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97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中预制装配式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埋钢板、牛腿、上端固定角钢、砂浆层、预埋穿柱钢筋、预埋穿梁钢筋、螺栓帽、梁内纵向钢筋、钢筋套筒、预留穿梁钢筋孔洞;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中和牛腿中分别设有四根预埋穿柱钢筋和四根预埋穿梁钢筋,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中左右分别预留两个穿梁钢筋孔洞,预制混钢筋凝土柱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牛腿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有效提高梁柱结构施工效率,简化了施工工艺,在保证节点抗弯、抗剪承载力的同时,避免了梁柱节点区钢筋构造复杂等问题。

Fabricated beam column conn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refabricated assembled structure in civil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n assembled beam-column connection node. Including: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embedded steel plates, corbels, fixed angle steel at the upper end, mortar layer, pre-embedded pierced bar, pre-embedded pierced beam reinforcement, bolt caps,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in the beam, reinforcement sleeve, pre-reserved perforated beam reinforcement holes;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nd corbel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our pre-cast steel holes. Two perforated reinforcement holes are reserved in the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and a corbel and an upper fixed angle steel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precast concret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beam-column structure,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nsure the flexural and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s, and avoid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in the beam-column joint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中预制装配式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并且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同时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可以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有助于建筑工业化、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等优点。虽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有诸多的好处,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连接节点处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吊装构件不易进行施工定位,进而降低施工质量和装配效率;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而言,梁—柱连接又是施工关键所在,目前梁—柱连接的钢筋连接多采用机械套筒连接、焊接连接或湿式连接等形式;而这些连接节点又存在着构造复杂、传力不直接、施工工序较多等问题。这就需要开发新的便于连接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以便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的优点,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主要是为了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梁柱结构施工效率,简化施工工艺,在保证节点抗弯、抗剪承载力的同时,避免梁柱节点区钢筋构造复杂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埋钢板(3)、牛腿(4)、上端固定角钢(5)、砂浆层(6)、预埋穿柱钢筋(7)、预埋穿梁钢筋(8)、螺栓帽(9)、梁内纵向钢筋(10)、钢筋套筒(11)、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4)中分别设有四个预埋穿柱钢筋(7)和四个预埋穿梁钢筋(8),所述的钢筋套筒(11)设置在预埋穿柱钢筋(7)上,将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左右两边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中分别设置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每边的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分别设置在距短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端部中点的10cm和20cm处,并且能够对准在牛腿(4)中设置的预埋穿梁钢筋(8),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牛腿(4)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5),上端固定角钢(5)的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每个上端固定角钢(5)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端面;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下两端设置预埋钢板(3),使上端固定角钢(5)和牛腿(4)分别作用在预埋钢板(3)上,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柱钢筋(7)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侧壁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同时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梁钢筋(8)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埋穿柱钢筋(7)和预埋穿梁钢筋(8)分别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安装就位,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升到待安装位置,等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留的穿梁钢筋孔洞(12)对准在牛腿(4)中设置的预埋穿梁钢筋(8)后,就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平衡降落;B.完全落下后,稍微调整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位置,使得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以便于用钢筋套筒(11)把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C.用砂浆层(6)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之间的缝隙填满;D.砂浆层(6)中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预埋钢板(3)上端安装上端固定角钢(5);E.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柱钢筋(7)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侧壁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F.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梁钢筋(8)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G.对螺栓帽(9)终拧,即可完成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有效提高梁柱结构施工效率,简化了施工工艺,在保证节点抗弯、抗剪承载力的同时,避免了梁柱节点区钢筋构造复杂等问题,同时节省了大量模板、支撑及劳动力,经济效果显著。本技术具有高效、适用、耐久性等特点,可确保预制梁柱结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正立面图。图2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正立面图。图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剖面图。图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剖面图。图5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剖面图。图6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俯视图。图中: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2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3为预埋钢板,4为牛腿,5为上端固定角钢,6为砂浆层,7为预埋穿柱钢筋,8为预埋穿梁钢筋,9为螺栓帽,10为梁内纵向钢筋,11为钢筋套筒,12为预留穿梁钢筋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埋钢板3、牛腿4、上端固定角钢5、砂浆层6、预埋穿柱钢筋7、预埋穿梁钢筋8、螺栓帽9、梁内纵向钢筋10、钢筋套筒11、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4中分别设有四个预埋穿柱钢筋7和四个预埋穿梁钢筋8,所述的预埋穿柱钢筋7和预埋穿梁钢筋8分别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钢筋套筒11设置在预埋穿柱钢筋7上,将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左右两边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中分别设置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每边的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分别设置在距短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端部中点的10cm和20cm处,并且能够对准在牛腿4中设置的预埋穿梁钢筋8,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牛腿4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5,上端固定角钢5的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每个上端固定角钢5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端面;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下两端设置预埋钢板3,使上端固定角钢5和牛腿4分别作用在预埋钢板3上,以防止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受力发生破坏,增强整体强度;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柱钢筋7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侧壁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同时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梁钢筋8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从而实现对拉,将压力传递给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面。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安装就位,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吊升到待安装位置,等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留的穿梁钢筋孔洞12对准在牛腿4中设置的预埋穿梁钢筋8后,就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平衡降落;B.完全落下后,稍微调整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位置,使得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以便于用钢筋套筒11把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C.用砂浆层6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之间的缝隙填满;D.砂浆层6中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预埋钢板3上端安装上端固定角钢5;E.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柱钢筋7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侧壁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F.用螺栓帽9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埋钢板(3)、牛腿(4)、上端固定角钢(5)、砂浆层(6)、预埋穿柱钢筋(7)、预埋穿梁钢筋(8)、螺栓帽(9)、梁内纵向钢筋(10)、钢筋套筒(11)、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4)中分别设有四个预埋穿柱钢筋(7)和四个预埋穿梁钢筋(8),所述的钢筋套筒(11)设置在预埋穿柱钢筋(7)上,将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左右两边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中分别设置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每边的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分别设置在距短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端部中点的10cm和20cm处,并且能够对准在牛腿(4)中设置的预埋穿梁钢筋(8),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牛腿(4)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5),上端固定角钢(5)的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每个上端固定角钢(5)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端面;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的上下两端设置预埋钢板(3),使上端固定角钢(5)和牛腿(4)分别作用在预埋钢板(3)上,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柱钢筋(7)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侧壁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同时用螺栓帽(9)把预埋穿梁钢筋(8)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上表面的上端固定角钢(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预埋钢板(3)、牛腿(4)、上端固定角钢(5)、砂浆层(6)、预埋穿柱钢筋(7)、预埋穿梁钢筋(8)、螺栓帽(9)、梁内纵向钢筋(10)、钢筋套筒(11)、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和牛腿(4)中分别设有四个预埋穿柱钢筋(7)和四个预埋穿梁钢筋(8),所述的钢筋套筒(11)设置在预埋穿柱钢筋(7)上,将预埋穿柱钢筋(7)和梁内纵向钢筋(10)连接在一起,预制钢筋混凝土柱(1)左右两边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中分别设置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每边的两个预留穿梁钢筋孔洞(12)分别设置在距短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梁(2)端部中点的10cm和20cm处,并且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海军秦桂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