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跷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56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包括带有立柱的底座,安装在立柱的上部孔中的转轴及板体,底座通过转轴与板体连接,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椅,固定座椅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辅助件,第一辅助件包括手持端和脚蹬端,第一辅助件与板体固定连接,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座椅和与移动座椅固定连接的第二辅助件,第二辅助件包括手持端和脚蹬端,板体的底端设置有滑槽,移动座椅和第二辅助件分别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板体位于移动座椅的一端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移动座椅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通过带有把手的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跷跷板可以用于体重相差较大的两个人玩耍,增加了跷跷板的使用范围。

A seesa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saw,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ith a colum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plate body mounted in the upper hole of the column, a base connected with the plate body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 fixed seat on one side of the plate body, a first auxiliary part including a hand-held end and a pedal end, and a first auxiliary part. The auxiliary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late body,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seat and a second auxiliary part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seat. The second auxiliary part comprises a hand-held end and a pedal e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moving seat and the second auxiliary pa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liding block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at, and a second through hole matching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seat,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connected by a screw with a handle; the seesaw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playing by two people with large weight differenc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use range of the sees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跷跷板
本技术涉及娱乐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跷跷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跷跷板包括带有左右立柱的底座,安装在左右立柱的上部孔中的转轴及两端带有座椅的板体,底座通过转轴与板体连接。这种跷跷板的端部下落时,板体与地面会发生剧烈撞击,健身娱乐者感受到较强烈的振动,不够安全,甚至导致伤害。授权公告号CN201482164U公开了一种跷跷板,两头向下弯曲的跷跷板板体1,其结构图如图1,弯曲的板体1材质采用竹制的弹性材料,在跷跷板落地时,竹制的弹性材料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授权公告号CN202342842U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左右立柱、安装在左右立柱之间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中间的跷跷杆、安装在跷跷杆两端的底板、安装在跷跷杆上面且位于座板内侧的把手,左右立柱的下部之间固定着横撑,横撑两侧各固定着一个下枢轴座,下枢轴座上安装着下枢轴,跷跷杆中部两侧各固定着一个上枢轴座,上枢轴座上安装着上枢轴,同侧的上枢轴和下枢轴之间各安装着一根链条。使用时,当跷跷杆一端被压下,另一端将被翘起,但该翘起端会将链条拉紧,从而停止上升,因而无刚性碰撞,大大减轻振动,十分安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上述跷跷板只能用于体重相当的两个人玩耍。当一个体重较重的小孩与一个体重较轻的小孩一起玩跷跷板时,由于体重相差较大,很难随心畅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跷跷板无法用于体重相差较大的两个人玩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跷跷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跷跷板,包括带有左右立柱的底座,安装在左右立柱的上部孔中的转轴及两侧带有座椅的板体,所述底座通过转轴与板体连接,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椅,所述固定座椅的前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第一辅助件与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座椅和与移动座椅固定连接的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二辅助件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板体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座椅和第二辅助件分别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板体位于移动座椅的一端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所述移动座椅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通过带有把手的螺钉连接。顺时针旋动把手,至螺钉穿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移动座椅和第二辅助件的滑块在滑槽上进行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逆时针旋动把手,螺钉进入第二通孔,并使得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贯通,至螺钉无法旋动时,移动座椅固定于板体上。