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01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体上的进纸口和出纸口、与外壳体相连的印版装置、印刷辊和送纸轮,印刷辊和送纸轮位于外壳内部,印版装置包括第一印版辊、位于第一印版辊下方的第二印版辊、支撑第一印版辊的第一支撑杆、支撑第二印版辊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盘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设有使印版辊往回运动的伸缩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印刷过程中,当印版辊损坏时,需要停下印刷工作,拆开整个箱体维修之后才能重新印刷而导致耽误时间的问题。

Double plate roller prin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int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double plate roller pr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paper inlet and a paper outlet arranged on the shell body, a plate printing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hell, a printing roller and a paper feeding wheel, a printing roller and a paper feeding wheel located inside the shell, and a plate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plate roller and a first plate feeding wheel. The second plate roller below the plate roller, the first support rod supporting the first plate roller,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supporting the second plate roller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disc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The first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support rod are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mechanism for the plate roller to move back.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when the plate roller is damaged in the printing process, the printing work needs to be stopped, and the whole box body can be repaired before the printing can be reprinted, resulting in time d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印版辊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双印版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印刷行业在飞速的发展,市面上生产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印刷机,比如印刷机按印版形式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机;按装版和压印结构分为平压平式、圆压平式和圆压圆式印刷机。在印刷中,各个印刷企业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印刷机,印刷机大多都采用单个印版辊进行工作,少数印刷企业采用双印版辊进行印刷,但是无论在单印版辊印刷还是双印版辊印刷时,当印版辊损坏时,整个印版装置则无法工作,需要拆开整个机器的外壳,对印版辊检查维修之后才能重新进行印刷,耽误时间较长,以及维修更换印刷辊的过程中还有存在碰伤其他元器件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双印版辊印刷装置,以解决在印刷过程中,当印版辊损坏时,需要停下印刷工作,拆开整个箱体维修之后才能重新印刷而导致耽误时间的问题。本方案中的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体上的进纸口和出纸口、与外壳体相连的印版装置、印刷辊和送纸轮,印刷辊和送纸轮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印版装置包括第一印版辊、位于第一印版辊下方的第二印版辊、支撑第一印版辊的第一支撑杆、支撑第二印版辊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通过连接盘与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印版装置上,第一支撑杆通过旋转杆与第一印版辊连接,第一支撑杆与旋转杆之间设有使第一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支撑杆设有使第二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更换第一印版辊的更换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外壳体相交处的设置有与第二印版辊尺寸相匹配的开口。在工作时,选择控制第一伸缩机构,使第一印版辊向印刷辊方向运动,当第一印版辊与印刷辊密切接触之后,开启整个印刷装置,实现印刷工作,当第一印版辊出现故障的时候,控制第二伸缩机构使第二印版辊向印刷辊运动与其接触,第一印版辊则向相反方向运动,由于设置有更换门,当第一印版辊恢复到靠近更换门和开口的位置时,便可以对第一印版辊进行检修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设置有使印版辊做往回运动的伸缩机构,实现了在其中一个印版辊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印版辊可以及时接替工作;同时设置有更换门和开口,实现了不需要拆开壳体就能对印版辊进行检修和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印刷过程中,当印版辊损坏时,需要拆开整个机器的外壳,对印版辊检查维修之后才能重新进行印刷导致耽误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第一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部的弹簧、通过弹簧与第一支撑杆内部活动连接的移动杆、棘爪以及与棘爪配合的块状齿式棘轮,所述移动杆下方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带动移动杆移动的钩回块,另一端与旋转杆铰接,移动杆设有限位部,所述块状齿式棘轮与移动杆楔面契合,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为设置在第二支撑杆内的液压伸缩杆以及与液压液伸缩杆通过进液管连接的液压器,所述液压伸缩杆与第二印版辊可拆卸连接。限位部的设置,防止旋转杆在与其连接的第一印版辊在重力的影响下在水平位置处向下坠落,而导致印版装置损坏,在工作中出现意外。