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33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包括外壳、电路板、开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输出端固定板,所述输出端固定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输出端接线柱,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输入端固定板,所述输入端固定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输入端接线柱,所述外壳下表面设置偶合端接线柱,所述偶合端接线柱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偶合端接线柱,所述外壳侧面设置螺纹孔,所述外壳侧面位于所述螺纹孔中间设置所述开关,所述输入端接线柱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输入导线,所述输入导线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有益效果在于:将微波功率分为几路,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具有防水功能,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

A coupling structure of the same inlet and outlet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upling structure of an in-and-out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circuit board and a switch. One end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end fixing plate, the output end fixing plate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end terminal post, the other end of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input end fixing plate, and the input end fixing plate is far away from the housing. An input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pos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housing, a coupling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pos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ousing, a coupling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post is arranged far from one end of the housing, a thread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housing, and the swit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readed holes on the side of the housing, and the input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post is close to the housing. An input conducto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input conduc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use, waterproof function,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桥耦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微波系统中,往往需将一路微波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这就是功率分配问题,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元器件即耦合器,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常见有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光敏电阻型、光控晶闸管型、光电达林顿型、集成电路型等,但是目前的电桥偶合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很大,使用很不方便,且不具备防水功能,限制了电桥偶合器的使用环境,且降低了电桥偶合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包括外壳、电路板、开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输出端固定板,所述输出端固定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输出端接线柱,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输入端固定板,所述输入端固定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输入端接线柱,所述外壳下表面设置偶合端固定板,所述偶合端固定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偶合端接线柱,所述外壳侧面设置螺纹孔,所述外壳侧面位于所述螺纹孔中间设置所述开关,所述输入端接线柱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输入导线,所述输入导线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输出端接线柱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输出导线,所述输出导线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焊接在所述输出导线上,所述偶合端接线柱靠近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偶合导线,所述偶合导线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所述外壳内侧设置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侧位于所述输出导线、所述输入导线、所述偶合导线外侧设置密封圈。上述结构中,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接入电路,所述输入端接线柱接输入电路,所述输出端接线柱接输出电路,所述偶合端接线柱接偶合电流,然后用螺钉将所述外壳固定住,之后按下所述开关,装置即可工作,所述电路板将输入信号,分为两路,分别送入所述输出端接线柱、所述偶合端接线柱,输出该装置,所述电路板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会影响元件的工作,腐蚀所述电路板,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设置了所述防水层、所述密封圈,可以将所述外壳内的环境封闭,不让湿气进入所述外壳内。