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264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体、第二体、第三体和第四体,所述第一体内设有传动轴容纳腔,所述第二体内设有泵体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柱塞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两个防磨槽,两个所述防磨槽分别位于第三体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防磨槽的位置相对应。其特点在于:防止柱塞与壳体接触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Anti wear plunger pump hou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wear plunger pump hous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ody, a second body, a third body and a fourth body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bottom to top. The firs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housing, the secon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ump body housing, the thir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nger housing, and the third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plunger housing. Two anti-wear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ird inner wall. The third out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inforcing ba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anti-wear groove.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o prevent contact between plunger and shell, reduce wear and pro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
本技术属于柱塞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柱塞泵壳体在安装时虽然柱塞与壳体内壁有一定的空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柱塞泵会产生震动,导致略微移位,这样当使用时柱塞常常会与壳体内壁相接触造成磨损,这样不仅使得柱塞泵和壳体的使用寿命减短同时会降低柱塞泵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它具有防止柱塞与壳体接触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体、第二体、第三体和第四体,所述第一体内设有传动轴容纳腔,所述第二体内设有泵体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柱塞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两个防磨槽,两个所述防磨槽分别位于第三体内壁的的两侧,所述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防磨槽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体内壁防磨槽的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软质防磨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开设有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第一体内壁和第二体内壁的连接处,所述注油通道出油口的纵截面呈“8”字型,所述注油通道进油口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注油通道出油口距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体内壁与第二体连接处的内直径大于第二体内壁与第一体连接处的内直径,所述第二体内壁与第三体连接处的内直径大于第三体内壁与第二体连接处的内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四加强筋和第五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上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五加强筋上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注油通道进油口的正下方。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在三体内设有两个防磨槽这样能增大柱塞与壳体内壁的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柱塞与壳体接触导致的柱塞和壳体造成的磨损,使得柱塞和壳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同时会保证柱塞的工作效率;两个防磨槽分别位于第三体内壁的的两侧这样正好与柱塞设置在柱塞泵两侧相对应,能进一步对柱塞位置进行限定;其中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与防磨槽的位置相对应,这样能减少壳体因防磨槽的设置导致的壳体强度降低造成的影响;在第二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筋,在第二加强筋上开设有注油通道,其中注油道的出油口位于第一体内壁和第二体内壁的连接处,其中注油通道出油口的纵截面呈“8”字型,这样能使得出油孔出来的机油能对设置在第一体空腔内的传动轴和设置在第二体的泵体容纳腔内的泵体起到润滑作用,提高柱塞泵的工作效率、避免因机油不足造成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磨损,同时避免了开设多个加油孔使得壳体强度降低且使得壳体的密封性降低。其中注油孔进油口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注油孔出油口距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这样能使得通过的机油快速通过注油通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体10、第二体20、第三体30和第四体40,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体10内设有传动轴容纳腔,在第二体20内设有泵体容纳腔,在第三体30内设有柱塞容纳腔,在第三体30内设有两个防磨槽31这样能增大柱塞与壳体内壁的距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柱塞与壳体接触导致的柱塞和壳体造成的磨损,使得柱塞和壳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同时会保证柱塞的工作效率;两个防磨槽31分别位于第三体30内壁的的两侧这样正好与柱塞设置在柱塞泵两侧相对应,能进一步对柱塞位置进行限定;其中第三体30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32且第一加强筋32与防磨槽31的位置相对应正好关于第三体30的壳壁相对称,这样能减少壳体因防磨槽31的设置导致的壳体强度降低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地,在第三体30内壁防磨槽31的两侧设有固定块33,能进一步对柱塞进行限位,其中固定块33为软质防磨材料,能进一步防止柱塞发生磨损。进一步地,在第二体20上设有第二加强筋21,在第二加强筋21上开设有注油通道50,其中注油通道50的出油口位于第一体10内壁和第二体20内壁的连接处,其中注油通道50出油口的纵截面呈“8”字型,这样能使得出油口出来的机油能对设置在传动轴容纳腔内的传动轴和设置在泵体容纳腔内的泵体起到润滑作用,提高柱塞泵的工作效率、避免因机油不足造成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磨损,同时避免了开设多个注油通道50使得壳体强度降低且使得壳体的密封性降低。其注油通道50进油口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注油通道50出油口距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这样能使得通过的机油快速通过注油通道50。进一步地,其中第一体10内壁与第二体20连接处的内直径大于第二体20内壁与第一体10连接处的内直径,其中第二体20内壁与第三体30连接处的内直径大于第三体30内壁与第二体20连接处的内直径,这样使得壳体内壁呈阶梯状能更好的卡接泵体,防止泵体在工作过程中因震动发生的移位。进一步地,在第三体30外壁上设有第四加强筋34和第五加强筋35,在第四加强筋34上设有进液口61,在第五加强筋35上设有出液口62,其中进液口61位于注油通道50进油口的正下方,这样避免了进液口61和出液口62直接设置在壳体上导致的壳体强度降低。柱塞泵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体、第二体、第三体和第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内设有传动轴容纳腔,所述第二体内设有泵体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柱塞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两个防磨槽,两个所述防磨槽分别位于第三体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防磨槽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体、第二体、第三体和第四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内设有传动轴容纳腔,所述第二体内设有泵体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柱塞容纳腔,所述第三体内设有两个防磨槽,两个所述防磨槽分别位于第三体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三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防磨槽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体内壁防磨槽的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软质防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损的柱塞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开设有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伟张伟斌王剑顾敏发林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东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