;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内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第二配电柜基体内,所述进气自动阀门、排气自动阀门和温度感应器均连接到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的正面分别可启闭设置有相应的开关柜门。所述开关柜门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门锁。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进行散热时,进气自动阀门和排气自动阀门全部打开,抽风机启动,空气沿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三配电柜基体的顶部中间位置进入,沿第二配电柜基体的顶部排出,形成整体循环。由于空气进入时,温度较低,因此气流无需太大便能达到足够的散热效果,空气经过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后,温度虽有上升,但汇集进入第二配电柜基体后,气流加大,所达到的散热效果也足够。这样一来,无需加大抽风机的功率,且相当于只采用一套空气循环管路便达到了对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的散热作用。在具有足够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耗能和简化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化,只需关闭进气自动阀门和排气自动阀门,便可有效防止出现渗水问题。本技术的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U形管,U形管内分别填塞有相应的过滤棉,既能够产生防尘的作用,而且能够减少进入配电柜本体内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有效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一种组合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降温机构2和控制系统3(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PLC编码器),所述配电柜本体1是由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二配电柜基体12和第三配电柜13基体并排设置形成,所述降温机构2包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11和第三配电柜13基体顶部中间位置上的进气罩21,所述进气罩21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相应的进气管22,所述进气管22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U形管4,所述U形管4内分别填塞有相应的过滤棉5,所述进气管22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进气自动阀门23;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11和第三配电柜基体13与第二配电柜基体12相连接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通气口6,所述第二配电柜基体12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罩24,所述排气罩24下方设有相应的抽风机25,排气罩24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应的排气自动阀门26;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二配电柜基体12和第三配电柜13基体内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温度感应器7,所述控制系统3设置于第二配电柜基体12内,所述进气自动阀门23、排气自动阀门26和温度感应器7均连接到所述控制系统3。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二配电柜基体12和第三配电柜基体13的正面分别可启闭设置有相应的开关柜门8。所述开关柜门8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门锁9。本技术进行散热时,进气自动阀门23和排气自动阀门26全部打开,抽风机25启动,空气沿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三配电柜基体13的顶部中间位置进入,沿第二配电柜基体12的顶部排出,形成整体循环。由于空气进入时,温度较低,因此气流无需太大便能达到足够的散热效果,空气经过第一配电柜基体11和第三配电柜基体13后,温度虽有上升,但汇集进入第二配电柜基体12后,气流加大,所达到的散热效果也足够。这样一来,无需加大抽风机25的功率,且相当于只采用一套空气循环管路便达到了对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二配电柜基体12和第三配电柜基体13的散热作用。在具有足够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耗能和简化结构。由于耗能低,本技术不管哪个温度感应器7产生高温警报,第一配电柜基体11、第二配电柜基体12和第三配电柜基体13均同时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降温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配电柜本体是由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并排设置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顶部中间位置上的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U形管,所述U形管内分别填塞有相应的过滤棉,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进气自动阀门;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与第二配电柜基体相连接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通气口,所述第二配电柜基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下方设有相应的抽风机,排气罩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应的排气自动阀门;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内分别设置有相应的温度感应器,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第二配电柜基体内,所述进气自动阀门、排气自动阀门和温度感应器均连接到所述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降温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配电柜本体是由第一配电柜基体、第二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并排设置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含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顶部中间位置上的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进气口分别连接有相应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相应的U形管,所述U形管内分别填塞有相应的过滤棉,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进气自动阀门;所述第一配电柜基体和第三配电柜基体与第二配电柜基体相连接的一侧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通气口,所述第二配电柜基体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求华陈宇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雄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