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输出端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输出端接线柱镶嵌在所述输出端固定板上,所述输入端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外壳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输入端接线柱镶嵌在所述输入端固定板上,所述偶合端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外壳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偶合端接线柱镶嵌在所述偶合端固定板上,所述螺纹孔成型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开关镶嵌在所述外壳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输入导线焊接在所述输入端接线柱上,所述输入导线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输出导线焊接在所述输出端接线柱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电路板焊接在所述输出导线上,所述偶合导线焊接在所述偶合端接线柱上,所述偶合导线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所述防水层粘胶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密封圈过盈连接在所述防水层上。有益效果在于:将微波功率分为几路,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方便,具有防水功能,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壳;2、输出端固定板;3、输出端接线柱;4、输入端接线柱;5、输入端固定板;6、螺纹孔;7、偶合端接线柱;8、偶合端固定板;9、输出导线;10、输入导线;11、偶合导线;12、电路板;13、防水层;14、密封圈;1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包括外壳1、电路板12、开关15,外壳1一端设置输出端固定板2,输出端固定板2、输入端固定板5、偶合端固定板8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输出端接线柱3、输入端接线柱4、偶合端接线柱7,输出端固定板2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出端接线柱3,输出端接线柱3、输入端接线柱4、偶合端接线柱7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外部电路,外壳1另一端设置输入端固定板5,输入端固定板5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入端接线柱4,外壳1下表面设置偶合端固定板8,偶合端固定板8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端接线柱7,外壳1侧面设置螺纹孔6,外壳1侧面位于螺纹孔6中间设置开关15,输入端接线柱4靠近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入导线10,输入导线10另一端设置电路板12,输出端接线柱3靠近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出导线9,输出导线9另一端设置电路板12,电路板12上焊接电桥偶合电路,可以把一路微波功率分成几股,电路板12焊接在输出导线9上,偶合端接线柱7靠近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导线11,偶合导线11另一端设置电路板12,外壳1内侧设置防水层13,防水层13内侧位于输出导线9、输入导线10、偶合导线11外侧设置密封圈14,防水层13、密封圈14的作用主要是封闭外壳1内部,防止电路板12上的电路被腐蚀。上述结构中,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接入电路,输入端接线柱4接输入电路,输出端接线柱3接输出电路,偶合端接线柱7接偶合电流,然后用螺钉将外壳1固定住,之后按下开关15,装置即可工作,电路板12将输入信号,分为两路,分别送入输出端接线柱3、偶合端接线柱7,输出该装置,电路板12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会影响元件的工作,腐蚀电路板12,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设置了防水层13、密封圈14,可以将外壳1内的环境封闭,不让湿气进入外壳1内。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桥耦合的质量,输出端固定板2焊接在外壳1上,输出端接线柱3镶嵌在输出端固定板2上,输入端固定板5焊接在外壳1上,输入端接线柱4镶嵌在输入端固定板5上,偶合端固定板8焊接在外壳1上,偶合端接线柱7镶嵌在偶合端固定板8上,螺纹孔6成型于外壳1上,开关15镶嵌在外壳1上,输入导线10焊接在输入端接线柱4上,输入导线10焊接在电路板12上,输出导线9焊接在输出端接线柱3上,电路板12焊接在输出导线9上,偶合导线11焊接在偶合端接线柱7上,偶合导线11焊接在电路板12上,防水层13粘胶连接在外壳1上,密封圈14过盈连接在防水层13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路板(12)、开关(15),所述外壳(1)一端设置输出端固定板(2),所述输出端固定板(2)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出端接线柱(3),所述外壳(1)另一端设置输入端固定板(5),所述输入端固定板(5)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入端接线柱(4),所述外壳(1)下表面设置偶合端固定板(8),所述偶合端固定板(8)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端接线柱(7),所述外壳(1)侧面设置螺纹孔(6),所述外壳(1)侧面位于所述螺纹孔(6)中间设置所述开关(15),所述输入端接线柱(4)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入导线(10),所述输入导线(10)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输出端接线柱(3)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出导线(9),所述输出导线(9)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焊接在所述输出导线(9)上,所述偶合端接线柱(7)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导线(11),所述偶合导线(11)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外壳(1)内侧设置防水层(13),所述防水层(13)内侧位于所述输出导线(9)、所述输入导线(10)、所述偶合导线(11)外侧设置密封圈(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进同出电桥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电路板(12)、开关(15),所述外壳(1)一端设置输出端固定板(2),所述输出端固定板(2)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出端接线柱(3),所述外壳(1)另一端设置输入端固定板(5),所述输入端固定板(5)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输入端接线柱(4),所述外壳(1)下表面设置偶合端固定板(8),所述偶合端固定板(8)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端接线柱(7),所述外壳(1)侧面设置螺纹孔(6),所述外壳(1)侧面位于所述螺纹孔(6)中间设置所述开关(15),所述输入端接线柱(4)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入导线(10),所述输入导线(10)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输出端接线柱(3)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输出导线(9),所述输出导线(9)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焊接在所述输出导线(9)上,所述偶合端接线柱(7)靠近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偶合导线(11),所述偶合导线(11)另一端设置所述电路板(12),所述外壳(1)内侧设置防水层(13),所述防水层(13)内侧位于所述输出导线(9)、所述输入导线(10)、所述偶合导线(11)外侧设置密封圈(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进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锐帝欧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