由于第二印版辊位于第一印版辊的下方,如果采用第一伸缩机构的结构,不方便进行操作,块状齿式棘轮容易从支撑杆上滑落。在拿取第二印版辊的同时,旋转杆无法带动第二印版辊向上或向下旋转。进一步,限位部设有条形磁铁,旋转杆铰接处设有条形磁铁。在限位部以及旋转杆处分别设置条形磁铁,两者之间可以产生吸力,当第一印版辊受到印刷辊阻力而意外导致旋转杆向上翻转时,两者之间的吸力可以使旋转杆回复至水平位置,防止因为印刷的辊阻力使旋转杆向上翻转,进行印刷工作时第一印版辊的内容不能印刷。进一步,外壳内部设有链轮,所述移动杆通过与链条与链轮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链轮,所述移动杆通过与链条与链轮连接,所述链轮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微型电机控制链轮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杆运动,节约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第一印版辊与第二印版辊设有独立工作开关。独立开关的设置,实现一个工作,另一个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进纸口2、出纸口3、印刷辊4、送纸轮5、第一印版辊6、第二印版辊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连接盘10、旋转杆11、移动杆12、液压伸缩杆13、限位块14、限位部15、块状齿式棘轮16、棘爪17、弹簧18、液压器19、链轮20、链条21、开口22、更换门23、钩回块24。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双印版辊印刷装置,包括外壳1、开设在外壳1体上的进纸口2和出纸口3、与外壳1体相连的印版装置、位于外壳1内部的印刷辊4和送纸轮5。印版装置包括第一印版辊6、位于第一印版辊6下方的第二印版辊7、支撑第一印版辊6的第一支撑杆8、支撑第二印版辊7的第二支撑杆9,第一支撑杆8与第二支撑杆9之间通过连接盘10活动连接于印版装置上,可单独推动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9。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杆8上方安装有棘爪17,棘爪17扣合有块状齿式棘轮16,第一支撑杆8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升入第一撑杆8内,移动杆12左端为斜面,右端铰接旋转杆11,旋转杆11与第一印版辊6可拆卸连接,块状齿式棘轮16右下侧斜面与移动杆12左端斜面契合。同时,第一支撑杆8右端下侧设置有“L”形钩回块24,移动杆下方开设有容纳钩回块24的凹槽。如图3所示,移动杆12与旋转杆铰接处下方设置有限制旋转杆11旋转角度的U型空心限位部15。第二支撑杆9内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液伸缩杆通过进液管连接有液压器19,液压伸缩杆13右端与第二印版辊7可拆卸连接。外壳1体上靠近第一支撑杆8处开有用于更换第一印版辊6的更换门23,第二支撑杆9与外壳1体相交处设置有与第二印版辊7尺寸相匹配的开口22。更换门23和开口22用于更换印版辊。具体实施时,承印纸张通过进纸口2进入外壳1内,将承印纸张依次缠绕在送纸轮5与印刷辊4上,推动第一支撑杆8与第二支撑杆9进入外壳1内,若使用第一印版辊6进行印刷时,保持液压器19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从而使液压伸缩杆13保持原位,此时向下滑动块状齿式棘轮16,使块状齿式棘轮16的斜面与移动杆12的斜面缓慢契合,整个过程中块状齿式棘轮16会对移动杆12产生向印刷辊4方向运动的推力,带动移动杆12向印刷辊4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印版辊6与印刷辊4上缠绕的承印纸张接触,这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与移动杆12上的弹簧18不再处于压缩状态,而是处于伸展状态。当第一印版辊6与印刷辊4上缠绕的承印纸张完全接触时,会受到印刷辊4的阻力,此时块状齿式棘轮16不能继续向下滑动,由于限位部15右上端设有条形磁铁,以及旋转杆11在与限位部15右上端接触处同样设有条形磁铁,当第一印版辊6因收到印刷辊4较大的阻力时,当开启第一印版辊6的独立工作开关后,第一印版辊6的印版内容会印刷在承印纸张上。印刷过程中,若第一印版辊6发生故障,不用停止整个印刷装置,而是关闭第一印版辊6的独立工作开关,向上移动块状齿式棘轮16,此时移动杆12受到向印刷辊4向运动的推力逐渐消失,弹簧18会复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版辊印刷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体上的进纸口和出纸口、与外壳体相连的印版装置、印刷辊和送纸轮,印刷辊和送纸轮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印版装置包括第一印版辊、位于第一印版辊下方的第二印版辊、支撑第一印版辊的第一支撑杆、支撑第二印版辊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盘活动连接在印版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旋转杆与第一印版辊连接,所述旋转杆与第一印版辊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旋转杆之间设有使第一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支撑杆设有使第二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更换第一印版辊的更换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外壳体相交处的设置有与第二印版辊尺寸相匹配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版辊印刷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体上的进纸口和出纸口、与外壳体相连的印版装置、印刷辊和送纸轮,印刷辊和送纸轮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印版装置包括第一印版辊、位于第一印版辊下方的第二印版辊、支撑第一印版辊的第一支撑杆、支撑第二印版辊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盘活动连接在印版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旋转杆与第一印版辊连接,所述旋转杆与第一印版辊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旋转杆之间设有使第一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一伸缩机构,第二支撑杆设有使第二印版辊往回运动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更换第一印版辊的更换门,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外壳体相交处的设置有与第二印版辊尺寸相匹配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版辊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内部的弹簧、通过弹簧与第一支撑杆内部活动连接的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康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