滑块、滑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移动座椅和第二辅助件位置的变动;另一方面滑槽对滑块向上的支撑力,提高移动座椅的安全系数,降低移动座椅脱落的风险。当坐在固定座椅和移动座椅上的两个人体重相当时,将移动座椅固定于与固定座椅相对称的位置;当两个人体重相差较大时,将体重较轻的位于固定座椅上,将体重较重的位于移动座椅上,此时移动座椅的位置靠近立柱。根据两个人体重的差距,调整移动座椅的位置,两个人体重相差越大,移动座椅的位置越靠近立柱,两个人的体重相差越小,移动座椅的位置越靠近板体的末端。采用上述的跷跷板,实现不同体重的两个人进行玩耍,适用性更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辅助件、第二辅助件均为凸字型。凸字型的设计,便于玩耍时手握和脚蹬辅助件,提高了安全系数。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座椅、移动座椅的底端均设置有缓冲块。在固定座椅或移动座椅下落时,最先与地面接触的为缓冲块,缓冲块的缓冲作用避免下落过程中的较大冲力造成跌落或伤害。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缓冲块为弹性块。弹性块的设置,使得跷跷板与地面的接触为软接触,减少对地面带来损坏。优选的是,所述板体位于移动座椅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靠近立柱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板体的末端。移动座椅限定于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当长时间使用出现螺钉损坏时,移动座椅仍然在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移动,不会发生移动座椅的脱落,或移动座椅与立柱发生碰撞而带来的人员伤害,提高了安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跷跷板不仅适用于体重相当的两个人使用,而且适用于体重相差较大的两个人玩耍,增加了跷跷板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是现有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1中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跷跷板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柱1,底座2,转轴3,板体4,固定座椅5,第一辅助件6,移动座椅7,第二辅助件8,滑槽9,滑块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把手13,缓冲块14,第一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1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2、5,一种跷跷板,包括带有左右立柱1的底座2,安装在左右立柱1的上部孔中的转轴3及两侧带有座椅的板体4,底座2通过转轴3与板体4连接,板体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椅5,固定座椅5的前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辅助件6,第一辅助件6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第一辅助件6与板体4固定连接,板体4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座椅7和与移动座椅7固定连接的第二辅助件8,第二辅助件8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第一辅助件6、第二辅助件8均为凸字型,板体4位于移动座椅7的一端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11,移动座椅7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通过带有把手13的螺钉连接。通过带有把手13的螺钉,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调节移动座椅7在板体4上的位置。如图3、4,板体4的底端设置有滑槽9,移动座椅7和第二辅助件8分别设置有与滑槽9配合使用的滑块10。实施例2如图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板体4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缓冲块14,缓冲块14的设置减少跷跷板下落过程中出现剧烈撞击,导致人员伤害。实施例3如图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板体4位于移动座椅7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5和第二限位块16,第一限位块15位于靠近立柱1的位置,第二限位块16位于板体4的末端。移动座椅7限定于第一限位块15与第二限位块16之间,当长时间使用出现螺钉损坏时,移动座椅7仍然在第一限位块15与第二限位块16之间移动,不会发生移动座椅7的脱落,或移动座椅7与立柱1发生碰撞而带来的人员伤害,提高了安全性能。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跷跷板,包括带有左右立柱(1)的底座(2),安装在左右立柱(1)的上部孔中的转轴(3)及两侧带有座椅的板体(4),所述底座(2)通过转轴(3)与板体(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椅(5),所述固定座椅(5)的前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辅助件(6),所述第一辅助件(6)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第一辅助件(6)与板体(4)固定连接,所述板体(4)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座椅(7)和与移动座椅(7)固定连接的第二辅助件(8),所述第二辅助件(8)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板体(4)的底端设置有滑槽(9),所述移动座椅(7)和第二辅助件(8)分别设置有与滑槽(9)配合使用的滑块(10),所述板体(4)位于移动座椅(7)的一端设置有复数个第一通孔(11),所述移动座椅(7)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通过带有把手(13)的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跷跷板,包括带有左右立柱(1)的底座(2),安装在左右立柱(1)的上部孔中的转轴(3)及两侧带有座椅的板体(4),所述底座(2)通过转轴(3)与板体(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椅(5),所述固定座椅(5)的前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辅助件(6),所述第一辅助件(6)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第一辅助件(6)与板体(4)固定连接,所述板体(4)的另一侧设置有移动座椅(7)和与移动座椅(7)固定连接的第二辅助件(8),所述第二辅助件(8)包括位于上方的手持端和位于下方的脚蹬端,所述板体(4)的底端设置有滑槽(9),所述移动座椅(7)和第二辅助件(8)分别设置有与滑槽(9)配合使用的滑块(10),所述板体(4)位于移动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印派森园林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